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傣族龍舟文化中的崇高之美

    2019-03-17 19:16:31張柏俊張月
    甘肅開放大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圖騰傣族龍舟

    張柏俊,張月

    (云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龍舟比賽作為一項對抗性的體育活動,在傣族文化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傣族人民在傣歷六七月潑水節(jié)的第一天舉行龍舟競渡比賽,以此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傣族龍舟運動極具地方特色,“但需要說明的是傣族的龍舟競渡也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傣族的龍舟競渡歷史與其先民越人是一致的。”[1]242與其他民族龍舟活動不同的是,在傣族的龍舟活動中,龍舟需要橫渡湍急的瀾滄江,極具風險性。這種龍舟運動體現(xiàn)出了傣族人民特有的冒險精神。傣族的龍舟文化不但代表了人們對豐收的期望、吉祥的祝福,而且通過龍舟比賽展現(xiàn)了人自身的本質力量,一種與自然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體現(xiàn)出傣族人對崇高之美的追求。

    一、龍舟意象的團結之美

    傣族龍舟文化中的崇高之美體現(xiàn)在龍舟中“龍”之意象所代表的“團結”寓意。古越人崇龍,《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曰:“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保?]“在古越人的觀念中,龍是一種生活于水中并掌握著水中生物,能賜福降禍的神獸,長期生活于水邊,并主要以捕魚為生存依據(jù)的百越族群崇拜龍也是極其自然的?!保?]33作為古越人的后裔,傣族也自然對龍十分尊崇。以漁獵及稻作文化為生的傣族人民,繼承了古越人對水的崇拜,認為水中有龍,他們在身上紋上蛇紋,進入江河打魚時便不會被龍吃掉。傣族龍舟最初的意象并非是龍,而是由大象、孔雀、蛇所組成的綜合性意象。最原始的舟首裝飾并不是龍,而是一個有六顆象牙的象頭,舟尾則以孔雀羽毛,蛇鱗形的花紋作為裝飾。傣族素來有對大象及孔雀的崇拜,大象和孔雀是傣族最原始的圖騰信仰?!按笾聛碚f圖騰總是宗族的祖先,同時也是其守護者。它發(fā)布神諭,雖然令人敬畏,但圖騰能識得且眷顧它的子民。”[3]4大象和孔雀圖騰分別代表原始傣族不同的部族,它們守護并區(qū)分著不同部族的子民。傣族不同圖騰信仰的部落,如以蛇為圖騰的部落、以象為圖騰的部落、以孔雀為圖騰的部落等,在歷經(jīng)了長時間的斗爭及融合后,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傣族,而龍圖騰則成為了傣族先民團結統(tǒng)一的象征。此外,由于受到中原龍文化的影響,傣族將龍的形象融入到競渡的舟中,舟首舟尾有龍頭龍尾的木雕裝飾,但保留了傣族龍形象的象牙及孔雀羽毛的裝飾,使得龍舟更具傣族特色。

    傣族龍舟文化中的龍是多種民族圖騰融合而成的綜合性產(chǎn)物,無論是本氏族的內(nèi)部融合,還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民族大融合,無不體現(xiàn)出傣族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滲透性,也反映出了傣族人民的團結意志。傣族各部族為了自身的生存及發(fā)展拋棄了部落之間的成見、仇恨,團結一致,而這種民族的團結又升華為民族的崇高感,最終反映在傣族龍舟文化之中。

    二、龍舟工藝的力量之美

    傣族龍舟本身就是件優(yōu)美的工藝品,它是傣族手工藝人智慧的結晶,凝聚了民族手工藝的力量之美。“自然界不是因為引起我們的恐怖,而是因為在我們的內(nèi)心里喚起我們的力量而被評價為崇高的。”[4]原始叢林的宏偉給予傣族人民一種壓迫感,從而喚起傣族人民心中的力量感。制作龍舟的木材都體現(xiàn)出了一種力量美,船的整體由一棵直徑1米以上,主莖25米長的杉木或柚木雕琢而成,其直徑及高度都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它給予人的是一種向上的升騰感。龍舟龍骨由較長較寬的堅硬木料加工而成。熱帶叢林中粗壯的藤條用來捆綁龍舟,龍頭龍尾的材料則是堅硬、耐腐蝕的黑黃檀木,木材的堅硬、耐腐蝕是龍舟選料的一致要求。木材的選擇一方面體現(xiàn)出了龍舟做為一種競技性的船只所具有的高強度,為船員在比賽中的發(fā)揮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出了龍舟比賽中力量上的角逐。不論是高大的杉木,還是堅硬的黃檀木、韌性十足的藤條,都體現(xiàn)出一種力量感,這種力量感即來源于提供材料的原始叢林的自然力量,也來源于傣族人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傣族龍舟的舟身為梭形,最寬不超過1.8米,最窄不超過0.6米,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減小阻力,使龍舟速度達到最大。龍舟材料從樹木落地那一刻起,便被手工藝人精心打磨,經(jīng)歷切割、拋光、鑿刻、組裝、上色等許多步驟。龍舟制作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技法都是手工藝人智慧的結晶,每一步制作過程都體現(xiàn)了手工藝人對力量之美的追求。既有切割木材的大刀闊斧,也有制作時的精益求情,對每一個細節(jié)的精雕細琢。傣族手工藝人運用自己的技藝之“力”把一條集實用與美感的龍舟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龍舟競渡活動最早起源于龍圖騰和水神祭祀活動,而隨著人類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自身所具有的主體性,能動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對大自然的利用能力。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把自然的力量轉化為自身的力量,最后內(nèi)化于龍舟制作的形式之中,這是傣族龍舟工藝上的力量之美,是工藝上的崇高之美。

