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美
【摘 要】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效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閱讀,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寫作時,讓學生通過閱讀發(fā)現寫作方法,解決寫作難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讀寫結合 魅力課堂
語文要教什么?簡單說,只有兩樣:一個是讀,一個是寫。讀是吸收,實現的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寫是表達,實現的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我們就是要在課堂上進行“讀寫結合”式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以實現語文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一、以讀促寫,敲開寫作大門
現在我們的語文教學,是將課文教學與習作教學是分開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割離了課文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密切關系,讓它們成為雖然具有某些關系,然而又各自獨立的教學單元。這不僅弱化了課文教學對寫作教學的促進與指導的作用,還大大減弱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的寫作,往往都是有感而發(fā)的。這個感除了來自于生活這個寫作的源泉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來自于我們的閱讀,是通過閱讀別人的文字從而激起自己的共鳴,產生寫作的渴望。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把課文教學同寫作教學緊密地聯系起來,以寫促讀,引導學生敲開寫作大門。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難忘師恩》這篇課文,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每個人都會有很多位老師,哪怕一年級的學生也會有幾位任課老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也必定有著對自己影響非常大的老師。于是,在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讓學生討論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老師,他們哪一點對自己影響最大,自己對老師有什么樣的感受等。學生們的熱情高漲,紛紛用具體事例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之后,也讓學生寫一篇《難忘師恩》。由于有了課文的范例的引導,這次習作都寫得非常成功。
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以讀促寫”,通過閱讀課文或其他文章,引起學生的共鳴。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的創(chuàng)作之情,讓學生樂于寫作,愛上寫作。
二、以寫促讀,發(fā)現寫作秘訣
如果說“以讀促寫”,更多是為學生寫作提供契機,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與渴望的話,那么“以寫促讀”便是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說準確一些,是在寫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通過閱讀課文,從中學得相應的寫作方法,為自己的寫作服務。當然,也可以讓學生廣泛閱讀相關文章,擴大閱讀視野,看看作家們是怎樣的,從中獲得多方面的益處:讀出寫作方法,豐富閱讀經歷,提高人文素養(yǎng)。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三亞落日》,這是一篇寫景短文。作者運用活潑、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象,抒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教學前,布置了一個觀察日記,要求學生觀察家鄉(xiāng)的落日??傻冉處熓丈献鳂I(yè)批閱時,發(fā)現很多學生不會寫落日。比如按什么順序寫,寫落日的什么,用什么方法寫等。特別是對于落日的觀察,沒有抓住色彩和動態(tài)變化。習作寫得平淡而枯燥,缺乏文采。于是,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去讀課文《三亞落日》從中發(fā)現寫落日的秘訣,然后再修改。學生閱讀后,修改的習作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在突出落日特點和寫作方法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越,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語文教學中的“以寫促讀”,其中“寫”已經不再是主要目的,也不是我們讀的惟一要求。我們可以在讀的過程中,發(fā)現文章的寫作秘訣:寫作了什么?表達了什么?用了什么寫作方法等,從而為我們的語文課堂增加神奇的魅力。
三、讀寫結合,增添課堂魅力
我們的語文教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我們教學語文,決不只是為了“讀”,從中理解內容和體會情感;也決不只是為了“寫”,從中領悟寫作方法和體會性感。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中,不應該單獨強調所謂的“讀”與“寫”。而是讓“讀”與“寫”緊密結合,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給我們的課堂增添無限的魅力。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云雀的心愿》一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以擬人化的手法記敘了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樹毀林的危害,說明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其實,何止是云雀,現在哪一種小動物不在經受著人類的侵害呢?于是,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寫一個片段,題目是《×××的心愿》,讓學生結合生活所見,自由發(fā)揮想象。學生們有寫《蟈蟈的心愿》的,有寫《小鳥的心愿》的,還有寫《青蛙的心愿》的……通過仿寫,學生加深了認識人們對環(huán)境的破壞,產生了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還初步掌握了童話的寫法。
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是其突出特點。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學習,依據教學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讀”與“寫”,讓學生獲得閱讀與寫作的雙重提高。
由于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是其基本特點。因此,我們在進行作文教學學時,一定“讀寫結合”,通過閱讀理解來提高寫作興趣,通過寫作過程促進深入地閱讀,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更加富有魅力。
【參考文獻】
【1】曹利娟.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摘錄策略的意義及運用【J】.江蘇教育研究,2015(10)
【2】劉政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