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黨鋒
許多考生抱怨,平時自己雖儲備了大量寫作素材,一到考場面對考題卻不知如何運用這些素材,甚至大腦一片空白。這當然與考生平時在積累素材時對素材的思考、梳理程度不夠有關,同時也與考生對素材運用的方法掌握不到位有關。筆者以2019年高考作文的寫作為例,就考場作文如何高效運用備考素材這一問題進行探究。
素材呈現
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鄰近日本、韓國公海交界處,面積僅0.013平方公里,距最近的陸地江蘇省連云港灌云縣燕尾港約12海里,島上野草叢生,海風呼嘯,人跡罕至,條件極其艱苦。有一對民兵夫婦,就在這樣的孤島上堅守了32年。
1986年,江蘇省軍區(qū)成立開山島民兵哨所,當地人武部找到了灌云縣民兵王繼才,讓他擔起守島重任。王繼才一口答應,瞞著家人登上開山島。20多天后,妻子王仕花辭去了村小學教師的工作,將兩歲大的女兒托付給婆婆,毅然上島與丈夫并肩守島。
夫妻倆每天在島上升起五星紅旗,監(jiān)測海上、空中情況,救助海上遇險人員,記錄海防日志……因浪大風急無法下島,王繼才曾在島上親自為自己的兒子接生;因守島有責,夫妻倆32年來僅有5個春節(jié)離開孤島與家人團聚。32年來,在與違法犯罪行為的斗爭中,王繼才夫婦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先后發(fā)現并協助公安邊防部門破獲了多起走私、偷渡的案件。漁民們晚上出海時,王繼才夫婦都會亮起信號燈;遇到雨霧冰雪天,他們就在島上敲響盆子,提醒過路的漁船繞道而行;過往漁民缺糧少藥,他們就拿出自己備用的糧食、藥品贈送。
2014年9月,王繼才、王仕花夫婦被中宣部評為全國“時代楷?!薄I鐣鹘绲年P心支持,更加堅定了夫妻倆的信念:“再大的苦、再大的困難我們都會克服,只要一天能動,我們就要讓五星紅旗在開山島上高高飄揚!”
2018年7月27日,王繼才因病醫(yī)治無效不幸在灌云去世,終年59歲。8月,習近平主席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要大力倡導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019年2月18日,王繼才夫婦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
運用技法
一.闡釋內涵
所謂闡釋內涵就是將備考素材的核心內涵與考場作文某一立意直接對接,用備考素材的內涵來闡述考場作文的立意點。運用此法,既能使文章素材典型,又使文章中心突出。
如2019年天津卷優(yōu)秀作文《我的中國心》片段:
黃大年說:“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fā)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便是新時代的中國心。豈止是黃大年具有這樣的中國心,你看看開山島上的王繼才夫婦,32年來,每天在島上升起五星紅旗,監(jiān)測海上、空中情況,救助海上遇險人員,記錄海防日志……因浪大風急無法下島,王繼才曾在島上親手為自己的兒子接生;因守島有責,夫妻倆32年來僅有5個春節(jié)離開孤島與家人團聚。是什么讓王繼才夫婦堅守孤島32年,當然是那顆不計個人得失、敬業(yè)奉獻、一心為國的熾熱的中國心。其實,也正是千千萬萬個如黃大年、王繼才夫婦這樣甘做小浪花的勞動者,懷著一顆熾熱的中國心助力著民族的復興。
考生先引用黃大年之語并指出其內涵是新時代的中國心,然后用一句“豈止是黃大年具有這樣的中國心”,過渡到王繼才夫婦的事跡上,最后指出王繼才夫婦堅守孤島32年的原因也是具有一顆不計個人得失、敬業(yè)奉獻、一心為國的熾熱的中國心,如此將備考素材的核心內涵與考場作文的立意完美結合起來。
二.正反對比
所謂正反對比就是將備考素材的某一內涵與考場作文的某一立意進行對比,運用此法,既能使文章內容豐富,又能使文章論證有力。
如2019年全國新課標卷I優(yōu)秀作文《莫以智能棄勞動》片段:
同學們,請放眼我們所處的時代:如果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勞動,那為何還有王繼才夫婦在野草叢生、海風呼嘯、人跡罕至的開山島上32年的堅守;如果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勞動,那為何還有楊善洲親自在大亮山林場帶領大家植樹造林;如果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勞動,那為何還有杜富國主動申請到掃雷大隊?
