(阜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根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1],蕭縣話屬于中原官話區(qū)的洛徐片。蕭縣話里有一批能加在性質(zhì)形容詞之前作狀語的程度副詞,本文選擇其中比較有地方特點的6個副詞,對其句法語義特點進行分析。這些程度副詞主要用在性質(zhì)形容詞前,形容詞一般激活某個特定的量級,而修飾形容詞的副詞則是顯示性質(zhì)形容詞的程度、量度特征或量級特征。使本來只表示抽象量級或性質(zhì)屬性的詞語具有了程度或量度上的動態(tài)變化。
蕭縣話中,“血”多用于貶義,表示程度極高,大致相當于“太”。句子的重音落在程度副詞“血”上,攜帶重音的詞語下面都標有著重號,下文同。如:
(1)您那個大的是血萬惡。
(2)你血白舍。
(3)你血白板。
(4)他反正血壞。
(5)他血孬!
以上程度副詞“血”用于貶義時,“血”后面能加上“不子”,加上“不子”后,貶義更明顯,更突出,而且重音還在“血”上。如:
(6)您那個大的是血不子萬惡。
(7)你血不子白舍。
(8)你血不子白板。
(9)他血不子壞。
(10)他血不子孬!
有時候,“血”也能用于褒義,表示程度較高,大致相當于“很”。此種情況下,句子的重音一般在“血”修飾的中心成分上。如:
(11)你看人家不大,就是血懂事兒。
(12)你不知道,人家血能干。
(13)你看他閨女長的血俊不。
(14)天天擱地來干活,身上還血白來。
(15)你嘗嘗,這個蘋果血甜來。
(16)這個人血好。
“血”用于褒義的時候,“血”后面不能加上“不子”。以上表示褒義的諸例都不能在“血”后面加上“不子”。如:
(17)*你看人家不大,就是血不子懂事兒。
(18)*你不知道,人家血不子能干。
(19)*你看他閨女長的血不子俊不。
(20)*天天擱地來干活,身上還血不子白來。
(21)*你嘗嘗,這個蘋果血不子甜來。
(22)*這個人血不子好。
徐紅梅關(guān)于渦陽話中程度副詞“血”的分析結(jié)論與蕭縣話中的“血”是基本相同的[2]。張德歲、蔣宗霞關(guān)于皖北方言程度副詞“血”的考察結(jié)果是多用于貶義[3],這個跟本文的考察大體一致,但是張德歲、蔣宗霞的討論并沒有指出能用于褒義的情況。
“透”是使用頻率很高、搭配能力很強的一個修飾性成分。從語義程度上看,“透”大體相當于普通話的“挺”。所謂修飾性成分是說,首先可以跟單音節(jié)的性質(zhì)形容詞組合,或者說主要用在單音節(jié)性質(zhì)形容詞前起修飾作用。如“透涼、透熱、透高、透胖、透瘦、透遠、透近、透白、透黑、透粗、透細、透香”等。徐紅梅[2]認為,在渦陽話中,“透”一般帶有贊賞的語氣,所以表示貶義的形容詞前不能加“透”。張德歲、蔣宗霞也提出,含有“透”的詞語為褒義詞[3]。如:
(23)你這西瓜透甜的
*你這西瓜透苦的
(24)俺莊上的干部透好的
*俺莊上的干部透壞的
(25)你這個親家反正透實誠的
*你這個親家反正透滑的
自然形態(tài)的性狀對立,有的傾向于積極,有的傾向于消極,只要這種消極、積極不受到個人的主觀評判左右,就都能說。有些詞是絕對的積極,或絕對的褒義,是一種社會價值觀,即全社會都認可的或都不認可的。絕對不認可的,絕對貶義的,就不大能進入“透A”,反之絕對認可的,絕對褒義的,就能進入“透A”。
徐紅梅還提出[2],中性形容詞帶上“透”之后,表達說話者主觀上想要的形容詞的效果,如“紅”無所謂褒貶,但前加“透”之后,表示“紅”得恰到好處。蕭縣話的確也有這種作用。
