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魯壤 衡武浩 徐 超
(中建鋼構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 518000)
工程質量管理是通過一系列合理的質量管理體系、運用恰當的手段和方法,來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它從前期設計開始,到工程投入使用,維修保養(yǎng)階段仍然存在。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很多,但大體可分為關鍵性因素(稱為風險因素)與非關鍵性因素,通過分析運營過程中的風險因素情況同時結合部分非關鍵性因素的影響程度,明確項目建設過程中潛在的質量隱患,及時糾偏,提高項目的管理效率,最終實現平穩(wěn)履約,品質履約。
項目的質量風險是不確定的,是工程損益發(fā)生的可能性,并且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過程,存在于項目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項目在建設的過程中。一旦產生嚴重質量問題而必須返工,必然造成巨大的資金,人力及材料損失;而如果未能在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前發(fā)現潛在質量問題,影響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甚至出現安全事故,將給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損失。
施工階段工程項目涉及質量管理的影響因素較多,本文根據生產要素,結合項目前期策劃,同時以人、機、料、法、環(huán)、測為抓手,對影響工程質量的風險因素進行分類,有項目相關證件的齊全性,質量目標的風險性,質量策劃的可操作性,技術難度,項目組織的保障性,工人技能的可靠性,制度流程的健全性,施工設備的安全性,分供商的能力,原材質量,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圖紙的完整性,施工環(huán)境的特殊性,檢測單位的業(yè)務范圍,計量器具是否計量,實物質量,質保資料的及時及合規(guī)性共17 項。
在項目的不同施工階段,施工環(huán)節(jié)眾多,質量風險不斷產生和消亡,不同的風險因素穿插影響著工程質量,管理內容眾多,管理起來較為復雜。工程質量管理必須全過程實施風險監(jiān)控,抓住主要矛盾,分析影響項目質量安全的風險因素,明確其產生過程,正確定位其影響程度,針對性解決矛盾,提升項目管理品質。
為了更好的對項目質量風險進行有效控制,不能僅要對項目風險進行識別,還需要對不同施工階段風險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形成一個綜合的風險評價體系,明確主要的風險點,即為風險評估,為后續(xù)風險控制提供參考。
本文通過量化每一項風險因素對工程三大維度(工時工效、經濟成本、品牌形象)造成的不同影響,通過影響程度等級和影響頻率來辨析該風險因素的影響力大小。根據對三大維度造成的影響程度大小將風險因素由低到高分為一到五級,根據該風險因素發(fā)生的可能性,影響頻率分為極低,低,中等,高,極高五個等級,分別用數字1-5 表示。
一是對工時工效的影響,工期就是項目的利潤,工程質量的缺失,將嚴重延長項目的施工周期,根據對項目工時工效的影響程度分為:程度一級,工時工效不受影響; 程度二級,輕度影響工時工效,導致工期滯后1-2 天,情況立刻受到控制,對實體質量和結構安全性,功能無影響;程度三級,中度影響,工期滯后3-4 天,情況需要外部支持才能得到控制,對實體質量和結構安全性,功能產生一定影響,但可以修復;程度四級,嚴重影響,企業(yè)失去一些業(yè)務能力,工期滯后5-10 天,情況失控,對實體質量和結構安全性、功能產生較大影響,但出具相關方案可以修復;程度五級,產生重大影響,重大業(yè)務失誤,工期滯后10 天以上,或造成重大人身傷亡,或對實體質量和結構安全性、功能產生較大影響,無法完全修復,給企業(yè)致命影響。
二是對經濟成本的影響,不同質量安全事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通過對項目造成的經濟影響共分為以下五個影響程度等級:一是較低的財務損失,經濟損失≤1000 元;二是造成輕微的財務損失,經濟損失在1000 到10000 元之間;三是造成10000 到50000 元的中等財務損失;四是重大財物損失,經濟影響在50000到500000 元之間,最后是造成500000 元以上的極大財務損失。
三是品牌影響,質量風險造成質量安全事故,將讓客戶對企業(yè)的信任度降低,降低企業(yè)的品牌效力,重則導致停牌后果。通過各個風險因素對企業(yè)品牌可能造成的影響,分為以下五個程度等級:程度一是產生的負面消息僅在企業(yè)內部流傳,企業(yè)聲譽沒有受損;程度二是負面消息在當地局部流傳,對企業(yè)聲譽造成輕微損害;三是負面消息在某區(qū)域流傳,催企業(yè)聲譽造成中等損害;程度四是產生的負面消息在全國各地流傳,對企業(yè)聲譽造成重大損害;程度五是負面消息流程世界各地,政府或監(jiān)管機構進行調查,引起公眾關注,對企業(yè)聲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根據上述原則可以確定每項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等級(1~5 級)和影響頻率(用1~5 表示頻率低到極高),通過二者的乘積得出每項風險因素的單項風險系數,分別得出17 項風險因素的單項風險系數,17 項風險系數的平均數作為該項目的在施工階段的風險平均數。在項目的不同施工階段,不同的風險因素起著主導地位,根據單項風險系數的大小,突出主導風險因素,0-5 為低風險,6-15 為中等風險,16-25 為高風險。在項目某一施工階段,出現3 個以上高風險點,則該項目在當前階段風險定級為較大風險,出現1-3 個高風險點,則判定項目在該施工階段存為一般風險,未出現高風險點,則項目當前施工條件良好,平穩(wěn)運行。
根據項目風險定級情況,項目或上級單位需采取相關應對措施,本文只闡述風險定級原則,相應應對措施不在本文范圍內。
質量安全,預防為主,通過過程中及時對項目質量風險進行評估,確定單項風險系數,最終對項目進行風險定級,提供了一套項目質量管控預警機制,能及時發(fā)現項目潛在的質量隱患,在隱患變事故前應對,降低項目履約風險,確保項目高效履約,平穩(wěn)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