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薪宇
摘 要:本文圍繞后人類發(fā)展這一命題,以阿西莫夫的兩部機器人小說《鋼穴》和《裸陽》為例,通過對比《鋼穴》中的地球人和《裸陽》中的索拉利人形象,分析由于人口增長和人口負增長造成的兩種社會形態(tài),探討人口問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反思當下社會存在的人口問題。
關鍵詞:后人類;阿西莫夫;人口問題
一、引言
根據(jù)人類現(xiàn)有的價值標準,我們認為人類最好狀態(tài)應該是物質達到富足,不必為饑寒所累,身體健康不受疾病傷痛困擾,長命百歲;精神世界變得充實,能夠享受各種各樣的文化體驗,安心度日,不被瑣事擾亂。這似乎就是我們心中最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也是我們所期待的未來人類的生活狀態(tài)。那么未來的人類是否真的能夠如我們所想的一樣變得更加優(yōu)秀更加完美呢?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了分歧,有的人持樂觀態(tài)度,他們認為以人類社會目前的發(fā)展速度和趨勢來看,人類的未來是呈螺旋向上發(fā)展的,物質財富的積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口素質的上升,人類正在經(jīng)歷史上最大程度的飛躍,人類在不斷地制造奇跡,人類的未來是光明的,所以后人類只能是變得比現(xiàn)在更好。而另一些人則對人類的未來表示擔憂,他們看到這些繁榮背后的陰影,社會在發(fā)展的同時罪惡也在滋生,人類不斷征服自然,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去發(fā)展經(jīng)濟,森林在消失、物種在滅絕、河流被污染、冰川在融化,人類正在竭力的掏空地球,這些惡行都指向一個事實,那就是人類毀滅的速度比發(fā)展的速度要快的多。
在這里筆者先不去討論哪種觀點更勝一籌,筆者想來談談阿西莫夫在他的機器人系列中設想出了什么樣的后人類社會。阿西莫夫的另外一個身份是科學家,凡是讀過他的作品的人都能深深地體會到他會科學的熱愛和追崇,他本人也明確表態(tài)他對科技的樂觀態(tài)度,他認為一些由科技帶來的惡果比如核輻射、戰(zhàn)爭武器之類的不能成為人類反對科技的理由,他無法認同知識帶來威脅,只有無知才能保全自己的觀點,他堅信人類不應該為了規(guī)避這些威脅而停止學習,而應該勇于面對這些威脅并且克服它們。在這樣的立場下,我們不難想象他的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人生哲學。本文以阿西莫夫機器人系列為例,分析阿氏筆下兩類后人類,分別是地球人和索拉利人,通過人類現(xiàn)有的判斷標準來探討這兩類后人類的發(fā)展趨勢。
二、《鋼穴》中的地球人
在《鋼穴》中,阿西莫夫描繪了兩千多年后的地球人,這個階段的地球人已經(jīng)掌握了正電子腦技術,發(fā)明出了機器人??墒侨绻覀円陨鲜龅臉藴蕘砜矗蜁l(fā)現(xiàn)這個時候的地球人并沒有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過的不如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他們生活在擁擠不堪的巨大鋼鐵建筑物中,因為人口龐大資源有限,他們必須共享資源,只能去公共盥洗室和公共餐廳,毫無隱私可言,并且他們將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拒絕接觸大自然,寧愿去呼吸空氣過濾器清洗后的空氣,吃人造食品。與此同時,他們還必須面對來自機器人的壓力,機器人雖然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無形中也增加了他們失業(yè)的風險,總體來看,不管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鋼穴》中地球人遠低于我們理想的標準,這也體現(xiàn)阿西莫夫在后人類這個問題上的消極考慮和人口問題的憂慮。阿西莫夫在他的科普著作《不羈的思緒》里面將人口增長問題深化,進一步提出技術發(fā)展的步伐遠不能跟上人口增長的步伐,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人類食不果腹,爭奪有限的資源,人類的尊嚴與數(shù)量將無法維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在《鋼穴》中就有這樣的情節(jié),城市里的人們無法忍受被機器人取代的恥辱,因此組織暴動來反對機器人,城市陷入混亂,人類對機器人有很深的敵意。