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471000)杜星霖
帕金森病是臨床神經內科常見疾病,是一組因家族遺傳、年齡老化、線粒體功能障礙、環(huán)境毒素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患者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發(fā)生變性、缺失、凋亡等病理改變而引起的以運動、認知、睡眠障礙、肌強直、肢體震顫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神經系統(tǒng)病變性疾病,老年人群是該疾病高發(fā)人群[1]。藥物是治療帕金森病的主要方式,以左旋多巴最為常見,但長期用藥副作用較多,療效減退,臨床應用局限。本次就對帕金森病患者給予左旋多巴、葛根素注射液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2017年8月~2018年8月間本院接收的81例帕金森病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的診斷》中相關評價標準[2]。實驗組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齡(67.3±4.1)歲;平均病程(4.9±1.3)年。參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66.7±4.6)歲;平均病程(5.1±1.8)年。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將研究對象分成兩個組別,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
1.2 治療方法 參照組給予左旋多巴片單獨治療。于3餐飯后對患者給予0.25g左旋多巴片(生產廠家為北京曙光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號為H11021055)口服,用藥3~7d后增加劑量0.125g~0.75g,每日用藥劑量控制在6g以內。連續(xù)用藥4周。實驗組同時給予葛根素注射液聯(lián)合治療。對患者給予400mg葛根素注射液(生產廠家為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為H20010181)配合于500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稀釋后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用藥4周。
1.3 療效評價標準 應用帕金森綜合評分表在治療前后對患者運動能力、生活能力、精神及情緒狀態(tài)進行評分,分值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性,計算患者病情改善率,改善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根據(jù)患者病情改善率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50%~100%)、有效(20%~49%)、無效(20%以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0處理數(shù)據(jù),經t、x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帕金森綜合評分 治療后,實驗組、參照組帕金森綜合評分分別為(20.2±4.7)分、(24.9±4.2)分,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
2.2 總有效率 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0.24%(37/41)高于參照組70.00%(28/40),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帕金森病發(fā)病人數(shù)持續(xù)增多,僅次于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對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影響大,其治療方式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該疾病的發(fā)生會使患者神經、精神、運動等多個系統(tǒng)受累,易引發(fā)心理障礙、感染等多種并發(fā)癥,使患者喪失自理能力,預后差,患者生活質量低下。治療以控制患者癥狀進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為主。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發(fā)生與神經元多巴胺類物質的缺乏密切相關。左旋多巴屬于神經傳遞介質的前體物,主要通過發(fā)揮脫羧酶作用增加神經系統(tǒng)多巴胺濃度,可改善患者癥狀,但該藥物利用度較低,長期用藥副作用較多,且患者會產生耐藥性,療效逐漸減退,單獨用藥效果有限。帕金森病在中醫(yī)學上歸于顫證范疇,因為臟腑虛弱、痰滯瘀阻于腦脈、精血耗損、筋失濡養(yǎng)所致,治療以補肝腎、養(yǎng)血柔筋為原則[3]。葛根具有補肝益腎、滋陰、益氣升陽的功效。葛根素注射液是提取葛根中葛根素成分制成的一種注射制劑,其所含的黃酮苷成分對β受體具有阻滯作用,可增加腦部血管運動幅度及血流量,促進腦微循環(huán),還能緩解患者學習記憶獲得性障礙,促進患者認知、記憶能力恢復。
總之,對帕金森病患者給予左旋多巴、葛根素注射液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明顯,能改善患者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促進患者認知、運動、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療效安全可靠,值得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