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 麗
昭平縣馬江中學 廣西賀州 546800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我們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對當前的教學方式不斷進行反思,才能促進我們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有效性的教學表現(xiàn)在讓學生們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對于知識的接受是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中積極進行思考,積極同教師和同學們交流,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們知識學習的最大化。本文提出了幾點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希望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學生進行學習,促進師生之間完美配合。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反復多次,就會產(chǎn)生學習的成就感。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設法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太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教學效率;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zhàn)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會影響教學效率。因此,我們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另外,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我們都應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及時肯定,對學生能提出問題給予表揚。學生有了成功感,就對自己有了信心和興趣,也就會更主動、更積極、更專心地學習語文,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靈魂。有效教學體現(xiàn)在語文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并能在課堂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語文能力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閱讀理解能力,而閱讀又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樂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求教師提供最佳的教學環(huán)境和活動場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結(jié)構(gòu),把書本知識化為血肉豐滿、生動活潑的形象,把學生帶入探求新知的樂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一個好方法。多媒體教學也是當今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它帶來了課堂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而且有利于其鉆研教材、掌握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率。
在一些語文課堂中,教師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學生往往只是在被動地記所謂的答案,一堂課結(jié)束后,學生甚至不明白自己寫了什么,更不用說對文本的理解了,這樣的語文課其實是收效甚微的。而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一位引導者,他要善于傾聽,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發(fā)言,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質(zhì)疑、發(fā)表獨到的見解,并且善于把學生的聲音轉(zhuǎn)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我記得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語文教師曾經(jīng)告訴我,語文教學的板書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而改變,不能根據(jù)事先設計的板書一成不變。板書尚且如此,上課的過程更是要因“生”而變。
新課程理念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睅熒P(guān)系不僅僅是教與學的關(guān)系,還意味著交流,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一種教育情境。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熱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難免會發(fā)生一些“特殊”事件,教師要適當處理,不能因為一件小事大發(fā)雷霆或者大動干戈,這樣會影響課堂氛圍,也會傷害師生之間的感情。
我們應該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學生的成績來進行評價,更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綜合學生的各方面來進行評價,同時教師應該建立互評制度,讓學生們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增強學生們的學習信心,并且及時發(fā)現(xiàn)彼此的閃光點和缺點,取長補短,促進學生們的共同發(fā)展,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真正掌握了教學的精髓。
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不僅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觀念上進行更新,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更需要借助現(xiàn)代科技為語文課堂增添一抹“新綠”?!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地為教學效果提升付出努力,不斷探索、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而讓初中語文教學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