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楊煜涵(1994-),女,哈尼族,云南普洱人,云南師范大學2016級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3-0-02
緒論:
戰(zhàn)國時期群雄并起,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天下。而與之相應(yīng)的便是思想上的百家爭鳴,各種文化的碰撞交流與融合導致很多思想的出現(xiàn),而很多已存思想也出現(xiàn)了新的發(fā)展。我國歷史當中,鬼谷子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其行為行動極為隱秘,是一個諱莫如深的歷史人物。司馬遷的《史記》是最早記錄了鬼谷子的名字的,《張儀傳》云:“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蘇秦自不及張儀?!弊源酥?,有關(guān)其記載逐漸變多,所記錄其個性也慢慢變得豐富多彩?!端鍟そ?jīng)籍志》記載:“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隱于鬼谷?!惫砉茸有奚頋嵭校剿饔握f的方法。輔導弟子,教授他們鬼谷術(shù)。其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極負盛名的 思想家和縱橫家,而《鬼谷子》一書也是由本人與弟子共同創(chuàng)作的。不過,在之后的很多年因為各種緣由,鬼谷子及其所著書作長久以來受到眾多人議論爭執(zhí),其中有贊同其言論的,當然也有不少持反對意見的,對他的評判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關(guān)于《鬼谷子》的歸屬,有人認為它屬于縱橫家,因為鬼谷先生是縱橫家的開創(chuàng)者;有人認為它屬于兵家,因為書中所言“兵者,詭道也”、“詭者,鬼也”,說的就是用兵之道。《鬼谷子》這本書整體來看,其重點在于“謀略”,當中能夠用在兵法上的策略非常多;之后馬王堆漢墓帛書被發(fā)掘,黃老之學受到更多看重。然而《鬼谷子》一書當中的《符言》、《本經(jīng)陰符七術(shù)》里有很多論述都和黃老之學有共通的地方,所以可以看出《鬼谷子》的思想還是頗為復雜的。然而這些種種都不可否定此書的學術(shù)作用,其思想內(nèi)涵極為豐富,包括了哲學、政治軍事、心理、社會、文學等等各種學科的內(nèi)容。《鬼谷子》是有上中下三卷;上卷共四篇,包括了《捭闔》、《內(nèi)捷》等;十篇中卷有《飛鉗》、《揣》、《摩》、《謀》、《決》、《轉(zhuǎn)丸》等,而三篇下卷分別為《本經(jīng)陰符七術(shù)》、《持樞》(已殘缺)、《中經(jīng)》。全書當中上、中兩卷的重點在于《捭闔》,主要是敘述了游說之人必須要善于言談辯論的技術(shù)以及權(quán)謀手段。下卷主要是陳述怎樣能夠養(yǎng)神蓄銳,揆情審勢 ,掌握重點,全面了解社會狀況,擬定一系列對于認識社會并且可以干涉其的計策謀略,融合儒家、法家道家等思想內(nèi)在,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驗,產(chǎn)生別具一格的哲學政治思想系統(tǒng)。
一、老子“崇尚陰柔”的思想與鬼谷謀略
1.老子“崇陰尚柔”的思想
游說和謀略是縱橫學當中針對一個問題的兩個角度。游說主要就是說客自身的策略,而謀略是務(wù)必要利用游說這個方式來完成,謀略是內(nèi)容,游說是手段,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實際上就是內(nèi)容與手段的問題。
“道”是先秦哲學,尤其是道家學說的核心概念。老子以為宇宙萬物的源泉是“道”,世間所有的事物的形成都是因為“道”。《鬼谷子》把這個思想加入到游說的內(nèi)容當中,他覺得社會交流的縱橫捭闔也均來自于“道”,就是所謂的“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鞭汴H之道和道相伴隨?!豆砉茸印肥前芽v橫家的游說手段融入在“道”里面,將其作為“道”的一種,簡而言之,就是說老子所說的“道”當中有眾多的內(nèi)容和領(lǐng)域都能夠用于詮釋游說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換句話說就是與游說相關(guān)的理論內(nèi)容都能夠用“道”的知識系統(tǒng)來作為注解。
2.與鬼谷謀略的關(guān)系
