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晨
(浙江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急診輸液中心是給來院就診、病情穩(wěn)定且不需要留院觀察但需要接受輸液治療的患者提供輸液服務的場所[1]。前來輸液的患者涉及病種多,人員流動性大,無固定床位且有時段性、季節(jié)性就診集中等特點[2-3]。傳統(tǒng)排班模式下,護理人員時段性護理負荷大,出現短時間內護理人力不足現象,易誘發(fā)護患矛盾,降低護士工作滿意度,也容易導致護理質量下降[4]。合理配備與科學管理急診輸液護理人員尤為重要[5-6]。為了提高急診輸液中心護理質量,改善護士工作環(huán)境,浙江醫(yī)院急診科于2017年4月起對急診輸液中心護士實施計時排班模式,在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取得明顯效果,現報告如下。
我院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急診科包括輸液中心、搶救室、留觀室、急診住院病房、EICU、急診診室共6個區(qū)域,由急診護士長統(tǒng)一排班,實行輪班制。實驗選取2個時段,為保證新制度執(zhí)行后觀察結果的準確性,觀察節(jié)點選在計時排班模式實施前和實施6個月后。對照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實驗組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對照組和實驗組的2個時段內,護理人員的投入人數相等,即輸液中心護士,共23名。均由護士長統(tǒng)一培訓輸液流程、輸液操作技能及健康教育方法,考核合格后獨立上崗。
實驗前后分別從杭州連帆科技輸液系統(tǒng)軟件系統(tǒng)中隨機調取100名急診輸液患者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2組的輸液相關等待時間和接受健康教育時長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颊呒{入標準:年齡≥18 歲,意識清醒,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及理解能力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疾病史及惡性腫瘤晚期的患者。實施前后所選取患者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對急診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就診人流量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圖1 所示。急診輸液患者的每日流量集中時段具有明顯特征,顯示急診輸液室的工作高峰集中在8:00~11:00及18:00~21:00。
節(jié)假日就診時段特征與日均就診時段的特征相似,在排班安排上不需要對節(jié)假日進行特殊安排。
表1 輸液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排班模式,護士長以APN模式進行排班。A班2名護士(8:00-16:00)、P班2名護士(16:00-0:00)、N班1名護士(0:00-8:00)。并對護士進行層級管理,在A班和P班均有1名主管護師以上職稱的高年資護士擔任責任組長,對護理工作中的高難度護理及危重患者的護理進行把關,充分保證了護理安全。所有班次都實行常規(guī)的8小時工作制,固定班次和人員。
實驗組:根據急診輸液人數日均流量變化規(guī)律,改變原有的8小時工作制,實行計時排班模式。即在原APN排班基礎上,由護士長從急診科招募有意愿而非工作日急診護士作為機動隊,在每日的2個工作高峰時段(8:00-11:00及18:00-21:00),按需增設1~2名護理人員,并按照實際工作小時進行工作量計算,確保輸液工作的高峰時段有足夠的護理人員滿足患者需求,減少患者等待,實現科室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
同時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均進行輸液藥品作用、副作用及輸液相關注意事項的健康教育。
圖1 急診日均輸液人次分布圖
分別就實驗組和對照組對臨床護士工作滿意度情況進行評估,對患者輸液相關的等候時間和健康教育時間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其中護士滿意度調查采用卡勞斯克與米勒滿意度量表 (Muller/McCloskey Satisfaction Scale, MMSS)[7]:該量表用于評定護士工作滿意度,包括福利待遇、工作與家庭的平衡、排班、與同事的關系、職業(yè)機會、互動機會、被表揚和認可、控制與責任8個維度,共31項。MMSS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評分,從非常不滿意(1分),不太滿意(2分),既不是滿意也不是不滿意(3分),比較滿意(4分)到非常滿意(5分),總分31~155分,其中均數3.03被認為是工作滿意度的最低指標,分數越高,說明護士工作滿意度越高[7]。此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內在一致性系數為0.89,結構效度:測量表與Job Diagnostic Survey各維度的相關系數為0.53-0.75,表明效標關聯效度較好[8]。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數據均取自每日的2個工作高峰時段(8:00-11:00及18:00-21:00)?;颊叩群驎r長和接受健康教育時長都來自浙江醫(yī)院急診科應用的杭州連帆科技輸液系統(tǒng)軟件統(tǒng)計,患者配藥、扎針、接鈴和健康教育開始時間、結束時間點均采用PDA掃碼,在該輸液系統(tǒng)軟件中即可顯示項目時長?;颊叩群驎r長選取配藥、扎針、接鈴和健康教育4個方面進行比較。
核對原始資料,應用雙錄入的方法建立數據庫。所有數據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施計時排班模式后急診輸液室護士工作總體滿意度為(3.71±0.25)處于滿意水平;高于對照組的(2.80±0.2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MMSS量表的8個維度中,福利待遇、排班、家庭工作平衡、社交機會等均有顯著提高(P<0.05)。見表2。
表2 計時排班模式實施前后護士工作滿意度比較
實驗前后分別從系統(tǒng)中隨機調取100名急診輸液患者作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2組的輸液相關等待時間和接受健康教育時長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實施計時排班模式后患者在輸液相關等待時間,即配藥、接鈴、輸液等待的時間較對照組有明顯縮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輸液集中時段護理人力的增加使得對患者健康教育的時長較對照組有所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計時排班模式后提了升急診輸液室護士在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效率。見表3。
表3 計時排班模式實施前后患者等待時間比較
靜脈輸液是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急診輸液中心患者多,流動性大,從而使急診護理輸液時段性需求問題比較突出[9]。傳統(tǒng)的APN排班模式并不能有效緩解患者輸液需求與護士人力不足矛盾,集中的工作強度和心理壓力對急診輸液護士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0]。護理管理工作應注重以人為本,做到科學合理的安排人力資源,靈活運用科室護理資源,最大程度地緩解輸液高峰時段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與臨床患者的需求相結合彈性排班[11],在輸液高峰時段采用計時排班,安排護士合理介入,按小時計算工作量,使得當班護士的工作強度有所降低,減輕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這樣既有利于護士身心健康,又能提高工作效率[11]??梢栽谝欢ǔ潭壬蠝p輕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減輕護理管理難度。
以患者為本的計時排班模式,根據輸液患者集中時段對人力資源進行集中調配。臨床護士多為女性工作者,輸液高峰時段的差異化人力管理使得臨床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分配在家庭工作平衡和社交機會等方面,減少了家庭和工作實踐分配上的矛盾,提升護士工作滿意度[12]。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也有助于減少臨床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從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在實施計時排班模式后,得益于護理資源的相對充足,急診輸液室患者在配藥、扎針、接鈴等環(huán)節(jié)的等待時長均有明顯縮短,提升了輸液護士的工作效率。同時護士可以將時間還給患者,提供良好輸液環(huán)境,和患者及時溝通、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問題,將自己對患者的關心和對工作的熱情融入到一言一行中,加強對患者輸液健康教育管理,規(guī)范輸液流程,提高服務質量。
合理的護理人力資源分配是確保優(yōu)質護理服務質量的基礎[13]。護理管理人員應在保證護理工作質量的前提下,以臨床輸液工作量來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配置,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從而提高護士滿意度及護理工作效率[14]。計時排班模式在患者流量的基礎上科學地利用人員配置,人性化的排班模式降低了單個護士的工作強度,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了護理質量,縮短了患者等待時長,增進了護士的工作滿意度。為護理管理者在護理人力資源排班模式上提供了新的思路與依據,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探索推廣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