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225-01
在班級管理中,由于孩子們之間互相模仿,互相影響,所以,許多時候班上會發(fā)生一些令人費解的事情,常常讓授課的教師感到莫名其妙,比如有時候正上著課,老師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會無緣無故的發(fā)笑,有些孩子會熱衷于上課傳紙條,男孩子會一起玩同一個隱秘的游戲……細心的班主任會發(fā)現(xiàn),許多時候孩子們的行為是莫名奇妙的,有時甚至毫無征兆就發(fā)生了。這些突然發(fā)生的事情往往令人防不勝防,大傷腦筋。
其實,從現(xiàn)象來看,這種事情的發(fā)生,也是有原因的。孩子莫名其妙地發(fā)笑,若不是有人故意逗別人發(fā)笑,就是因為其他孩子在發(fā)笑,他覺得有趣,所以也就跟著笑起來,覺得不笑就會脫離團體。女孩上課傳紙條,則是受到其他人也在上課傳紙條的影響,見到別人在傳紙條,我不傳多不好意思啊。男孩子們參加玩同一種游戲,同樣是因為有其他孩子首先在玩這個游戲。班上大家都在做的事,如果我不做,我在班上就失去了存在感。學生是人,免不了有強烈的從眾心理,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小學生了,他們?nèi)^還未確立,處在模仿學習階段,從眾是最佳的選擇,無論好壞。因此班上常常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奇怪的事情,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老師才批評了,沒多久又有學生犯了,老師常常頭痛不已,為什么呢?仔細觀察,就會有發(fā)現(xiàn),既然學生有從眾心理,那么萬事總有因,這個“眾”總有一個源頭吧?有,肯定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找到這個“源頭,”并設法引導和矯治這些不好的習慣。
在班上的學生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小群體,有時是學習好的同學為一個群體,調(diào)皮搗蛋成績差又不怕批評的人為另一個群體,自認為有能力但沒被老師重用的又為另一個群體,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這個意思。在各種各樣的小群體中,有著極少數(shù)人,在他們那個小群體中有著比較高的威望,他們的言談與行為,有意無意中對其小團體成員有著極大的影響,這種人很會看“眼色”,老師不仔細觀察,還不容易他們找出來。有一個成語叫“擒賊擒王”,要想搞好班級工作,解決以上的種種問題,就要做好些同學的教育工作,通過對他們的激勵與懲罰,逐漸引導各種小團體參與到班上的工作中來,樹立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怎么做呢?一是治標,一是治本,只有標本兼治,收效才好。何為治標?行為矯治就是。心理疏導,則是治本的方法。
先談行為矯治。學生做事,有時候是習慣使然,沒有什么原因的。上課時,上著上著,突然不想聽了,干啥呢?傳個紙條,與好朋友開開玩笑,反正他也不想聽。另一同學看見了,心想,他傳紙條沒被發(fā)現(xiàn)批評,我也這么干,于是乎,大家伙偷偷摸摸的上課傳起紙條來,因為很隱秘,老師常常發(fā)現(xiàn)不了,有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同學傳紙條,教育了一下,小小批評,以為這件事情過了??蓻]想到,不多久又發(fā)現(xiàn)另外的同學傳紙條,老師很生氣,怎么這個事情老是屢禁不止呢?問題的根源就在這個“源頭”——這個小團體的“首腦”或者說始作俑者沒被老師發(fā)現(xiàn)。對于這種情況,老師發(fā)現(xiàn)了,怎么做比較好呢?我的做法是首先找到這個始作俑者,給予適當?shù)呐u教育。對于這樣的學生,我的做法就是:“打一下,再給一塊糖”,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師要仔細觀察,找到適當?shù)臅r機,拿住那個團體的“首腦”,先批評教育一番,讓其認識到這樣做是錯的,然后適當懲罰一下,待其改正了,達到預定的效果了,再適當表揚獎勵,以樹立知錯就改的好榜樣。對于學生由于習慣等原因造成的違紀,用行為療法比較合適,適當?shù)膽土P與合適的獎勵是比較好的方法?!笆啄X”都改正了,成員也就興不起什么浪了。但是,這個辦法屬于治標的方法,容易反復。要想從根本解決問題,還得從根本入手,也就是學生的心理疏導。
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有獨特的心理意義。從心理疏導方面來講,有部分學生,會因為思想的原因上課搞一些小動作。比如覺得老師偏心啊,故意跟老師唱反調(diào),于是上課故意引誘自覺性差的學生違反紀律,自己卻藏在背后,看老師如何處置。還有處于妒忌,要跟班干部搶好朋友啊,上課就傳紙條,說笑話?;蛘呱险n心不在焉,精神萎靡不振,這些事情,對于老師來說,不可小視,因為這些事情,解決不好,會對于這部分學生造成更大的傷害,輕則影響學習,重則會造成心理疾病,在學校,老師就是一片天,作為教師,應當了解學生行為背后的真實含義,從而做出正確的引導和矯治,確保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學生的奇怪行為,教師要因勢利導。覺得老師偏心的學生,老師要給予更多的關(guān)愛,讓學生明白老師愛他。想借機獲得老師關(guān)注的學生,老師要在平時多給予關(guān)注,比如和這部分學生講講話,了解家庭情況或者興趣愛好,讓他們覺得老師很關(guān)心他們??傊?,對于這部分學生,老師要仔細研究,區(qū)別對待,要以疏導為主,并給予適當語言教育。另外,老師要給這些學生適當?shù)腻憻捵约旱臋C會,給他們建立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成功,提高他們的自我評價,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把他們引導到健康的軌道上來。
最后,由于各種小團體的“首腦”都是在一定范圍內(nèi)有影響力的人,作為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長加以培養(yǎng),多花一點心血,把他們培養(yǎng)成小干部,這樣,用紀律對其進行約束,用榮譽感對其激勵,這樣會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