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平
我是土生土長的江西湖口人,小時候跟著父母到九江只能坐船去,大概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開通了汽車客運,但往返必須輪渡,因為在湖口和九江的中間隔著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那時汽車過渡,真是麻煩:一是車多,渡船又少,一次只能渡幾輛車,往往要排很長的隊;二是到了傍晚就收渡,過往的車輛不得不在湖邊過夜。有一年,在南昌讀大學的我放寒假,在九江坐三輪車好不容易到了湖邊,但當時渡船已停渡。我眼巴巴地望著對岸的家,可就是回不了,只好到附近老鄉(xiāng)的家中借宿,第二天早上才和家人團圓。對過往的司機師傅來說,春秋季還好,遇上嚴寒酷暑,在湖邊過夜真是難受,夏天烈日當空,熱浪滾滾,冬天北風呼嘯,寒風刺骨,真可謂饑寒交迫!后來,盡管開通了夜間輪渡,但隨著過往車輛的增多,還是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時的湖口百姓及經(jīng)常要走這條路的過往司機是多么渴望在鄱陽湖上建一座橋??!
時間到了新世紀,人們萌生已久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橫跨鄱陽湖入長江湖面上的鄱陽湖大橋于2000年11月建成通車。大橋的橋名,是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鄒家華題寫的。大橋全長3799米,雙向四車道,是目前江西省最長的一座雙塔不對等斜拉橋。它連接南昌至九江至景德鎮(zhèn)高速公路,大橋的建成通車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汽車開過鄱陽湖,湖口人高興了,更令人興奮的是:2007年10月16日17時許,南昌鐵路局銅九指揮部和中鐵大橋局的技術人員為銅九鐵路主體控制性工程——鄱陽湖鐵路特大橋鋪架完最后一孔32米T梁,標志著鄱陽湖鐵路特大橋的全線貫通。
國家重點工程銅九鐵路,東起安徽省銅陵獅子山站,西接江西省九江站,全長251公里,旅客列車設計時速為140公里,全線總投資49.8億元。位于江西湖口的銅九鐵路控制性工程——鄱陽湖鐵路特大橋于2005年9月動工,全長5500米,橫跨鄱陽湖,全橋共145個墩臺,主跨4×120米鋼梁。2008年9月1日,中國首座跨越鄱陽湖的鐵路大橋正式開行客運列車,當日開通3對直通旅客列車,分別是南昌—南京K506/5次、南昌—寧波2532/1次、武昌—南京K345/8次。銅九鐵路通車后,九江至南京只需8個小時,比以前用時縮短一半左右,南昌到南京也比以前縮短近5個小時。
銅九鐵路開通客運的當天,我正好要到南昌去辦點事,為了體驗坐火車過鄱陽湖的感受,就坐了從南京開往南昌路過湖口的K505次火車。凌晨3點36分,我在嶄新的湖口火車站上車,火車一路呼嘯,經(jīng)過鄱陽湖鐵路特大橋時,雖然天還只是蒙蒙亮,但借著星光,透過窗戶,還是能隱隱約約看到湖水,鞋山更是近在眼前,好像伸出手就能觸摸到,那種新鮮,真是別有一番滋味。隨著九景衢鐵路的開通,我的家鄉(xiāng)湖口縣現(xiàn)在不僅通了普通列車,還開通了動車和高鐵。
如今,家鄉(xiāng)終于甩掉了交通不便的帽子。古老的鄱陽湖上飛起了兩道彩虹,鄱湖兒女做夢也沒想到,能坐著高鐵過鄱陽湖。在這里,我要感謝黨和國家實施的“經(jīng)濟發(fā)展,交通先行”的交通強國戰(zhàn)略,正因為如此,才讓人們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