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本文總結(jié)并歸納分級護理干預(yù)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中的應(yīng)用及臨床價值。
選取2016年2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在我院被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者;(2)年齡大于65歲者;(3)本人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有精神病史者;(2)有嚴重的系統(tǒng)性疾病者;(3)凝血功能異常者[1];(4)臨床資料不全者。將74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護理組和對照組各37例。護理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66-78歲,平均(69.73±1.52)歲。對照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67-79歲,平均(69.75±1.53)歲。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均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施加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宣教及身體各項指標監(jiān)測。護理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施加分級護理干預(yù),具體如下。
1.2.1 分級評估
根據(jù)患者生活活動能力采用改良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進行評分,并對患者進行分級,>60分為輕度功能障礙,45-60分為中度功能障礙,25-44分為重度功能障礙,<25分為嚴重功能障礙。
1.2.2 分級宣教
對不同分級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對輕度功能障礙患者,重點介紹疾病病理知識及治療措施等;對重度功能障礙患者,以人文關(guān)懷為主;對嚴重功能障礙患者,多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提高患者配合度。
1.2.3 分級干預(yù)
結(jié)合患者的分級標準,對其進行護理干預(yù),對于不良習慣應(yīng)及時加以糾正,對患者進行治療指導(dǎo)和生活護理。
1.2.4 心理護理
主動與患者交流,給予患者心理護理。
1.2.5 環(huán)境護理
保持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消除過敏原,控制好環(huán)境的溫濕度。
1.2.6 飲食調(diào)節(jié)
患者飲食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的營養(yǎng)食物,鼓勵患者多食水果蔬菜。
1.2.7 呼吸肌鍛煉
指導(dǎo)患者進行可控制性深呼吸鍛煉、縮唇呼氣、腹式呼吸等鍛煉。
1.2.8 體育鍛煉
依據(jù)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安排保健操、太極拳等項目進行運動鍛煉,活動量以患者無明顯氣急、心跳加速及過分疲勞為宜,增強患者體質(zhì),提高機體抵抗力及耐寒能力。
兩組采取相同的護理療程,持續(xù)護理1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依從性以及護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
采用依從性調(diào)查表對患者依從性進行評價,總分0-100分,>80分為依從。肺功能指標:觀察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氣值(FEV1)及用力呼氣1s率(FEV1/FVC)。
護理組咳嗽時間(5.1 6±1.0 5)d、氣喘消失時間(5.33±1.18)d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咳嗽時間(9.63±1.35)d與(9.56±1.34)d,兩組之間差異顯著,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理組依從35例,依從率為94.59%;對照組依從29例,依從率為78.38%。護理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理前,兩組FVC、FEV1及FEV1/FVC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FVC、FEV1及FEV1/FVC較護理前均有所改善,且護理組FVC(3.12±0.51)L、FEV1(2.93±0.46)L及FEV1/FVC(89.72±3.59)%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FVC(3.81±0.54)L、FEV1(2.98±0.56)L及FEV1/FVC(78.96±3.67)%,兩組之間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學者研究表明[2],分級護理將患者按照其病情發(fā)展的程度分為不同的級別,并據(jù)此對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具有針對性、人文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復(fù),與本研究結(jié)論相印證。本次研究中,護理組咳嗽、氣喘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護理組依從率為94.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38%;護理后,護理組FVC、FEV1及FEV1/FVC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護理中,使用分級護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復(fù),值得廣泛應(yīng)用,以提升患者依從率。綜上,在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時,分級護理具有極高的臨床價值,可有效提高患者依從性,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值得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