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廣明
思考是需要能量的。精力旺盛時想事情往往不覺勞神費力,頭腦靈光一閃似乎也沒有耗費什么,其實不然,沒有能量頭腦什么也做不了。人在精疲力竭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到,思考也是非常勞苦之事。腦力和體力都不是無源之水,都有生成、轉(zhuǎn)化的過程。動腦筋比動手更復雜,大腦像身體別的器官一樣,有物理、化學、生物性質(zhì)的活動,更有知識、思想等精神力量的作用。
有擔當、有作為的人當然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之人。懶得思考,不求甚解,學習工作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有人在微信里說自己的糗事:正在排隊買車票,身后一個人拍他的肩膀,問地上的錢是不是他掉的。他手持手機,順口答了句“不是”,然后繼續(xù)看手機?;氐郊也虐l(fā)現(xiàn)那錢真是他掉的。當時別人提醒自己怎么就沒想起來呢?盯著手機根本沒往別處想??梢姡钪腔鄄粌H是思考能力問題,還得有思考的動力。想都不去想,思考力怎能發(fā)揮作用呢?丟點錢還屬個人私事,如果擔負重要職責呢?涉及事業(yè)興衰還心不在焉,事關(guān)群眾疾苦卻引不起深思,那就更應(yīng)該深刻警醒了。
思考的動力首先來源于思想的重視。感覺、印象可能因外界刺激隨時隨地產(chǎn)生,而認真考慮一件事情,還是認為值得想一想。正常人都能開動腦筋,關(guān)鍵在于腦筋為何而動。古今的思想家都講憂國憂民,倡導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重視起來。每個人都有學習、工作任務(wù),也有生活的難題,要完成任務(wù)、解決難題,思考就有了動力。責任感強烈,愿望迫切,思考的動力更為強大。在動力有所弱化、有所松懈之時,向上向善的人會自覺學習提高,警醒改進,進一步汲取思考的動力。事業(yè)之心強烈,日積月累地浸入骨髓,即使在輕松的時刻,仍有認真思考的契機。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斐塞司一天午飯后坐在門前休息,看見一只貓在陽光下安詳?shù)卮蝽飪骸8粢欢螘r間,貓就隨著陽光的轉(zhuǎn)移而變換位置和姿勢,這引起他的好奇。貓為什么喜歡在陽光下呢?說明光和熱對它一定是有益的。曬太陽對人是不是也同樣有益?這一閃而過的想法,成為斐塞司研究“日光療法”的開端。由此可見,學習工作生活有目標,自覺去努力,思考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動力。
心智修養(yǎng)也是思考的動力之源。人們從牙牙學語到系統(tǒng)地學習訓練,既掌握了知識和本領(lǐng),同時也養(yǎng)成了思考的自覺和習慣,自覺或不自覺地會去學習、運用一些思考問題的方法。心智修養(yǎng)的功夫浩瀚無邊,無窮無盡,但為人、做事基本的思考功夫,并非高深莫測,還是人人可學可用的。有位世界著名科學家被問到何時的教育對他影響最大時,他回答說是幼兒園里教的道理??此朴悬c調(diào)侃,實則根據(jù)充分。幼兒園教的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是最簡單的道理,也是人們終身的追求。最初步、最基礎(chǔ)的道理,也是最有用的道理。我們既要看到思維修煉之高深,持久不懈地努力,又要抓住根本,從基礎(chǔ)做起。工作、生活中常見的思考缺位,見識膚淺,往往不是缺少高深的專業(yè)知識,而是缺乏思維的細致和深度。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形成遇事有所用心的思維習慣,智慧之光就不會黯淡。心智源自勤于動腦,但動腦的有益、有效,不應(yīng)簡單地以耗費的時間、勞神的力度來衡量,關(guān)鍵在于思考什么,怎樣的思考方式,思考的效率怎樣,思考的成果如何。人們經(jīng)常從多思、深思中獲益,不斷增強思考的本領(lǐng),就可能睿智多思,每臨大事有靜氣,能從容、有效地思考問題。
人的生理健康、心理狀態(tài)對思考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智慧閃現(xiàn)靈光,得有身體的“能源”。身體提供能量,腦筋才能持續(xù)動起來。雖然病中也能思考,但那是勉為其難,動腦筋畢竟離不開必備的生理條件。人們應(yīng)該努力培養(yǎng)健康的體魄,以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支撐思維的運行。心理健康也不可或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理智平衡的心態(tài),既可啟動思維,又能提高思維的效能。明代思想家呂坤著《呻吟語》,書中頗多格言警句,影響后世?!渡胍髡Z》中說:“性天之妙,唯靜觀者知之,唯靜養(yǎng)者契之,難與紛擾者道?!彼伎嫉牧α坎⒉粏螁我蕾嚐崆椤⒓で?,身體安定下來,心情平靜下來,思考才更有動力,也更清醒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