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派出首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開啟了人民海軍赴遠海常態(tài)部署并履行使命任務的新征程。10年來,中國海軍護航官兵安全護送1198批6600余艘次中外船舶,向國際社會展現(xiàn)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亞丁灣是從印度洋進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咽喉要道,是連接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東亞國家和西歐及北美東海岸的重要航線,又是波斯灣石油輸往歐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國每年有1000多艘商船通過亞丁灣經(jīng)蘇伊士運河前往歐洲。
2008年,海盜活動升級,嚴重威脅了索馬里海域的航行安全。根據(jù)聯(lián)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的安排和索馬里過渡政府的請求,當年12月26日,中國派出首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開啟了人民海軍赴遠海常態(tài)部署并履行使命任務的新征程,也是我國首次組織海上作戰(zhàn)力量赴海外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
迄今,中國海軍先后向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派出31批護航編隊,累計完成1198批6600余艘次中外船舶護航任務,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贏得了國內(nèi)外的廣泛贊譽。
2008年12月中旬,海軍給南海艦隊下達了護航預先號令。作戰(zhàn)處長姚俊彪要求該艦隊司令部作戰(zhàn)處計劃辦主任梁煒10天之內(nèi)拿出一套完整的護航兵力行動方案。
“亞丁灣,海盜,護航……這些詞我都沒聽說過?!绷簾樇钡醚劬νt。
兵力怎么組成?航線怎么確定?武器怎么配置?護航方式怎么制定?他和一個參謀連續(xù)熬了幾個通宵,終于拿出了方案。
2009年1月6日,編隊抵達亞丁灣,正式開始護航。梁煒他們擬制的龐大方案,被濃縮成了簡單的“從A點到B點”。A、B兩點分別位于亞丁灣東口和西口,是海軍艦艇編隊與被護船舶的會合區(qū)。兩點之間相距590余海里。
十年來,中國海軍護航艦艇絕大多數(shù)時間在這兩點之間往返穿梭。但是,隨著海盜活動海域、目標對象、襲擊方式的不斷變化,各批護航編隊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護航組織指揮模式。由此,從A點到B點變得并不簡單起來。
為確保被護商船安全萬無一失,護航編隊靈活運用兵力:在巡邏區(qū)增設臨時補給區(qū)用于應急補給;護航時兩艦采用一艦護航,一艦巡邏警戒和裝備保養(yǎng)輪換休整;一艦在航線中段對另一艦進行接力護航……
在中國海軍護航10周年來臨之際,海軍第31批護航編隊于2018年12月9日上午從湛江某軍港解纜啟航,奔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
第27批護航編隊在返航回國途中航經(jīng)幾內(nèi)亞灣。他們針對海域陌生、海盜猖獗、商船眾多等實際,開展了4天4夜的連續(xù)機動巡航訓練,進一步拓展了護航海域,檢驗了長時間連續(xù)航行情況下應對海盜威脅的能力。
據(jù)此,在輕罪與重罪的劃分上采取“法定刑標準說”是較為合理的。也就是說,應當以某種罪行所對應的法定刑高低為標準來劃定其屬于輕罪還是重罪。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就是通過設置某種法定的刑期(或刑罰)標準來進行劃分,低于這一標準的為輕罪,高于這一標準的為重罪。
2010年6月30日,我海軍第6批護航編隊從湛江某軍港起航時,其兵力構成讓世人眼前一亮:船塢登陸艦昆侖山艦與導彈驅逐艦蘭州艦出征亞丁灣、索馬里海域。
以驅逐艦、補給艦、船塢登陸艦搭載的氣墊登陸艇、高速巡邏艇、艦載直升機聯(lián)合組成編隊,實施艦、艇、機一體護航,不僅開創(chuàng)了中國海軍遠海護航兵力運用的新模式,而且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的各國海軍中也是首次。
“護航在遠海,戰(zhàn)斗在遠海,訓練在遠海。”如今,護航和訓練融為一體,實現(xiàn)了平戰(zhàn)結合、以戰(zhàn)載訓。