    三、龍舟祭祀的莊嚴之美

    傣族龍舟祭祀作為一種宗教儀式,具有莊嚴的形式特征,而這種特征背后所隱藏的則是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崇高美。龍舟活動最早來源于古代越人的龍圖騰及水神崇拜活動,是一種對龍的模仿儀式,他們希望得到龍神的庇護,來年風調雨順。傣族的龍舟比賽則是為了紀念傣族英雄巖洪窩。巖洪窩的傳說出自傣族故事《蟬面人》,故事講述了窮苦出生的巖洪窩與國王的小女兒相愛,但是殘暴的國王為了阻止巖洪窩與女兒的自由戀愛,便叫他與自己及自己的大臣們進行劃船比賽,企圖害死巖洪窩,在危急時刻巖洪窩得到了龍王的幫助,他駕駛著龍王變成的龍舟打敗了殘暴的國王。為了紀念巖洪窩,傣族人民便在傣歷六七月潑水節(jié)的第一天舉行龍舟競渡比賽?,F(xiàn)在傣族龍舟比賽的宗教意味已經(jīng)減淡,已成為了一項傣族人民的娛樂活動,但是傣族龍舟祭祀活動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為了實現(xiàn)愿望,人們一方面用祈禱和奉獻祭品來求得神靈們的賜福,而同時又求助于儀式和一定形式的話語,希望這些儀式和言詞本身也許能帶來所期盼的結果而不必求助于鬼神?!保?]傣族龍舟祭祀儀式形式多樣,可以說,在整個龍舟制作及龍舟比賽中都穿插著對于龍神的祭祀儀式。通過這種祭祀儀式傣族人民祈求得到龍神的賜福,希望來年風調雨順,莊稼有個好的收成。傣族龍舟祭祀儀式大致可以分為龍舟制作儀式與龍舟比賽儀式兩類。龍舟制作的儀式又可以分為伐木儀式、龍頭龍尾制作儀式、龍舟取名儀式等。龍舟比賽時儀式有龍舟試水時的江神祭拜儀式,比賽前的請龍船神儀式,比賽后的拼龍舟儀式。這些儀式流程繁復且有嚴格的規(guī)矩。如在伐木儀式中,首先要祭樹,準備米、酒、肉等各種貢品,并焚香點蠟念特定的經(jīng)文來超度樹木。此外,這些儀式還有各種禁忌,如在龍舟中吃飯不能用筷子只能用手抓,不能說“翻”“倒”等與之相類似的詞語。這些禁忌是“屬于人或物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質”[3]30如果在龍舟制作中或比賽中觸碰了這些禁忌,傣族人認為這有可能導致龍舟比賽失敗。

    傣族是一個崇尚萬物有靈的民族,對于傣族而言龍舟祭祀是一種莊嚴的活動,不僅祭祀活動的每一個步驟需要嚴格執(zhí)行,而且還有相關的禁忌需要遵守。因為樹木有靈,所以伐木需要祭祀,因為水中有龍神,所以雕刻龍頭、龍尾要遵守相關的規(guī)定。傣族萬物有靈的信仰體現(xiàn)了傣族人民對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這種敬畏表現(xiàn)于祭祀活動中便成為一種莊嚴美,表達了傣族人民對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種敬畏和崇拜逐漸發(fā)展為一種崇高精神,這種崇高精神內(nèi)涵于傣族祭祀活動之中,成為傣族祭祀活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四、龍舟競技的對抗之美。

    傣族龍舟比賽最重要的特點是對抗性。這種對抗性不僅體現(xiàn)在人與人的對抗,更體現(xiàn)在人與自然的對抗,而龍舟競技的崇高之美便產(chǎn)生于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對抗活動之中。