老子的“道論”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那便是“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還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鬼谷子》中對于謀略的基礎(chǔ)要求是“知己知彼”,重視敵我兩方均要憑借自身最大的能力去了解對方的狀況,而且也要盡力保證自己的狀況不被對方知曉。所以,對于自己的所有方面都要最大限度的做出保密手段,所以非常提倡“陰”謀。《謀》篇云:“故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以此觀之,亡不可以為存, 而危不可以為安;然而無為而貴智矣?!氏韧踔狸帯Q杂兄唬骸斓刂?,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隱于匿?!焙喍灾褪?,謀略一定要遵守“陰”道,重點是“隱”和“匿”;達不到“陰”就不能稱之為謀略,因為其根本上的源頭就是“陰”,因此稱之為“陰謀”,就是使用了計謀的基本原則。從以上論述中不難得出《鬼谷子》中的“陰”是在《老子》的作用下形成。盡管老子是推崇陰和柔的,但并未把這一理論在計謀上使用,而是《鬼谷子》將其作為考慮謀略的一種理論,而且將“陰道陽取”作為謀略的根本,這是道家與縱橫家的一個完美的融合。
《鬼谷子》注重謀略和言語表達,將謀略和辯論之人的智慧與機靈完美融合?!豆砉茸印返目v橫游說方式也是“機智之術(shù)”,和《道德經(jīng)》里重視品格高潔、寧靜守柔,法天貴真的自然之道有很大的區(qū)別。假如說《道德經(jīng)》的思想理論重點在于“道”,偏重于“質(zhì)”,偏向“形而上”,深奧而簡樸,隱秘而朦朧,而《鬼谷子》的理論重在“術(shù)”,偏重于“形”,偏于“形而下”,機敏而圓滑,外在又詳細。
二、《鬼谷子》陰陽學說的內(nèi)涵
陰陽是世間眾生萬物所分別具備的相互之間對立的兩種特質(zhì),在西周時就取得了普遍詮釋自然與社會現(xiàn)狀的廣泛含義。后來到春秋戰(zhàn)國時,諸侯爭霸開始,社會矛盾逐漸劇烈,在思想理論上是一個自由解脫的時期。很多具有才能與遠見的人期望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來緩解社會矛盾,但他們勢單力薄,只能通過傳遞其思想理論、寫書講學、站在各自的不同角度,眾說紛紜,暢所欲言,力求能夠幫助統(tǒng)治者給予其良好的治國方法。憑借陰陽這一觀點能夠讓自身的學說更有勸服能力,從而創(chuàng)建自己的思想體制。諸家思想相互撞擊,之間互相模仿、汲取及創(chuàng)新,產(chǎn)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勢。鬼谷子是縱橫家的鼻祖,是善于使用陰陽來探究社會及人物的一類,在此時代環(huán)境中,他所寫的《鬼谷子》就模仿、攝取和弘揚了陰陽的理論觀點。就像《捭闔》當中提到的:“圣人在天地間,為眾生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薄稗汴H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 將所有正面的、陽剛進取的行為或者事物叫做 “陽”,相反,陰柔的、妥協(xié)的行為或者事宜都叫做 “陰”。南朝梁時文學家陶弘景對其作注時曾說:必言于外,就是陽,必情于內(nèi),就是陰。開閉有節(jié),就是陰陽相融合,先后合宜,也就是過程。所以可以看出,縱橫家所說的“捭”就是陽,就是開口言說。“闔”就是陰,就是默而不說。《捭闔》當中提到,長生、安寧、富貴、尊榮、嗜好、財貨、情欲等等,都隸屬“陽”,就是“開始”。而死亡、貧賤、羞辱、毀棄、損傷、災害等,隸屬于“陰”類,也是“終止”。所有屬于“陽”的稱為“新生派”,他們用 “善”來進行游說;而運用“陰”,就是“沒落派”,則是 “惡”來終結(jié)計謀的實施。換句話說,就是一切以正面或積極或直觀表現(xiàn)人內(nèi)心欲望的感情、行為和事物稱之為“陽”;而一切以負面或內(nèi)斂或隱藏人內(nèi)心欲望的感情、行為和事物稱之為“陰”,陽像萬物的開始,而陰像萬物的終結(jié),陽具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而陰正好相反 ,具有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
但是陰陽又是相互的,陽最終變?yōu)殛?,陰的終點便是陽。以陽為宗旨,就會用德行來互相影響。而以陰為中心,就會用行動來感染別人。從陽的角度達到陰,就要用道德感化別人,而從陰的角度形成陽,就要盡能力去做事。陰陽之間是相互形成的,利用開啟和閉合的方式。這也就是天地之間的陰陽之道,同樣也是去游說別人的一種方式。是解決事情和問題的首要條件,也就是方正、圓滑等各種方式轉(zhuǎn)變的渠道。陰陽之間的關(guān)系很是玄妙。
三、結(jié)語
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用陰陽來論述世界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比寮覍W術(shù)《周易·系辭上》當中講到,“一陰一陽之謂道”,認同陰陽是道的根本,也把這種說法結(jié)合到自身的學術(shù)當中。各家的思想在撞擊中產(chǎn)生火花,之間可以相互吸收、運用,從而使得儒、道、墨、法、陰陽等等諸學出現(xiàn),并呈現(xiàn)百家爭鳴的形勢。在后世有的人認知內(nèi)《鬼谷子》是神秘而又不入流的陰符密咒 ,而在有的人心里,又因為《鬼谷子》中教導縱橫家“朝秦暮楚”而對它存有偏見。但你們不能否認《鬼谷子》在后世管理、謀略、處事等方面的貢獻;亦不能否認它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傳世之作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