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池
【摘 要】旗袍體現(xiàn)的是女性的外在美,而女性自身的學識、修養(yǎng)則是內在美。旗袍對于女性的要求不僅是修身,還要養(yǎng)內。在現(xiàn)代人的心里,旗袍不是簡單的服裝,更是一門藝術,一種品德,一種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不斷追求的精神力量……而“音樂是用來描寫一切靈魂情狀的最偉大的藝術?!逼炫鄯棻硌菪氵@種藝術表演形式同樣離不開音樂,需要通過和音樂的完美結合,更加充分地展現(xiàn)出它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中國旗袍;文化;音樂;聲樂;歌曲
中圖分類號:J601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9)01-0055-02
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tǒng)服裝,優(yōu)美典雅,簡潔合理,為廣大女性所喜愛。它也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xiàn)象和形式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在現(xiàn)代人的心里,旗袍不是簡單的服裝,更是一門藝術,一種品德,一種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不斷追求的精神力量……
旗袍的由來至今存在著諸多的爭議,有人認為旗袍是我國旗人婦女的服裝。關于最初的用途更是眾說紛紜,如給上馬、如廁、性愛提供方便等。后來,隨著清朝的建立,旗袍流傳到全國各地。有些學者認為旗袍形成于上個世紀20年代,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后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中華民國政府于1929年確定其為國家禮服之一。到了80年代以后,受到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大賽等諸多影響,旗袍文化的影響逐步擴大,乃至在世界遍及。1984年,國務院指定旗袍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北京亞運會開始,我國舉行的重要活動很多都選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2011年5月23日,國務院批準并公布旗袍手工制作工藝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大千世界沒有人不愿意美麗,但凡女子都有身著一身旗袍的夢想。民國才女林徽因、陸小曼、周璇等人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著一身旗袍的民國風情又讓人覺得可欲不可及,一切都好似神秘。中式傳統(tǒng)旗袍能夠作為外交禮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不只是一件衣服,更主要的是它蘊含著久遠的華夏文明,它是文化的代表。中國文化的性靈滋養(yǎng),詩詞歌賦的學養(yǎng)積淀,增添了旗袍女子的內蘊之美。正因為她們,歷史被抹上了一片溫和,民國記憶也更加顯得流光溢彩。
中國是禮儀之邦、書香社會,旗袍體現(xiàn)的是女性的外在美,而自身的學識、修養(yǎng)則是內在美。旗袍對于女性的要求不僅是修身,還要養(yǎng)內,故而不是每個漂亮的女子都能穿出旗袍的韻味,需要有深厚的內涵,書香氣散發(fā)于言語之間的底蘊。旗袍的美,是時間沉淀著歲月泛濫著的虹。
穿上旗袍的女子,甜美了一個詩人的文字,裝飾了看風景的人的夢。旗袍是溫柔與性感的結合體,既展現(xiàn)出女人的高貴典雅,又顯露出她的嫵媚嬌柔,真的是讓女人愛不釋手!
