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菊
摘要: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更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將人文娛樂活動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全媒體時代下,為了豐富群眾的文化活動,加快社會建設,政府及相關部門就要注重對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的滿足。本文就如何豐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新形式做出了思考。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 基層群眾 文化活動 活動形式
近幾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質量的大幅度改善,我們對于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逐漸上升?,F階段,群眾文化活動已經演變成了社會文化建設和發(fā)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憑借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吸引著人民群眾的注意力,提升了人們的生活積極性和熱情。在這種新型的社會環(huán)境下,豐富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可以為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提供保障,讓人們在工作和生活的閑暇時間充分享受文化活動為自己帶來的樂趣。對此,為了提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水平,相關單位和部門就要注重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實際出發(fā)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行完善,保證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得到有效滿足。
一、舉辦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可行性
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開展科學可行的群眾文化活動對于良好社會風氣的樹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等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良好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能夠促進群眾集中在一起,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團體意識,通過思想和情感的溝通,相互交流和幫助,將大家凝聚在一起。這對于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設非常重要,同時還可以提升群眾在社會生活中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其次,積極有效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價值導向的作用。因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都是正能量的,對于群眾的心理健康、生活態(tài)度等都會產生影響,可以為群眾價值觀的樹立和更新帶來積極的影響。最后,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之下,人們會在無形中感受到良好、正面的思想政治因素,可以以一種更加靈活的方式體會黨和政府在社會建設方面的方針政策,讓更多群眾去接觸和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提升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
二、全媒體時代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策略
(一)加大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
在全媒體時代下,要想進一步加強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合理利用全媒體時代下的新技術和理念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大力宣傳。各地區(qū)的各級政府以及文化管理單位需要深入到群眾內部進行調查,全面了解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態(tài)度和意見,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活動內容和形式進行完善和轉變。政府要充分地利用全媒體時代下的各種媒介,如報刊、網站、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憑借網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技術來提升群眾文化傳播的力度和速度,保證讓更多的基層群眾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有關群眾文化活動的信息。同時,技術人員還應該借助全媒體時代下的信息技術設置相關的用戶反饋平臺,使得有需要的群眾可以在此平臺上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便于工作人員后期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完善和整改,提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時效性。
(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
很多基層地區(qū)的群眾文化活動舉辦效果不理想,不僅是因為當地對群眾文化活動不夠重視、缺乏專業(yè)的工作策略和理念,更主要的是資金方面的匱乏。對于某些比較貧困的地區(qū)來說,僅有的財政投入已經被分配到其他項目中,使得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資金對基礎設施進行完善,也無法引進外界先進的活動團體進行學習。在全媒體時代下,為了促進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當地政府就需要在財政投入的力度上進行動態(tài)調整,尤其是發(fā)展落后的地區(qū),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盡快完善群眾文化活動中需要的各項基礎設施,為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提供良好的條件。對于已經完善的基礎設施,在后續(xù)的發(fā)展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和新媒體的作用,加大宣傳,吸引外資投入,為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證。
(三)鼓勵群眾參與,彰顯地域特色
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當地政府可以鼓勵基層將當地的地域特色融入其中,充分體現不同地區(qū)不同的風土人情、民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實現文化傳承的目的。各社區(qū)可以召集有意向、有特長的群眾,將他們組織在一起,舉辦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群眾活動。如二人轉、秧歌隊、相聲等,將群眾組織在一起緩解他們的壓力,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每逢節(jié)假日,政府和社區(qū)可以組織開展文藝活動,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宣揚當地的文化特色,提升群眾的參與熱情。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全媒體時代下,相關工作人員要全面分析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舉辦的現狀以及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要根據群眾的真實需求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豐富基層群眾的業(yè)余生活,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需求。各單位和部門要牢牢堅守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堅持為人民服務的辦事宗旨,借助新時代下的新技術、新理念創(chuàng)設新的社會活動模式,促進公共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