同學們,現在明白了吧?我們決不能因為人工智能的到來就放棄勞動,這不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不能代替所有勞動,更重要的是像王繼才夫婦那樣的勞動的過程是我們心懷祖國、助力民族復興的奮斗過程,是我們個人、這個時代的精神財富。所以,我認為,人工智能的存在不是替代勞動,而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取代了人類勞動,那么取代的將是人類自己。
考生充分挖掘王繼才夫婦守島32年等素材的內涵,將其與人工智能的局限進行對比,提出了“勞動的過程是我們心懷祖國、助力民族復興的奮斗過程,是我們個人、這個時代的精神財富”的觀點,既巧妙地運用了備考素材,又彰顯了考生思考之深刻。
三.文化尋根
所謂文化尋根就是尋找備考素材背后的文化基因,然后將備考素材從文化的角度上與考場作文的某一立意對接,用備考素材的文化基因來闡述考場作文的立意點。運用此法,既能使文章立意深刻,又使文章底蘊深厚。
如2019年上海卷優(yōu)秀作文《愈久彌香的中國味》片段:
相對于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我更喜歡東方文化中的集體主義這個中國味,因為心中有集體,才有了1986年江蘇省軍區(qū)成立開山島民兵哨所后,當地人武部找到了灌云縣民兵王繼才,讓他擔起守島重任,王繼才一口答應,瞞著家人登上開山島的堅定;因為心中有集體,才有了王繼才登上開山島20多天后,妻子王仕花辭去了村小學教師的工作,將兩歲大的女兒托付給婆婆,毅然上島與丈夫并肩守島的壯舉;因為心中有集體,才有了王繼才夫婦在野草叢生,海風呼嘯,人跡罕至的開山島上每天升起五星紅旗,監(jiān)測海上、空中情況,救助海上遇險人員,記錄海防日志,有了32年的堅守。
東方文化中的集體主義這個中國味,說到底是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家國情懷,這種情懷讓我們心中始終裝著他人、裝著責任、裝著奉獻,正是這種情懷,讓我們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齊心協力,奮力前進。我相信,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這種中國味會歷久彌香,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考生先表明觀點“我更喜歡東方文化中的集體主義這個中國味”,然后從三個層面指出王繼才夫婦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的做法;接著從文化的角度探究這一中國味說到底是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家國情懷;最后聯系現實指出這種中國味一定會“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從而將備考素材從文化的角度上與考場作文完美對接。
四.意義探究
所謂意義探究就是充分挖掘備考素材的現實意義或對未來的影響,然后將其與考場作文的某一立意進行對接。運用此法,既能使文章立意深刻,又使行文思路具有動態(tài)之美。
如2019年全國新課標卷Ⅱ優(yōu)秀作文《守疆英雄,功勛永存》片段:
守疆英雄,您知道嗎?今天是2049年9月30日,明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紀念日了,此時此刻,看著繁榮昌盛的現代化中國,我的心情異常激動?;仡欀袊@100年的發(fā)展,我們經歷過三年饑荒、經歷過十年浩劫、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經歷過汶川地震、經歷過中美貿易戰(zhàn)……可謂風風雨雨100年。在這100年的風雨中,最讓我自豪的是,無論祖國面臨怎樣的困難,總有像您一樣的英雄為共和國的發(fā)展遮風擋雨,您是共和國名副其實的功勛人物,民族的脊梁。