不論是在燈光絢麗的秀場,還是在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一襲旗袍,再加上音樂的點綴和襯托,才算臻至完美。
Aud.Wilh.Ambros說過:“音樂是用來描寫一切靈魂情狀的最偉大的藝術。” 音樂,是全世界通用的情感表達方式,它無國界。音樂在人的一生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以使人瘋狂,也可以使人振奮,很多的藝術表演形式都離不開音樂,旗袍服飾表演也毫不例外。若舞臺上僅僅是身著旗袍的美女面帶微笑款款走在我們面前,沒有任何音樂效果的輔助,則會讓人覺得骨感,不夠豐盈,缺失點什么。聲樂演唱又是音樂的有聲表現(xiàn)形式,用上合適的歌曲做背景,便能更透徹地傳遞作品的情感和靈魂,與旗袍佳麗的表演達到最佳的共鳴。
音樂作品的魅力,不僅是因為它的聲響動人心魄,更重要的是它包含著靈魂。不同的聲樂作品演繹不同的旗袍故事,演繹故事中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氣質。所以,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是確定服飾和表演形式之后的重要工作。音樂要與服飾在總體藝術格調上一致和諧,產生視覺與聽覺的碰撞,達到舞臺表演與氛圍的統(tǒng)一。選對歌曲,情境中所需要的喜、怒、哀、樂、愛、恨、情、愁,全部可以通過音樂的渲染充分體現(xiàn);若是選錯了,輕者達不到預期的藝術效果,重者會笑話百出。
旗袍是中華民族的特色服裝,典雅、含蓄,與之匹配的音樂主要以輕柔舒緩為主,中國民樂自然更占優(yōu)勢,因為它纏綿悱惻、淡淡憂傷。以《琵琶語》《花樣年華》等最為常見,借助悠遠飄渺的聲音和款款的節(jié)奏線條,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旗袍自有的魅力,傳遞東方特有的神韻。
《琵琶語》是林海先生2003年的專輯《琵琶相》里的一首曲子,也是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背景音樂和片頭、片尾曲。為了展現(xiàn)不同尋常的琵琶音樂,林海先生集合了世界音樂、古典音樂、爵士、新世紀音樂的作曲手法,將鋼琴、吉他、貝斯等西洋樂器,混合中國傳統(tǒng)樂器如簫、笛子、二胡、三弦等特點,并加上了民族唱腔和很多少數(shù)民族元素。樂曲的前奏反復多次,好似欲說又止,泣泣私語,又步步牽引,讓人沉醉不已。為了進一步豐富音樂的表現(xiàn)力,樂曲中加入了小提琴、中提琴、鋼琴、洞簫,達到了和聲的作用。曲中,鋼琴突然變成主奏,琵琶變成伴奏,以及女聲天籟般的吟唱,此種處理將琵琶欲表難訴之情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曲尾,悠悠的琴聲過后,江南水鄉(xiāng)的夜幕好似降下了,情感的宣泄也完美地結束。
電影《花樣年華》,很多人都熟知。它的燈光永遠是幽暗的,讓人淡淡憂郁;它的音樂始終低婉、舒緩,優(yōu)雅凄美;淅瀝的雨好似欲說又止。張曼玉和梁朝偉共同演繹的歌曲《花樣年華》便是出自這部影片。旋律乍看簡單,其音樂卻好似圍繞主人公的腳步聲,貫穿始終,不斷重復和變換,時而平緩,時而加快,主人公的柔情,配上她更換了十幾種的老上海旗袍,加上老舊的路燈,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氣息。這部影片采用了20世紀60年代的旗袍作為電影道具,其間雖然沒有喧鬧,沒有浮躁,但是旗袍、音樂、場景結合在一起,便把故事渲染得哀婉唯美。電影《花樣年華》展現(xiàn)的不僅是電影的藝術,也體現(xiàn)出了古典韻致、旗袍和音樂的藝術。只要這個音樂主題一響起,人們的心就在不斷被觸動,難以忘懷。音樂在這里,不僅營造了需要的氣氛,也讓人們想起了那個年代……
又一部將旗袍和音樂結合得很完美的影片即是感動無數(shù)中國人的《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講述了一群逃難到天主教堂的秦淮風塵女子用生命保護女學生的故事。影片中女主們穿的是各式性感妖嬈的旗袍,這些漂亮的旗袍把她們的身形曲線勾勒得恰到好處。在高大雄偉的歐式教堂里游走著一群穿著旗袍的曼妙女子確實比較有創(chuàng)意,中西合璧,立意新穎,別有情趣。影片中非常應景地使用了我國古老的彈撥樂——琵琶。將極具江南特色的江蘇民歌《無錫景》改編成了電影中的配樂《秦淮景》,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展現(xiàn)秦淮女的窘境與不易,同時渲染烘托了當時局面的混亂和動蕩。