有意思的是,進入“透+A”的一般是褒義詞,或者說褒義越強的形容詞,越容易進入“透+A”。與其他蕭縣話的程度副詞一樣,“透+A”之間也能加上“不子”構(gòu)成“透+不子+A”?!巴?不子+A”表示的都是貶義,也可以說,本來表示褒義的“透+A”中加入“不子”,“透+不子+A”整個格式表示的一定是貶義,因此可以說“透+不子+A”是個貶義格式。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某一種特定屬性在一部分人看來是積極的、正面的,但總有另一部分人卻把一般人認為的積極的東西當作是消極的因素。
“怪”是一個較常用的程度副詞,既能用于褒義,又能用于貶義。如:
(26)今兒個還怪涼快來。
(27)這個電影怪好看啊。
(28)這幾天怪暖和來。
(29)您家離咱學校怪遠啊。
(30)你媽媽還怪厲害來,平時看不出來啊。
(31)今兒黑來的菜炒的怪咸啊,你少吃點啊。
以上句子中的“涼快”“好看”“暖和”一般情況下都是表示一種積極的體驗,正面的評價,也就是說,這三個詞一般情況下是褒義詞。相對來說,“遠”“厲害”“咸”是一種消極的感覺,負面的評價,屬于表示貶義的詞語。以上例句表明,蕭縣話里表示程度副詞“怪”既能修飾褒義的詞語,也能修飾貶義的詞語。這個特點通過以下實例的對比,能看得更為清晰。如:
(32)a.他這個人還怪大方來,沒看出來來。
b.他這個人反正怪小氣的,沒看出來來。
(33)a.您小孩怪聽話來,俺家那個可不這樣。
b.您小孩還怪不聽話來。
(34)a.你膽子怪大來,平時看不出來啊。
b.你這時候膽子還怪小來,平時咋恁么大。
(35)a.您這來的路怪寬來,比俺那來的強多了。
b.您這來的路怪窄來,咋不修寬點?
徐紅梅[2]說,渦陽話里的“怪”也是既可以用在積極意義的形容詞前,又能用在消極意義的形容詞前,蕭縣話中的“怪”與渦陽話沒有多大區(qū)別。徐紅梅還認為[2],渦陽話里的“怪”表達說話者的感嘆,常用在“(還)怪+形容詞+來!”句型中,這個觀察非常準確,蕭縣話與此完全相同。需要補充的是,蕭縣話的“怪”傾向于一種主觀的表達,程度也是一種模糊的量度,接近于“比較”“挺”,大于一般,但是小于“太”“非?!薄?/p>
胡利華關(guān)于蒙城話里的“怪”觀察結(jié)果與蕭縣話的“怪”也大體一致[4],徐紅梅對渦陽話里的“怪”的分析也基本一致[2]。渦陽話、蒙城話屬于中原官話區(qū)的鄭曹片,蕭縣話屬于洛徐片。綜合以上洛徐片、鄭曹片關(guān)于“怪”的考察結(jié)果,有三點相同:第一,對表達貶義、貶義的形容詞都不排斥;第二,句末常有語氣詞“啊”“來”;第三,“怪A”前常有“還”。這三點綜合起來,用一個簡單的形式表示就是“怪”表示程度常用的句型,是“還+怪+A+語氣詞”。
如果把考察范圍再放大,能夠看到很有價值的重要結(jié)論。比如屬于鄭曹片的河南商丘市睢縣話的“怪”[5],屬于鄭曹片的山東菏澤古城區(qū)的“怪”[6],鄭曹片的山東濟寧嘉祥話的“怪”[7]等,這幾個區(qū)域的“怪”用法都是很相似的。這些研究都表明,在較大的中原官話中,作為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程度副詞“怪”,其用法具有相當高的一致性。
“稀”是蕭縣話里另一個使用頻率比較高的程度副詞,表達的程度具有客觀性。經(jīng)常用在性質(zhì)形容詞前作狀語,表示程度,構(gòu)成“稀+A”的句型。如:
(36)羊肉烀的稀爛,有味的很,快來尅。(快來吃)
(37)你這天天日子不是過的稀得嗎?(日子過得比較舒心)
(38)你看,人家這地種的稀好來。
(39)俺的梨稀小,賣不出去,非得白搭不管。(非得扔掉不行)
(40)他的脾氣稀孬家伙,你咋能受了他來?
(41)你這褂子稀爛,不管換一個好點的嗎?