今天,我要告訴您,我們的國家現在科技進步、軍事實力強大、人民幸福安康,已經完全實現了現代化。想當年,您在野草叢生、海風呼嘯、人跡罕至的開山島上為祖國守疆32年。從書上得知您的事跡后,我就立志做一名像您一樣的軍人,雖不一定像您那樣去守疆,但我一定會用我的方式去繼續(xù)建設我們的現代化強國。
考生將自己置于2049年,首先回顧百年中國的風雨歷程,指出“無論祖國面臨怎樣的困難,總有像您一樣的英雄為共和國的發(fā)展遮風擋雨”,表明了守疆英雄的歷史功績;然后用祖國發(fā)展的現狀告慰守疆英雄的靈魂;最后談守疆英雄對我的影響,從英雄事跡對歷史與未來發(fā)展影響的角度上實現了備考素材與考場作文的對接。
五.虛寫升華
所謂虛寫升華就是從虛的層面上解讀備考素材的某一內涵,然后將這一內涵與高考作文某一立意巧妙對接。運用此法,既使文章構思新穎,又使文章立意深刻。
如2019年江蘇卷優(yōu)秀作文《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片段:
王繼才夫婦每天在島上升起五星紅旗,監(jiān)測海上、空中情況,救助海上遇險人員,記錄海防日志……因浪大風急無法下島,王繼才曾在島上親手為自己的兒子接生;因守島有責,夫妻倆32年來僅有5個春節(jié)離開孤島與家人團聚。這種生活苦嗎?答案不言而喻,當然苦!但當他們協助公安邊防部門破獲了多起走私、偷渡的案件時,當他們?yōu)橥砩铣龊5臐O民亮起信號燈時,當他們?yōu)楫數貪O民贈送糧食、藥品時,我想他們的生活又是甜的。正是這種苦中有樂、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的生活,才讓他們在孤島上堅守32年。
考生將王繼才夫婦艱辛的生活理解為苦味,將為國盡責、幫助別人后的成就感理解為甜味,然后升華到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的角度上來揭示他們堅守32年的原因,從而從虛的層面上實現了備考素材與考場作文的對接。
六.創(chuàng)新思維
所謂創(chuàng)新思維就是使從思辨、比喻、反彈等角度對備考素材進行解讀,然后將其與考場作文的某一立意對接。運用此法,既使文章立意新穎,又使文章見解深刻。
如2019年浙江卷優(yōu)秀作文《堅守初心,打造完美作品》片段:
當當地人武部找到您,讓您擔負守島重任,您一口答應時,我想您一定會聽到他人對您的抉擇的質疑之聲;當20多天后,您的妻子王仕花辭去了村小學教師的工作,將兩歲大的女兒托付給婆婆,毅然上島與您并肩守島時,我想你們也一定會聽到他人對您的妻子的選擇的質疑之聲;當您因無法離島而親自為兒子接生時,我想你們也一定會聽到他人對您的質疑之聲……可是,面對這些質疑之聲,您沒有絲毫退縮,因為您知道,在你們心中,為祖國守島就是你們需要用一生來完成的“作品”,而身為“作家”的你們,又豈能為某些持不同意見的“讀者”的聲音所左右而改變初衷?
2014年9月,你們被中宣部評為全國“時代楷?!?,面對榮譽,你們仍舊不改初心,繼續(xù)“創(chuàng)作”:“再大的苦、再大的困難我們都會克服,只要一天能動,我們就要讓五星紅旗在開山島上高高飄揚!”
考生將王繼才夫婦比喻成“作家”,將為國守島的生活比喻成“作品”,將他人的某些質疑比喻成“讀者”的聲音,可謂構思巧妙、比喻貼切??忌ㄟ^對這三者關系的闡述,既巧妙地運用了備考素材,又高度謳歌了王繼才夫婦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堅守初心的偉大品格。
技法總結
由上例可以看出,考場作文要高效運用備考素材,應注意以下幾點:
1.找得準——即找準備考素材某一內涵與考場作文立意之間的對接點。如上例將王繼才夫婦比喻成“作家”,將為國守島的生活比喻成“作品”,將他人的某些質疑比喻成“讀者”的聲音,就是很新穎的對接點。
2.析得透——即對備考素材某一內涵與考場作文立意之間的對接點要分析透徹。如上例對守島這一壯舉是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家國情懷的文化內涵探究。
3.扣得明——即在對備考素材分析后要及時扣題。如上例的扣題句:“正是這種苦中有樂、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的生活,才讓他們在孤島上堅守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