    龍舟比賽的對抗性首先體現(xiàn)在人與人的對抗中。傣族世代依水而居,“據(jù)云南省廣南出土文物——銅鼓上的龍舟競渡船紋,以及傣文《泐史》的記載,傣族的龍舟賽,至少已有 2000年歷史”[6]。在古代,傣族先民生產(chǎn)力低下,爭奪對水的使用權和占有權是維系族村生存發(fā)展的基本條件。為了公平公正,人們決定每年舉行一次龍舟比賽,勝利者擁有規(guī)定水域一年的使用權。比賽當天,各村寨龍舟隊聚集于瀾滄江兩岸,各隊分別在龍舟上插上不同顏色的旗子做區(qū)分,每隊50名船員,舟首由5名男子俯臥在船頭,舟尾有5名男子用長桿劃動做掌舵,船部中段有一男子敲鑼指揮。比賽中人與人的對抗首先體現(xiàn)在體力的對抗上,不同寨子的隊員為了獲得比賽的勝利,奮力用漿劃水,哪個隊的隊員體力充沛,便具有優(yōu)勢。不單如此,隊員動作的整齊劃一對于龍舟比賽也是十分重要的,整齊的動作能把每個人的力量匯總為龍舟整體的力量,反之則影響龍舟整體的前進速度。比賽中人與人的對抗還體現(xiàn)在鼓手的鼓點上,極具氣勢的鼓點與隊員們的動作和吶喊聲相呼應,三者達到高度一致性,進而融為一體,就能在龍舟比賽中占據(jù)優(yōu)勢,取得勝利。傣族龍舟的對抗既是力量的對抗,也是團隊的對抗、氣勢的對抗,每個隊伍都會拼盡全力為自己的村寨爭取榮耀。

    龍舟比賽的對抗性還體現(xiàn)在人與自然的對抗中。龍舟最初是傣族人民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承擔著傣族人民在瀾滄江上的捕撈、運輸及擺渡工作。瀾滄江水流湍急,河道多險灘、暗礁、暗流,為確保安全,龍舟必須具備一定的競渡功能。傣族人民為了征服湍急的江水,不得不對船只及航船方式進行改進,這就形成了傣族龍舟的雛形。傣族先民與自然是一個從對抗到和諧的過程。茂密的原始叢林、湍急的江流都體現(xiàn)出形式和內(nèi)容上的強大,這種強大超出了傣族先民的想象,他們不能一下子理解它、掌握它、控制它,便產(chǎn)生了原始的神靈崇拜。隨著傣族自身的發(fā)展,他們在與自然的對抗中提高了自己,取得了勝利,這時傣族人民的本質力量便顯現(xiàn)出來,從而獲得崇高感。龍舟競渡便是傣族人民本質力量的顯現(xiàn),通過造船技術及航船能力的提高,最終在與瀾滄江的對抗中獲得勝利,凸顯出只有人類才具有的崇高感。

    傣族龍舟文化體現(xiàn)出了傣族人民的崇高精神。龍舟意象所代表的“團結”精神,龍舟工藝所展示的傣族匠人的“力量”之美,龍舟祭祀所體現(xiàn)出的莊嚴之美,龍舟競技所表現(xiàn)出的對抗之美,都來源于傣族人民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傣族人民通過認識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通過實踐一步步地把自然內(nèi)化為自身的本質力量,從而凸顯出自身的價值。而如今,傣族又把這種崇高的精神內(nèi)化于龍舟運動中,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猜你喜歡
    圖騰傣族龍舟
    屈原 端午 龍舟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的運用
    《這條比較傻》等
    再來一瓶
    關注食品安全
    龍舟
    幽默大師(2019年6期)2019-01-14 10:38:13
    《金娃——龍舟》
    構樹與傣族傳統(tǒng)造紙的保護和開發(fā)
    西南學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36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譯對其民族發(fā)展的作用
    唐山文學(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5
    沐浴噴頭壞了怎么辦
    莱芜市| 左云县| 静海县| 拉孜县| 敦化市| 株洲县| 合阳县| 阿巴嘎旗| 林西县| 鞍山市| 兴城市| 通许县| 镇江市| 新沂市| 永兴县| 甘肃省| 平罗县| 湖南省| 莱阳市| 宜丰县| 柳林县| 高清| 尼木县| 美姑县| 民乐县| 鹤庆县| 册亨县| 兴业县| 石城县| 达拉特旗| 台北市| 江津市| 海晏县| 四会市| 阜平县| 惠水县| 永安市| 仁寿县| 大石桥市| 射阳县|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