以上例句(36)(37)(38)中的“爛”“得”“好”都是褒義的詞語,(39)(40)(41)中的“小”“孬”“爛”是表示貶義的詞語。這說明,“稀”既可以用在積極意義的形容詞前,又能用在消極意義的形容詞前。從程度副詞表達的程度大小方面看,“稀”大體相當于“非?!?。
蕭縣話的“稀”在與其后的形容詞搭配使用時,常常中間還能加上一個類似中綴的成分“不子”,形成“稀+不子+A”句型。加上中綴“不子”后,雖然表示的程度沒有變化,但是有的感情色彩變了。為了更好地討論,我們需要把褒義詞分成兩類:一類絕對的褒義詞,如蕭縣話中的“俊、聰明、富、實誠、能干、厚道”等。這些絕對褒義的詞語能說成“稀+A”,但是不能說成“稀+不子+A”,比如“稀俊”“稀聰明”“稀富”“稀實誠”“稀能干”“稀厚道”等中間就加不進中綴“不子”??梢詫Ρ热缦拢?/p>
(42)稀俊→*稀不子俊
(43)稀聰明→*稀不子聰明
(44)稀富→*稀不子富
(45)稀實誠→*稀不子實誠
(46)稀能干→*稀不子能干
(47)稀厚道→*稀不子厚道
以上實例(42)-(47)前后的對比說明,蕭縣話中絕對褒義的詞語只能進入表示程度框架“稀+A”,進入不了框架“稀+不子+A”。
一般的褒義詞,比如“甜”“暖和”“涼快”“老實”等,一般情況下是表示褒義,但是在特定語境下,還可能具有貶義,能在“稀+A”中間加上“不子”。看以下對比:
(48)a.這幾棵杏樹結(jié)的杏稀甜,能賣個好價錢。
b.南瓜稀不子甜,我不管吃。
(49)a.今兒個稀暖和來,出來曬曬暖。
b.今兒個稀不子暖和,你穿恁么厚非熱不管。
(50)a.人家這個人稀老實家伙,你坑人家干啥?
b.您那一家子稀不子老實,哪能做生意。
本來貶義的形容詞進入“稀+A”中間都能加上“不子”,也可以說所有貶義的性質(zhì)形容詞都能進入“稀+不子+A”表示貶義。當然,本來表示貶義的“稀+A”變成“稀+不子+A”后,貶義的性質(zhì)不變,但是貶義的程度增強了。
“瞎”是一個常用的程度副詞,經(jīng)常后面跟單音節(jié)性質(zhì)形容詞構(gòu)成“瞎A一點兒點兒”或“瞎不子A”,很少單說“瞎A”?!跋笰一點兒點兒”中的性質(zhì)形容詞往往是量度的那一端。如:
(51)你給我說的那個男的瞎矮一點兒點兒,我不想給他見面。
(52)您家門口那路瞎窄一點兒點兒,就不管修寬一點嗎?
(53)絲瓜子長的瞎小一點兒點兒,地沒有一點勁嗎,還是怪旱的?
(54)你的箱子瞎輕一點兒點兒,小孩都能拿動。
蕭縣話里基本上聽不到“瞎高一點兒點兒”“瞎寬一點兒點兒”“瞎大一點兒點兒”“瞎沉一點兒點兒”這類說法。通過成對反義詞的對比會更清楚。如:
(55)瞎近一點兒點兒——*瞎遠一點兒點兒
(56)瞎細一點兒點兒——*瞎粗一點兒點兒
(57)瞎薄一點兒點兒——*瞎厚一點兒點兒
(58)瞎少一點兒點兒——*瞎多一點兒點兒
(59)瞎矮一點兒點兒——*瞎高一點兒點兒
(60)瞎小一點兒點兒——*瞎大一點兒點兒
(61)瞎窄一點兒點兒——*瞎寬一點兒點兒
(62)瞎輕一點兒點兒——*瞎沉一點兒點兒
從表義方面看,以上“瞎A一點兒點兒”的“瞎”類似于普通話中的“很”“非?!?,傾向于往量級的小里說,往程度的低里說。從情感色彩角度看,傾向于貶義,不可能是褒義。這一點從與“瞎A一點兒點兒”搭配出現(xiàn)的詞語或句子不難看出來。
“瞎”經(jīng)常使用的另一種形式是“瞎不子A”。為便于觀察,對比分析如下:
(63)瞎不子輕——瞎不子沉
(64)瞎不子細——瞎不子粗
(65)瞎不子長——瞎不子短
(66)瞎不子大——瞎不子小
(67)瞎不子遠——瞎不子近
