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計蘭 梁丹丹 趙寧香
摘 要:實驗教學與課堂理論都一樣存在相同的重要意義。寄生蟲的檢查是在該專業(yè)的重要的課程,對教學的質量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提高教學質量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在以前的寄生蟲的實驗教學中大部分的過程是先聽教師的授課,講解寄生蟲的發(fā)展起源,什么是寄生蟲,了解之后再對其進行觀察,觀察產生的過程,傳統(tǒng)的實驗過程中對蟲卵形態(tài)的觀察不足,學生們對實驗室的興趣也逐漸地沒有了剛剛進行實驗室的興奮狀態(tài),還有的學生根本對實驗的過程不在意,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對學習蟲卵的認識不足,不能很好地了解到蟲卵的大體形態(tài),使其學習的效果得不到完善。
關鍵詞:實驗教學 社會實驗 寄生蟲
實驗教學是每一個學校都必須考慮到的關鍵性教學模式,而它又是每一個高校的重要組成,培養(yǎng)的人才也是需要有一個好的教學模式,尤其對實驗教學的方向上,它與教師在課堂的講解方式一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寄生蟲檢驗是高校對檢驗專業(yè)的重要的專業(yè)課程,也是對教學檢驗的主要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在教學方向上的質量問題,還可以使學生可以迅速掌握教學的真理及實驗的基礎。為了提高學生實踐的興趣對部分寄生蟲實驗教學做了部分的改革,并在2003年-2006年級的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進行參加社會實踐,將寄生蟲檢驗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1]。
一、寄生蟲檢驗實驗教學的方法
在03級學生與04級學生中采用自愿的形式讓學生們參加社會實踐,其中愿意參加的學生占比50%。而高一級的學生們也自愿加入社會實踐的行列,報名的人數(shù)已經達到百分之百。而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學齡前兒童的蟯蟲感染調查和蛔蟲的感染情況和螨蟲的感染及蟲卵的標本采集[2]。
首先是對學齡前兒童的蟯蟲的感染情況進行調查,并采集蟲卵標本,在開始采集的前提下需要調查蟯蟲的形態(tài)特征,蟲卵的形態(tài)及成蟲的特征等。并在了解的同時還要搜索到預防的措施,和感染的治療原則等,要求學生們記住這些特征,并仔細的搜索出相應的結果。而實驗的地點選擇在銀川解放區(qū)第五幼兒園,并采用透明膠帶的方式將采集的樣本帶回實驗基地,由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帶回的標本進行尋找蟲卵[3]。
其次是兒童蛔蟲的感染調查,在銀川的華西村進行感染源的采集,用飽和的鹽水漂浮的方式和直接涂片的方式在顯微鏡下觀察并檢測結果,并在檢測之后及時地將結果公布出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地指導感染者并對其進行幫助。
接下來是對青少年的面部螨蟲感染的調查,青少年是一個如花的年級,也是一個愛美的年紀,而就是這個年紀使得大部分的青少年面部出現(xiàn)大大小小的螨蟲。在銀川十二中學進行對青少年面部螨蟲感染的實驗,用透明的膠紙進行數(shù)據(jù)的采集,將采集后的樣本標注好姓名和患有螨蟲的部位,并將實驗標本帶回實驗室,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螨蟲的檢查,進行記錄觀察后的結果。在這幾次實驗的結果后需要總結對活動的認識,此次活動的實驗研究都有指導教師與學生的研究討論,而學生要根據(jù)專業(yè)實驗書寫出實踐的報告,并將寄生蟲檢驗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寄生蟲檢驗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討論和體會
學校的領導及教師們對寄生蟲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嘗試做出了很大的看法,不僅是學校的領導,就連社區(qū)領導、幼兒園教師及家長都有了很大的認識,學生們在試驗中積極的配合是實驗進行得非常順利。教學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而不單單只是教學,教學與實踐的結合也是教學的一部分,教師們不僅要做好教學的準備還要將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精心的為同學們設計課程,制定教學方案,與試驗基地的社區(qū)或者學校聯(lián)系,并做好樣本采集的安排,準備好實驗設備,保證實驗的結果相對準確,并保證教學活動的開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事先了解到寄生蟲的相關資料,了解蟲卵等的基礎知識,在寄生蟲病的認識上做初步的了解,而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學生應該積極發(fā)言或者有不懂的要及時地提出,不能教師在講課而學生只是聽聽就結束了。而試驗就是保證在教師講課的基礎上學生們不能偷懶,在教師的講述后,會讓學生動手做出一些實驗,由之前教師設計改為學生做出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認真思考還能對寄生蟲的蟲卵、成蟲的形成過程等有一個了解,并對此有個深刻的印象,并在寄生蟲防御的過程中有了認識,還可以及時的防止寄生蟲的侵入,并由此展開實驗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在對寄生蟲的檢驗課程中,會給學生們帶來學習的積極性,在寄生蟲的實驗中學生們觀察的一般都是通過顯微鏡觀察蟲卵、切片等簡單的東西,最初的好奇心并不是非常的大,但是實踐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會參與到其中,了解寄生蟲的形成,給學生們帶來了很大的好奇心,學生們還會按照教師額要求進行試驗,說明了實驗的動手操作性會使學生們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并能激發(fā)起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等。此次實驗表明通過對寄生蟲的采集標本來看,不僅使學生們盡情地享受到了實驗的樂趣,同時也為教學實驗做到了很好的標本,不僅豐富了課本上的知識也豐富了學生們的知識,使教學內容不再枯燥乏味,也減輕了叫實驗的經費問題,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等能力,與不同的人群進行交流,在大眾面前講話展示個人的能力,并將所學內容傳達給不同的人群也豐富了經驗。
結語
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們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識并在自己所知道的范圍內彌補更多的不足之處。實驗教學的開展不僅傳授更多的知識還能培養(yǎng)每個人的自身能力,通過寄生蟲的實驗教學課程與社會實踐的相結合加深了學生對寄生蟲的了解,增加了對寄生蟲的印象,知道了蟲卵及成蟲的形成等認識。不僅為醫(yī)學上的臨床經驗做好了經驗準備,還能更多的認識到疾病發(fā)生,拓展了在診斷中的思路。寄生蟲檢驗的實驗教學對其他專業(yè)的學習也做到了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崔昱,鄭莉莉,戴曉冬.檢驗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路及措施[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4).
[2]楊拓.寄生蟲檢驗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檢驗醫(yī)學教育,2006(2).
[3]哈麗娜,楊鳳琴,趙錫蘭,張愛君.寄生蟲檢驗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初步嘗試[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