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長禮
【關鍵詞】 新時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意義;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2—0033—01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過程中,學校德育工作的作用不容小覷。小學階段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占據(jù)關鍵地位,也是學生心理與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其中,小學德育與學生品德形成和人格塑造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對學生成長以及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下面,筆者就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意義
德育是學校工作的靈魂,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核心,學校、教師與家長都應對其給予高度重視,要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必要的德育基礎。其中,小學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對學生具有巨大的影響力。班主任如果能夠積極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工作,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則能更好地引領他們成人、成才。在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對不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予以深入的了解,將思想道德教育作為重點,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而要與新形勢和新變化的需求相適應,班主任應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思想與心理變化,將全新的方法與途徑融入到教育過程中,對工作方法與模式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將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二、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路徑
1. 把握學生心理變化,完成心理疏導。眾所周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與學生的心理變化聯(lián)系緊密。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對存在的問題予以解決,疏導學生的不良心理。在開展德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在了解課堂基本狀況的前提下,與學生展開心理與思想方面的溝通。而交流與溝通的形式包括兩種:(1)在課堂上,以某思想、心理問題為核心展開交流與討論,讓學生將所思所想盡情地表達出來,增進教師與學生間的有效互動。(2)在課余時間,班主任同樣要與學生展開多方面的交流,通過聊天談心有效地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在師生聊天時,班主任要設法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抑或心理波動,找出問題形成的原因,并及時予以疏導,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
2. 培養(yǎng)班干部,發(fā)揮其榜樣作用。小學班主任應高度重視班干部的選拔與培養(yǎng),以保證班干部能夠在學生中充分發(fā)揮其榜樣作用。班干部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助手,可以為班主任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能對其他同學予以引導以及規(guī)范。在選拔的過程中,班主任應選擇綜合能力較強的優(yōu)秀學生,抑或是采用班干部輪換制度,在公平競爭的條件下引導學生選擇自己信得過的班干部,將班干部自身的橋梁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在此基礎上,班主任要科學合理地制定班干部的思想道德執(zhí)行手冊,讓班干部接受其他同學的監(jiān)督,嚴格規(guī)范學生行為,為德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必要的保證。
3. 采用多樣化手段,實施人文教育。在小學教育過程中,課堂教學的作用不容忽視,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采用多樣化手段,強化對學生課堂上的人文教育,進而全面實施德育工作。如在講解《長征》一課時,班主任可以先讓學生朗讀課文,使學生情感與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然后,班主任與學生共同探討長征精神,并要求學生講出紅軍長征過程中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精神。經(jīng)過課堂研究與討論,學生能夠深入地理解并正確認知課文內(nèi)容,同時思考個人在生活中的行為,從而促進自身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在完成課堂討論的基礎上,班主任還要深入地剖析課文中所蘊含的人文特征,使學生能夠?qū)t軍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教育方式,縮短了教材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緊密結合自我發(fā)展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質(zhì)。
4. 提升教師自身素質(zhì),增強職業(yè)操守。小學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必須對自身形成正確的認知,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zhì),強化職業(yè)操守,增強班級管理能力,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給予高度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夠與新時期小學德育工作的要求相適應。小學班主任應積極地開展自我培訓與自我學習,確保自身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并在日常生活與課堂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梢栽谡n余時間瀏覽相關的學生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掌握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對學生的調(diào)控、引導能力。
除此之外,學校應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與交流平臺,定期組織培訓及學習活動,增強小學班主任的綜合素質(zhì),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