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師傅
蘇童:有段時間,塞林格是我最癡迷的作家,我把能覓到的他的所有作品都讀了。我無法解釋我對他的這一份鐘愛,也許是那種青春啟迪和自由舒暢的語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因此把《麥田守望者》作為一種文學精品的模式,這種模式有悖于學院式的模式類型,它對我的影響也區(qū)別于我當時閱讀的《靜靜的頓河》,它直接滲入我的心靈和精神,而不是被經(jīng)典所熏陶。直到現(xiàn)在我還無法完全擺脫塞林格的陰影。我的一些短篇小說中可以看見這種柔弱的水一樣的風格和語言。今天的文壇是爭相破壞偶像的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塞林格是淺薄的誤人子弟的二流作家,這使我心酸。我珍惜塞林格給我的第一線光輝,這是人之常情。
讀 《麥田守望者》時,你會有種酣暢淋漓的快感。因為故事風趣、生動,每每有惡作劇發(fā)生。伴之以我們不常說出口而常在心里罵著的粗俗俚語,讀者也仿佛把胸中的郁悶一吐為快了。這也是這部小說一經(jīng)問世便一版再版、轟動全世界的一個原因。
遲子建:決定充當麥田守望者這種杞人憂天似的想法,深深地道出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善良,對這世界永久的憂慮和內(nèi)心世界的純潔。作為一個守望者,霍爾頓必須徹夜守望在懸崖邊。而真正要墜落在懸崖下的,也許不是那些他為之擔憂的孩子,而是他自己。守望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是自省者。能有自省意識,對于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少年來說,是件難能可貴的事?;魻栴D的形象因這個意象而變得異常豐滿起來,小說的藝術(shù)感染力也因此而變得強烈。
當然,這種以第一人稱、玩世不恭的口吻敘述的故事只適合于一個少年的經(jīng)歷。塞林格準確而幸運地使用了這一輕松文體,大獲成功。然而這種敘述口吻往往是一次性消費的紙巾,把它納入別的領(lǐng)域,作家的才華便會顯得捉襟見肘。這也許是塞林格自此以后很難再寫出能與《麥田里的守望者》相媲美的作品的一個原因。
塞林格的爸爸叫索爾。索爾白手起家,身為猶太人,做豬肉生意。塞林格出生時,他家住在紐約西113街500號,后來搬到百老匯3681號,再搬到晨邊高地,最后搬到上東區(qū)的公園大道1133號。拿北京來打比方,他終于住進了朝陽公園附近的豪宅。然后,他就該讓兒子上私立學校了。索爾為兒子安排了麥克伯尼預(yù)科學校的面試,那是曼哈頓的一所高級的私立學校。
這樣的私立學校都是勢利眼,不僅要面試學生,也考察家長的身份,要有錢、有地位,最好不是猶太人。塞林格在麥克伯尼學校上了一年級和二年級,類似于初一初二吧。他一年級的成績單上記錄,智商111,比平均值略高,英語80分,生物77分,代數(shù)66分,拉丁語66分。塞林格的小說經(jīng)常會寫天才兒童,可他實在是個差學生,學習成績糟糕。15歲的時候,他被學校勸退了,理由是受到青春期的“嚴重干擾”及不知“努力”為何意。后來他又上了一家長島的私立學校,也沒能表現(xiàn)得更好。
于是,他爸爸把他送進了一個紀律嚴明的軍校。塞林格在這所軍校里安然畢業(yè)了,他最后的結(jié)業(yè)成績是:英語88分,法語88分,德語76分,歷史79分,戲劇88分。他還回饋了這所軍校,《麥田守望者》中潘西學校校長的原型就是這所軍校里特別能籌錢的主管。其實,他看到的不過是勢利眼、虛偽和恃強凌弱。在成人世界中,勢利和虛偽并不算是太大的毛病,反而是規(guī)則和必備的生存技能,不管少年多么不接受,規(guī)則就是這樣的。恃強凌弱不好,可這世上本就是強弱分明的,《麥田守望者》中,主角霍爾頓有一句臺詞——他們總說人生是一場球賽,人生可能真的是一場球賽吧,你要是分在了實力強的那一隊還好,可你要是在實力弱的那一邊,人生就是一場狗屁球賽。
索爾把塞林格送去奧地利和波蘭,在波蘭學殺豬、做火腿,希望他繼承家族生意。塞林格每天早上四點去屠宰場,他不太喜歡這樣的生活,可要是當作家,去屠宰場比上大學有用多了。他從歐洲回到美國,開始寫小說,慢慢發(fā)表了一些作品。他在上中學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的愛好是演戲,還喜歡男扮女角,不過,他爸爸認為,演戲和寫小說都不是什么正經(jīng)營生,不如做食品生意好。他爸爸說的也沒錯,歷史學家是這樣說的——有那么一段時期,許多猶太家庭中,具有天賦的兒子反抗其父親的商業(yè)利益,這些父輩大部分被布爾喬亞的成功同化。兒子們?yōu)榱嗽诰駥怪薪⑵鹨粋€相反的世界,便激烈地塑造著科學、哲學和文學的未來??量痰母赣H關(guān)心著生意,而超俗的兒子關(guān)心著不怎么有利可圖的純粹精神上的事情。
索爾是一個商人,免不了做一些唯利是圖的事,但當?shù)目偧傺b自己凡事都規(guī)矩體面,然而對于敏感的兒子來說,父親成了一個“騙子”。其實,塞林格和他爸爸之間沒什么大矛盾,他的不滿就是從父親那里得不到贊許。要想當作家,就得面對這樣的狀況,得不到什么贊許。更大的打擊在后面,他二十出頭,遇上了一位芳齡十六的美女,姑娘名叫烏娜,是劇作家奧尼爾的閨女,奧尼爾對女兒并不好,他認為劇本才是他真正的孩子。塞林格參軍后不停地給烏娜寫信,而烏娜嫁給了卓別林,她大概是因為得不到父愛,所以嫁給了一個比她爸爸歲數(shù)還大的人。
塞林格肯定很痛苦,“求不得”這事兒,是佛家所謂人生七苦之一,誰也免不了。對塞林格來說,心靈尚有不存在的地方,痛苦進入這些地方,使之存在,這是作家的必修課。而我們都要學會,帶著難以言說的隱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