琵琶是女人的象征,它極具江南特色,再加上評彈咬字式的歌詞,把江南女子的柔美體現(xiàn)得十分到位。琵琶曲貫穿影片始終,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共出現(xiàn)六次,有作背景音樂使用的,渲染情緒、襯托環(huán)境,更主要是由秦淮女子演繹,描繪了秦淮旗袍女子的愛、恨和堅強。一弦一音,長長短短、快快慢慢、緩緩弱弱、頓頓挫挫,緊緊地扣動著人們的心,直擊心靈的深處,撕扯著人們的內心。音樂雖然不會像語言一樣直白地表達,但是它的藝術效果卻可以激起人們心中的怒火與熱情,引起大多數(shù)人的共鳴。
隨著人們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欣賞水平的飛越,思維方式的跳躍,想象空間的擴展,如今國內外出現(xiàn)了一股強勁的中國風時尚潮流。如北京奧運會里具有中國特色的戲曲、太極拳表演、T臺上模特的水墨畫旗袍。音樂以周杰倫的《東風破》《菊花臺》《青花瓷》、林俊杰的《江南》、吳克群的《將軍令》等為代表。顧名思義,中國風即是中國風格,從廣義上來說中國旗袍是中國風格的代表之一,從狹義上中國風特指的是中國樂風,是新時代的中國音樂。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相結合,這種音樂極具中國文化的內涵,和新的唱法、編曲技巧融合,一起烘托氛圍,用現(xiàn)代的元素來演繹古典。旗袍服飾表演和中國風音樂的結合也是時尚潮流的明顯體現(xiàn)。
江南的水,江南的橋,江南的小巷,江南的雨,江南的油紙傘……完美、秀麗、如詩如畫的江南美景吸引了無數(shù)的音樂家,賦予了他們不斷創(chuàng)作的靈感,一首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也不斷涌現(xiàn)?!秹衾锼l(xiāng)》《旗袍賦》《旗袍美人》等也都是非常適合旗袍的音樂,旋律悠揚,似交流,似訴說,仿佛置身于江南、古鎮(zhèn),詩意般柔美。配上這一首首極具江南韻味的音樂,好似聽到了水波在耳邊蕩漾,旗袍女子搖曳的身姿在眼前漸漸呈現(xiàn)……
筆者特別喜歡圖案為青花瓷或水墨畫的旗袍,它們的共同點便是清麗、簡約、精致又不失華貴,涵蓋了悠遠的中華古韻。水墨畫般的女人也許沒有鮮花的艷麗,沒有美酒的熱烈,確似一杯散發(fā)著幽香的淡淡清茶,沁人心脾,悠遠綿長。著此旗袍的女子清雅暗香,神秘而又古典,嫣然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再配上與其相得益彰的音樂真是給人無法言語的美感。
如今,祖國的大江南北刮起了陣陣旗袍風,各種旗袍服飾秀和比賽此起彼伏,眾多人們都在為傳承和發(fā)揚中國的旗袍文化而努力著,這也體現(xiàn)著新時代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凸顯東方女性的魅力。
旗袍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高領,寓意為讓人不得不抬頭,如此一來,自信,就被迫表現(xiàn)出來了。所以說旗袍的衣領設計就是要讓中國的女人抬起頭,做有氣質、有骨氣、有底氣的中國女人。
讀書可以養(yǎng)氣,欣賞音樂可以養(yǎng)心,著旗袍可以養(yǎng)眼。身著旗袍并懂得音樂的女人是本書,她的形體是封面,形象是標題,氣質是內容。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就是有一顆高貴和善良的心靈,并時刻散發(fā)著優(yōu)美磁場和魅力的旗袍女人。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美好的愿景:從練就自身的優(yōu)雅開始,到優(yōu)雅一個家庭,再到優(yōu)雅一座城!
參考文獻:
[1]劉瑜.中國旗袍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白云.中國老旗袍—老照片老廣告見證旗袍的演變[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3]謝振敏.流金歲月 百年旗袍[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4] 錢亦平.音樂作品分析簡明教程[M]. 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