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萍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四隊鎮(zhèn)防疫檢疫站 222234)賀 燕 葛 敏 (連云港市畜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
隨著奶牛養(yǎng)殖和奶業(yè)加工的迅猛發(fā)展,奶牛存欄量劇增,與此同時胎衣不下、子宮內膜炎、乳房炎成為奶牛圍產期最常見的疾病,也是直接影響奶牛場養(yǎng)殖效益的常見多發(fā)病。因為奶牛一旦患上這幾種病之一,就會影響泌乳,使產奶量下降甚至完全停止泌乳;更為嚴重的是,這三種產科病如得不到及時根治,??蓪е履膛iL期不孕,失去飼養(yǎng)的意義。本文就這幾種重要的奶牛產科病的發(fā)病原因、臨床癥狀、診斷方法和綜合防治措施等作了詳盡的敘述。
(1)對于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研究,國內報道治療方法很多,如子宮灌注抗菌藥物、子宮灌注高滲食鹽水、子宮灌注雌激素等,亦有一定的效果,但尚不夠滿意。根據生產需要和中醫(yī)學的特點,研制高效、安全、價廉的純中藥制劑,是當前奶業(yè)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運用中獸醫(yī)的基本理論,針對本病的發(fā)病特點,選用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用于防治胎衣不下,收到了顯著的效果。(2)治療奶?;撔宰訉m內膜炎常采用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辦法,但實踐表明,僅用西醫(yī)療法治療效果不佳,尤其是重病牛,需用中西結合的方法治療方能盡快治愈,其中整體治療用中藥方劑療效顯著。(3)對于乳房炎的的治療一直以抗生素類的為主,但隨著長期應用,某些菌種發(fā)生了耐藥性,使其效力降低,另一方面,藥物殘留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因此,治療乳房炎時,最好少用或不用抗生素類藥物。中草藥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4)如何有效控制這三種產科疾病對于提高生產率、減少經濟損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1.1 癥狀與病因 (1)產后12~24h以上,胎衣還未能全部排出的稱為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滯。導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在原因包括奶牛本身胎盤結構、營養(yǎng)狀況、個體差異、各種應激等。盡管胎衣不下不是奶牛的常見病,但導致的后果卻很嚴重。(2)癥狀:胎衣部分或全部滯留在子宮內,胎衣腐敗分解,排出污紅色惡露,病牛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反芻減少。(3)病因:產后子宮收縮無力;胎盤充血;胎兒胎盤和母牛胎盤粘連;妊娠期延長;運動不足或某些營養(yǎng)缺乏。
2.1.2 防治方法 (1)預防:中草藥散劑混于麩皮中喂給計35頭。同時設不同藥的對照組26頭。(2)治療:以產犢后12h胎衣滯留者為治療對象計21頭。同時設用土霉素、四環(huán)素等藥物治療的西藥對照組計16頭。(3)療效判定標準:預防效果判定標準:通過預防使奶牛胎衣不下的發(fā)病率降低到10%以下判為有效。通過臨床治療,用藥后48h內胎衣排出者為顯效,49~72h排出者為有效,72h以后排出或仍未排出者則判為無效。受胎效果判定:產后6個月內配種,受孕者為有效。
2.1.3 結果 中藥治療胎衣不下發(fā)情的有效率達92.3%,受胎率達84.6%;同期西藥對照發(fā)情有效率81.2%,受胎率為75.0%。中藥組其發(fā)情有效率、受胎率分別較西藥組提高11.0、9.6個百分點。
2.1.4 討論 中獸醫(yī)認為,胎衣不下主要是產后無力,風冷相干,致使血脈受寒,淤血郁結所致;由于產后出血過多,常導致津枯血燥,產道干澀血入胞衣脹大致使淤血惡露停留胞宮;氣虛胞宮收縮無力,胎衣停滯?,F代醫(yī)學認為,胎衣不下主要是由于胎盤絨毛組織與母體子宮阜不能分離和子宮收縮無力所致。胎衣不下是奶牛繁殖中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引起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的主要原因,給養(yǎng)牛業(yè)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乳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本研究篩選的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中藥制劑,效果明顯,使用方便,安全無毒作用。其乳、肉產品無藥物殘留,有利于人體健康,可在牛場中廣泛使用。