10年間,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不斷創(chuàng)新護航模式,助力亞丁灣、索馬里這片世界上“最危險海域”重新成為“黃金航道”。
“我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如需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边@條以漢英兩種語言播發(fā)的通告,每天在亞丁灣上空回響。對于航經(jīng)該海域的中外船舶來說,早已不再陌生。
時隔將近10年,時任“哈尼河”船船長陸鶴鳴,依然清晰記得在亞丁灣接受武漢艦護航的感覺:“就像孩子躺在母親的懷抱?!薄肮岷印贝墙邮苤袊\娛着o航編隊首次護航的4條商船之一。護航10年來,像“哈尼河”船一樣,6600多艘次中外船舶接受了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的安全護航。
對此,軍事專家張軍社感慨地說:“中國海軍已成為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行動積極參與者,是構建和諧海洋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亞丁灣,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以其負責的態(tài)度和過硬的素質,成為附近海域及當?shù)刈钭屓酥档眯刨嚨囊恢Ш推搅α?,被國際海事組織授予“航運和人類特別服務獎”。
2011年5月5日清晨,中國香港“富城”輪遭到海盜登船襲擊,船上24名中國船員躲入安全艙等待救援。第8批護航編隊馬鞍山艦和千島湖艦緊急協(xié)調北約508編隊、美盟151編隊、歐盟465編隊和正處于事發(fā)海域巡邏的印度巡邏機提供支援。在多國海軍的合作之下,“富城”輪成功獲救,這正是亞丁灣上多國合作的一次生動實踐。
當下,我護航編隊已建立起與多國海上護航力量信息共享的機制,在互信、平等的基礎上,展開組織指揮、通信聯(lián)絡、醫(yī)療服務等多方面的交流,推進彼此合作向深層次發(fā)展。自第3批護航編隊與俄羅斯海軍組織“和平藍盾-2009”聯(lián)合軍演以來,中國海軍以護航為契機,參加中外聯(lián)演140余次,并積極與外軍展開各項交流合作,不斷加深彼此間的友誼與互信。
持續(xù)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的中國海軍,詮釋了這樣一個堅定的信念:“中國人民愿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chuàng)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2017年到 2018年,《戰(zhàn)狼》《紅海行動》紅遍大江南北,也是中國“戰(zhàn)狼”的真實寫照。其中,《紅海行動》的素材來自一次真實的壯舉:2015年3月,中國海軍第19批護航編隊在短短十幾天里,從也門成功撤離中國公民600余人,以及來自15個國家的外國公民200余人。
早在2011年3月,我海軍第7批護航編隊徐州艦連續(xù)航行6晝夜,抵達利比亞班加西港外海,與搭乘我2000余名從利撤離人員的“威尼澤洛斯”號商船順利會合,開創(chuàng)了人民海軍首次為海外撤僑船舶護航的先例。
從亞丁灣到地中海,徐州艦連續(xù)航行17晝夜,跨越20個緯度,轉戰(zhàn)5243海里,為撤離同胞開辟了一條安全通道。
2015年,一張來自也門的“牽手照”紅遍網(wǎng)絡,畫面上,中國海軍女兵郭燕牽著一個華僑小朋友的手,正帶她上艦回家。盡管歷經(jīng)戰(zhàn)火煎熬,但女孩一臉童真的微笑。在她們身旁,祖國的戰(zhàn)艦屹立如山,撐起了一片安寧。
“中國海軍,帶你回家!”這擲地有聲的八個字,讓國人為之動容。事實上,這八個字,同樣溫暖了許多外國友人。當年3月29日至4月7日期間,第19批護航編隊在成功撤離中國公民的同時,還將15個國家的279名公民安全撤出。
2016年5月31日,當一些坦桑尼亞市民看到中國海軍第22批護航編隊官兵的身影時,都友好地含笑致意,熱情地豎著大拇指高呼“Good!China!”
10年間,護航編隊友好訪問六大洲63個國家和地區(qū),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當?shù)厝罕姷臒崃覛g迎。以護航為“窗口”,中國海軍持續(xù)拓展對外交流合作,一路撒下友誼的種子,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海軍的嶄新風采,樹立了中國和平友好的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