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源 廣西廣播電視臺
播音主持實際上就是將人們日常說話的語言經過加工潤色后形成一種書面化的正規(guī)語言,語言內容清晰明確表達報導多的內容。同時,播音主持專業(yè)還要求主持人的聲音具有一定魅力,能在聽覺上吸引聽眾。播音腔從狹義上可以視作播音主持人專業(yè)的說話腔調,可從氣息、語調、情感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而隨著時代發(fā)展,“播音腔”也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從廣義上看,播音腔也可看作使用媒介去傳播語言的一種特定媒體形態(tài)。
語言是人類得以正常交流和表達自己的最常見途徑,是在人類生活中不斷發(fā)生發(fā)展的,語言可以以多種形式在人類社會傳播,傳播方式也有多種多樣,語言以不同形式傳播所具有的意義也有所不同。
語言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形式進行傳播,其中在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有二,書面語言算是之一,我國早在原始社會就開始使用書面語言,因此創(chuàng)造出象形字、甲骨文。此后,不同社會歷史時期人們所使用的語言也大相徑庭,小篆、宋體、楷體等文字都是一個朝代的代表文字[1]。語言文字的發(fā)展表示我國人類智慧的發(fā)展,是我國社會形態(tài)變化的縮影,用視覺來感受語言,體會中國語言的變化多端。
除書面語言外,另一種應用最廣泛的語言傳播形態(tài)是用聲音來傳播語言,這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人們說話聊天就是在用聲音傳播語言。播音主持就是一種比較正式的用聲音傳播語言的形式,但與日常聊天不同,播音員需要對語言文字進行重新組織和加工,用一種接近于書面化的語言表達廣播內容。這種以口頭形式來進行語言傳播的方式就是區(qū)別于書面用語的另一種語言傳播形式。
隨著時代發(fā)展,播音腔已經成為評價播音主持專業(yè)學生的一個重要標準,只有能說一口正宗的播音腔才算一名合格的播音員,那播音腔是如何發(fā)展而來的。播音腔要求播音員說話必須清晰流利,表達恰當,不能含糊不清,說話時語速要適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播音腔作為專業(yè)播音員的評判標準,其發(fā)展和應用是隨著播音主持專業(yè)以及廣播電臺業(yè)發(fā)展而演變來的。在廣播中播音員使用播音腔可以迅速將觀眾或聽眾帶入情景之中,其本身也帶有一種讓人信服的獨特魅力,因此,在現(xiàn)代廣播電視臺中,播音員的聲音聽起來都非常有魅力,尤其在新聞節(jié)目中,播音員的正宗播音腔能使觀眾更加有代入感的感受新聞時事。電臺廣播在人們生活中屬于一種媒體傳播方式,人們通過觀看或收聽電視臺廣播獲取新聞,播音腔在電視臺廣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每個主持人所必備的特點,通過播音腔,能達到吸引聽眾的目的[2]。
播音主持的本質是說話,說話是伴隨人們一生的先天性技能,播音主持就是一種比較正式的說話的形式,通過表達方式和表達內容將說話變成一種藝術形式,使得人們能沉浸在播音主持的聲音中。播音主持將語言書面化,表達方式嚴謹化,這樣的過程時需要通過一定的創(chuàng)作來完成的,語言的創(chuàng)作看似簡單,實則困難。中國語言博大精深,稍稍改變句子的順序就可能會將整個句子的意義改變,因此,在創(chuàng)作語言時,必須要注意上下語句通順與否,要注意在改變表達方式時不要將句子的意思改變,導致錯誤引導觀眾[3]。播音主持專業(yè)是面向大眾的行業(yè),播音員在某些節(jié)目中必須實事求是,不要為了改變語言的表達方式而將含義改變,引起大眾不必要的誤會。同時,說話是人們日常生活,播音主持的本質既然是說話,那其發(fā)展的根源也是人類生活,因此,播音主持在語言創(chuàng)作中切忌脫離現(xiàn)實,不要為了炫技而選擇一些人們聽不懂的話,貼近人生活的語言更容易受到觀眾的接納。
總之,播音主持專業(yè)與人類語言的關系極為密切,在播音主持語言的創(chuàng)作中,需要結合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在加之一些說話的技巧,創(chuàng)作出既符合播音主持要求,也能拉近播音主持與人類距離的語言形式,也可以通過改變播音語言的表達形式來加強語言的廣播性。同時,播音腔是播音主持必備技能,一個技巧性強,聲音魅力大的播音員使用播音腔能讓觀眾或聽眾的思緒隨著播音員的引導路線來思考,將播音員想要描述的事件完整的在觀眾腦海中還原,這就是播音腔語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