但是另一方面,人類卻又無法擺脫對機器人的依賴,未來的地球人恐懼和抵觸開放的空間,所以他們需要機器人來為他們管理農(nóng)田。人類和機器人之間存在著這樣矛盾的關系,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人類對待科技的態(tài)度,既害怕它帶來的傷害,又無法舍棄它給予的舒適和便捷。阿西莫夫通過構建這樣一個虛擬的鋼穴世界來引導當下的我們進行反思,反思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我們應該重視人口問題,如果人口按照現(xiàn)在的增長速度發(fā)展下去,那么我們要面對的就極有可能是《鋼穴》中世界,科技的原意本是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而《鋼穴》中的民眾的幸福感卻并沒有因為科技的發(fā)展而提升,甚至比現(xiàn)在的我們過得還要糟糕。
三、《裸陽》中的索拉利人
阿西莫夫為我們考慮了另外一個可能,那就是科技支配且人口負增長的社會。如果說《鋼穴》中的地球是人口增長的極端,那么《裸陽》中的索拉利星就是人口負增長的極端。索拉利星是地球人早期進行太空移民的行星之一,與地球不同,由于嚴格的生育控制,索拉利人口數(shù)量一直控制在兩萬人左右,索拉利星上的機器人數(shù)量遠遠多于人類,平均每個索拉利居民擁有一萬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包辦了所有的工作。索拉利人奉行優(yōu)生學,男人女人經(jīng)過最好的基因分析配對結合,保證孩子的健康。在女人懷孕一個月后,胚胎會被取出來送到培養(yǎng)中心里培養(yǎng),由機器人來陪伴孩子的成長。在這里,生命的誕生是通過嚴謹?shù)目茖W計算完成的,排除了所有的偶然性,只為最優(yōu)化的結果,所以說,一個索拉利人的一生,是在事先就嚴格安排好的,他們每個人有一只顯示個人基因結構的密碼戒指,一個人的基因健康程度居然可以成為炫耀的資本。在這里,人口數(shù)量一直下降到趨于穩(wěn)定,但這個穩(wěn)定是人為刻意操控的,因為索拉利人認為兩萬人理想的人口數(shù)目。相較于地球,索拉利人的舒適度明顯更高,每個人通過優(yōu)生篩選出來的,所以很少受到疾病的困擾;地廣人稀,每個人可利用的土地和資源很充足,不會搶奪資源;機器人為他們提供便利又周到的服務。但是索拉利人有自己問題,換句話說,如果將來地球意識到人口問題,決定像索拉利人那樣靠優(yōu)生學來控制人口,他們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索拉利是一個典型的科技支配型社會,單單從機器人的普及率和優(yōu)生學這兩方面就能看出,這樣一個理性至上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少了人文關懷:沒有相知相戀的過程,夫妻之間少了愛情的火花;沒有十月懷胎和陪伴照料,父母與子女之間少了親情的紐帶;沒有面對面的交談,人與人之間少了人性的溫度。在地球上,人類竭盡全力與機器人劃清界限,強調自身的高貴;而在索拉利,人類模糊了與機器的界限,曲解了人的價值。
四、結語
后人類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呢?阿西莫夫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是在他的字里行間,我們能夠感受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苹眯≌f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未來的參考,或者說是一種警醒,未來的實際走向掌握在當下的我們手里,我們應該反思當下,這樣才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此處以阿西莫夫的一句警句作為結尾:“我選擇去解決問題,同時,我選擇用技術。”
參考文獻:
[1]艾薩克·阿西莫夫.不羈的思緒:阿西莫夫談世事[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009.
[2]艾薩克·阿西莫夫.銀河帝國9:鋼穴[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3]艾薩克·阿西莫夫.銀河帝國10:裸陽[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4]艾薩克·阿西莫夫.人生舞臺——阿西莫夫自傳(上冊)[M].黃群,許關強,譯.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002.
[5]艾薩克·阿西莫夫.人生舞臺——阿西莫夫自傳(下冊)[M].黃群,許關強,譯.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