2.2.1 癥狀與病因 (1)子宮內膜炎是子宮黏膜發(fā)生粘液性或化膿性炎癥,在子宮內貯留大量膿汁,又稱子宮積膿癥,是產后或流產后最常見的一種產科疾病。據中國奶牛協(xié)會統(tǒng)計,我國奶牛繁殖障礙疾病發(fā)生率高于其它牛,可達15%~20%,其中子宮內膜炎引起的不孕牛所占比例最高,可達50.62%。(2)癥狀:病牛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反芻減少,泌乳下降。病牛努責、舉尾、常有排尿狀,陰門流出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顏色呈污紅色、棕黃色或灰褐色,脈搏、呼吸加快。(3)病因:主要是產房衛(wèi)生條件差,臨產母牛外陰、尾根部污染糞便而未徹底清洗消毒,助產或剝離胎衣時器械和手術消毒不嚴,胎衣不下,惡露停滯等引起。人工授精也可引起發(fā)病。
2.2.2 治療經過 本市郊區(qū)一農場所養(yǎng)奶牛,因大胎難產,在人工助產時損傷了子宮阜、宮內膜,隨之胎衣剝離排出不全,縣鄉(xiāng)獸醫(yī)站治療近10d未見好轉,遂求治于市獸醫(yī)站。臨床檢查 患牛輕度發(fā)熱(40.2℃),呼吸、脈搏基本正常(分別為28次/min和70次/min),眼結膜潮紅,鼻鏡發(fā)干,眼瞼輕度下陷,精神抑郁,喜臥地,牽之能站立,不肯吃草,陰戶外掛膿性污臭粘液。治療史調查患牛已治療9d,主要使用青、鏈、紅等大量抗生素,且向子宮內投放過進口藥子宮栓兩次(澳大利亞產,主要成份為四環(huán)素),但未見效果,病情轉重。病情分析與辨證施治 該?;疾〖爸委煏r間較長,已使用過多種抗生素而未見效果,局部雖經治療但未能清除病源、腐敗毒素已部分入血,影響到患牛的整體狀況。根據臨床檢查和病案分析,應對患牛采取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局部治療應以徹底清洗子宮為主,整體應以中藥方劑治療,輔以輸液。治療:(1)生化湯加理血方合并加減:當歸60g、川芎30g、桃仁30g、炮姜20g、赤芍30g、紅花30g、沒藥25g、益母草100g、炙甘草30g、荷葉3張、每日1劑,水煎2次,去渣濾液做一次灌服。連服5d。(2)在方(1)基礎上加理氣補虛藥:黨參50g、茯苓50g、陳皮30g、當歸60g、川芎30g、桃仁30g、荊三棱30g、紅花30g、黃芪30g、益母草100g、炙甘草30g、荷葉5張、連用5d。(3)輸液:給患牛輸葡萄糖鹽水,前3d輸2500ml/d,第4天起輸1500ml/d,1周后停輸。(4)徹底清除宮內污物:用沖洗器以溫清水(約38℃)沖洗子宮,邊沖洗邊用人醫(yī)刮宮用吸引器將宮內粘連的膿塊、污物、腐敗物吸出,反復沖洗至完全干凈為止;隨之用1‰高錳酸鉀水溶液徹底清洗消毒,用消毒藥棉花蘸干水后向宮內投放大劑量青霉素粉。2d后再度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子宮,未發(fā)現膿塊及其它腐敗物,蘸干水后繼續(xù)向宮內投放大劑量抗生素粉。療效觀察:患牛第5天起體溫恢復正常,一周后食欲漸增,第11天起恢復正常食欲,半月后康復。
2.2.3 討論 患牛因延誤治療,病程較長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病情嚴重,故需采用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辦法治療,而該病根源在子宮內膜受損而感染、殘留物腐敗化膿,故局部徹底清洗為之關鍵;而整體治療在于固本扶正、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寂2〕梯^長,長時間大量使用多種抗生素,因局部病源未清除致使療效不佳;后期治療采用中西結合以中藥治療為主,但輸液對于調節(jié)機體水鹽代謝平衡,促進機體恢復抵抗力、輔助中藥發(fā)揮作用也非常重要。因患牛病情嚴重,抵抗力較差,在確定施用的方劑治療時仍需辯證施治。方劑一與方劑二均以生化湯為主,前者與理血方加減,以活血化瘀為主,使瘀去新生,同時活血止痛、清熱解毒,增強子宮收縮力,固本扶正,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后者在方劑一基礎上與理氣補虛方加減,在于繼續(xù)活血化瘀、拔毒生肌,同時和中補虛、健脾理氣、增進食欲,使機體逐漸趨向康復。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始終堅持治療與精心飼養(yǎng)管理相結合,喂以青綠多汁飼料,早晚飲以溫米湯、豆?jié){湯,增強機體抵抗力,對促進患牛康復大有裨益。
2.2.4 小結 牛因難產、接產或剝離胎衣等不當引起宮內膜炎的病例很多,應盡可能在早期抓緊治療,不使子宮內膜化膿。子宮內膜炎的治療必須采用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辦法,其中局部的徹底清洗消毒尤為重要。宮內膜炎采用中西結合以中藥方劑為主的治法療效顯著可靠,而方劑的運用應根據具體病情辯證施治。
2.3.1 癥狀與病因 (1)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種常見病,是影響奶牛生產和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引起疾病的原因多種多樣。(2)癥狀:根據臨床表現分為隱性和臨床型兩種。隱性乳房炎:無臨床癥狀,只是乳汁pH升高,鈉、氯離子增加,白細胞數增多。臨床型乳房炎:乳房表現紅、腫、熱、痛、硬,乳量減少或消失,乳汁稀薄,含有絮狀物、乳凝塊、膿汁、黃水、血液,患牛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體溫升高,乳房上淋巴結腫大,局部溫度升高。(2)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飼養(yǎng)管理不當。