(68)瞎不子窄——瞎不子寬
(69)瞎不子薄——瞎不子厚
(70)瞎不子貴——瞎不子賤
(71)瞎不子涼——瞎不子熱
(72)瞎不子甜——瞎不子苦
(73)瞎不子咸——瞎不子淡
(74)瞎不子淺——瞎不子深
通過以上對比,有幾點非常清楚:具有反義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形容詞,都能進入“瞎不子A”;“瞎不子A”中的“瞎”表達的程度類似于普通話中的“很”“非?!?;“瞎不子A”表示貶義;由于表達的是貶義,使得能進入“瞎不子A”格式中的性質(zhì)形容詞遠遠多于能進入格式“瞎A一點兒點兒”的詞語。
當然,蕭縣話中,“瞎”還經(jīng)常作狀語修飾動詞性成分。如:
(75)成天瞎轉(zhuǎn)悠啥,不能好好地過日子吧。
(76)黑來睡覺的時候不能瞎想,要不肯定睡不好。
(77)瞎說啥,誰跟那個男的談戀愛了。
(78)你就是瞎扯,啥都壞你嘴上。
很明顯,在動詞性成分前的時候,“瞎”類似于“亂”“胡亂”等。跟程度表達關(guān)系不大,不再討論。
“恨”也是一個常用來表達程度的副詞。從語義上看,相當于“太”。表達程度時,跟“恨”搭配使用的也都是性質(zhì)形容詞,構(gòu)成“恨A”。具有反義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形容詞,都能與“恨”組合使用,顯示出程度副詞“恨”組合的開放性。如:
(79)恨大——恨小 恨遠——恨近
(80)恨粗——恨細 恨高——恨矮
(81)恨高——恨低 恨寬——恨窄
(82)恨胖——恨瘦 恨貴——恨賤
(83)恨軟——恨硬 恨酸——恨甜
(84)恨咸——恨淡 恨熱——恨涼
(85)恨黑——恨白 恨深——恨淺
(86)恨紅——恨黑 恨里——恨外
需要注意的是,“恨A”不能單說,必須要跟其他成分配合使用。而且,與“恨A”直接搭配的往往是含有否定意義的詞語。如:
(87)床買的恨小不管,咱家來的人口多。
(88)手機恨貴咱買不起啊。
(89)你不能把麥曬的恨干。
(90)不管叫蘋果樹結(jié)的恨多。
“恨A”嘗嘗出現(xiàn)在表示假設(shè)性、條件性的小句中,當然與假設(shè)小句、條件小句配合使用的其他小句要么是出現(xiàn)否定性的詞語,要么就是表達消極后果的。如:
(91)要是人家要的恨多,咱這媳婦就不說了,說不起。
(92)想賣的恨貴的話也不可能,咱這辣椒子不大好。
(93)喝的恨多,你非得難受不管。
(94)你要是說的恨難聽,人家就都走了。
程度副詞“恨”不僅能修飾性質(zhì)形容詞作狀語,也能修飾動詞性成分,構(gòu)成“恨VP”同樣表示的是一種高程度,相當于“太”。如:
(95)你要是追的恨緊的話,他就惱了。
(96)你睡的不能恨靠床外邊兒。
(97)你要恨不好好過日子,人家誰愿意跟你過?
(98)你要真的恨揭不開鍋,我就借你兩個。
(99)人不能恨不要臉。
(100)不能恨往里走,里邊兒水深啊。
綜合以上分析來看,蕭縣話里,不管是“恨A”,還是“恨VP”表達的都是一種與某類標準或規(guī)范不一致的情形,正是由于所屬情況如某一標準不一致,才會導致不理想的結(jié)果或后果。所以,從廣義上說,“恨A”和“恨VP”只能出現(xiàn)在否定性的句子中。也可以說,“恨A”與“恨VP”都是否定極性詞語。張德歲、蔣宗霞在分析皖北方言含有程度意義的“恨”時認為,表程度極高,甚至略顯過頭[3]。我們的分析與此觀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