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蓮
廣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7
所謂拓展訓練主要指的是模擬復雜的自然環(huán)境,開展多樣化的戶外活動項目,充分激發(fā)體驗者的潛能,讓體驗者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達到磨煉心智的目的,有利于提升體驗者綜合素質的訓練活動。在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開展拓展訓練項目,必須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才能夠真正達到提升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實效性[1]。
通過將拓展訓練方法合理的應用到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引入豐富的項目訓練內容,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項目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綜合體能。然而,在高校體育課程采用拓展訓練方法的過程中,老師必須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基礎上,積極的組織學生參與校外拓展訓練。例如,老師可根據(jù)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和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集體爬山,學生在爬山的過程中不但能夠鍛煉自身的體魄和忍耐力,而且還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大自然。同時,在開展校外拓展訓練項目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積極的組織學生參加水上活動,不斷引入豐富的體育項目,讓整個體育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樣不但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友誼,而且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通過將拓展訓練方法合理的應用到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創(chuàng)新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方式,并通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進行綜合考量和分析,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長和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開展拓展訓練項目,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最大限度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育學習水平和能力,真正達到優(yōu)化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學習“集體跳高”內容的過程中,老師便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游戲化的方式,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明確規(guī)定學生的跳高數(shù)目,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體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的興趣,促使學生在參與拓展訓練項目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2]。同時,老師還需要及時掌握學生在參與拓展訓練項目過程中的情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適當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充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的投入到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從而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育水平。
為了保證高校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真正掌握拓展訓練項目的內容,便需要老師在以往拓展訓練教學的基礎上,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和問題判別能力出發(fā),合理的調整拓展訓練的方向。其中,通過采取針對性的訓練手段,采取室內和室外結合的教學方式,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拓展氛圍,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溝通與組織建設能力,以確保開展的拓展訓練項目能夠真正達到提升學生體能素質的目的。老師在選擇合理的拓展訓練資源的過程中,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優(yōu)化體育教學結構,讓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協(xié)調發(fā)展,充分利用高效不斷發(fā)展過程中的有限資源,如學校的矮墻、公園、廣場,將其作為拓展訓練項目開展的重要場所。同時,老師還需要針對這些場地組織學生開展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體育項目,如越野跑、障礙跑、真人CS等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穿梭于學校的廣場、公園的過程中,讓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真正得到鍛煉[3]。
在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采用拓展訓練方式的時候,老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如墊子、山羊等教學工具,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教學情境,積極的組織學生開展生動有趣的訓練項目,能夠幫助學生逐步掌握鍛煉身體的綜合技能。例如,在開展水上體育訓練項目的過程中,老師便可以充分利用當?shù)氐乃Y源,如游泳館和天然的河流,合理的選擇拓展項目資源,最大限度提升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實效性。
總之,拓展項目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所以將拓展訓練方法合理的應用到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體能,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高校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能力,讓高校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現(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實際需求,真正達到增強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實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