2.3.2 防治方法 本試驗用合成魚腥草素治療臨床型奶牛乳房炎,并以抗生素治療作為對照,比較兩者對乳房炎炎癥消除和抗感染能力。同時進行藥物對奶生產影響的實驗。病例:選擇哺乳期臨床型乳房炎奶牛作為試驗對象。其13例病牛,其中急性7例,半急性6例。分組:將13例病牛,隨機分成兩組:魚腥草素組6例,青鏈霉素組7例。治療:試驗組用魚腥草注射液40ml(2mg/ml);對照組用青霉素80萬IU,鏈霉素1g。2次/d,直到炎癥消退,乳房恢復正常,不能治愈者判無效,改用其他藥物治療。療效判定:停藥后根據臨床癥狀消失情況,分臨床治愈、好轉、無效。臨床痊愈:乳房紅腫熱痛消失,乳汁外觀正常,奶產量恢復。好轉:乳房紅腫熱痛基本消失,乳汁尚有少許凝塊,產奶量回升。無效:治療后癥狀無好轉或瞎奶。藥物對乳酸菌發(fā)酵的影響。其試驗用菌種為保加利亞桿菌和嗜熱球菌1:1的混合物(市售),奶樣為魚腥草注射液和青霉素鉀注射液用后12、24、48、72、96hr。按3%接種后在恒溫42℃培養(yǎng)3.5h,測定其酸度。
2.3.3 防治結果 (1)急性乳房炎治療效果:青鏈霉素和魚腥草素對急性乳房炎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0.1%和88.1%,經X2檢驗無顯著差異,說明療效相似。(2)亞急性乳房炎治療效果:兩種藥物對亞急性乳房炎治療,青霉素完全治愈為43.8%,總有效率為93.8%;魚腥草素完全治愈和總有效率為45.9%和94.5%,經統(tǒng)計學檢驗P>0.05,說明兩藥物對亞急性乳房炎治療并不顯著。(3)藥物對酸奶生產的影響:用青鍵霉素治療,在48h之內采集的奶樣對乳酸菌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到96h酸奶的外觀和酸度才恢復正常,而用魚腥草素則48h奶樣對酸奶生產無影響。
2.3.4 討論 以青鏈霉素作對照組,對13例臨床型乳房炎進行治療,試驗表明,對急性乳房炎治療青鏈霉素略高于魚腥草,而對亞急乳房炎治療則相反,但經X2檢驗,差異不顯著(P>0.05),各組療程相近,提示其臨床療效相似。由于臨床上大劑量廣泛應用抗菌素治療奶牛乳房炎,造成乳中藥物殘留,影響乳品的生產和人類健康。本方法對用藥12、24、48、96h鮮奶加工成酸奶,結果發(fā)現,用青鏈霉素治療后96h鮮奶發(fā)酵正常,而魚腥草則在48h后鮮奶發(fā)酵正常,結果提示,魚腥草素在乳中殘留時間短,對酸奶生產影響不明顯,且療效又與青鏈霉素相似,是值得研究和推廣的一種非抗生素治療奶牛乳房炎的藥物。
奶牛生殖系統(tǒng)疾病是影響奶牛業(yè)經濟效益的重要疾病。通過以上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臨床上運用中獸醫(yī)和中西獸醫(yī)結合的方法比單純使用西醫(yī)治療有著無法比擬的療效。
生殖系統(tǒng)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或難以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殖系統(tǒng)疾病又與飼養(yǎng)管理、繁殖技術等因素有著特別密切的關系,因此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綜合防治。
3.2.1 科學飼養(yǎng) 加強懷孕母牛的飼養(yǎng)管理,根據當地飼草資源,合理配合日糧,以滿足妊娠奶牛營養(yǎng)需要,保證粗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物質的供應,達到奶牛正常發(fā)情和繁殖,使其臨產前體況豐滿度在中上水平,健壯而不過肥。
3.2.2 合理管理 精心管理,合理運動。妊娠奶牛要進行適當的運動,特別是在干乳期,運動不僅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有利于懷孕奶牛的健康,同時要增加日照時間。奶牛妊娠期間要注意飼喂衛(wèi)生和畜體衛(wèi)生,保持廄舍清潔、干燥衛(wèi)生,使奶牛能夠正常的發(fā)情與繁殖。
3.2.3 提高繁殖技術水平 認真做好奶牛的發(fā)情鑒定工作,在開展人工授精時,要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加強衛(wèi)生消毒,并要做好懷孕診斷和接產、助產、產后護理等工作。
3.2.4 注意奶牛生殖衛(wèi)生保健 加強奶牛生殖衛(wèi)生保健,在人工授精,陰道檢查,子宮檢查,直腸檢查,助產分娩時嚴格消毒,防止感染。對患有生殖器官的病畜應先治療,再配種,防止病情繼續(xù)加重。
國內用中獸醫(yī)及中西獸醫(yī)結合治療奶牛生殖系統(tǒng)疾病成功經驗較多,效果較好,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細菌抗藥性和抗生素乳中殘留問題,在臨床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治療的同時還應采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這樣,就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