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榮
【摘 要】加強對處級領導干部經(jīng)濟責任審計成果的運用,對于高校領導干部管理、財務制度執(zhí)行、內控制度建立健全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論文在分析制約審計成果運用因素的基礎上,探索出解決這些障礙的若干途徑,對加強高校處級領導干部經(jīng)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價值。
【Abstract】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in th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udit of the leading cadres at the department level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leading cad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application of audit results, this paper explores several ways to solve these obstacles, which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ing value for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in th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udit results of leading cadres at the department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關鍵詞】處級領導干部;經(jīng)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
【Keywords】leading cadres at the department level;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uditing results;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F239.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0-0096-02
1 引言
高校處級領導干部既是高校發(fā)展戰(zhàn)略的制定者,又是新形勢下高校改革的實踐者,是高校建設和發(fā)展的股肱之力。然而,隨著高校的改革與發(fā)展,經(jīng)濟活動日趨復雜,頻繁出現(xiàn)挪用項目經(jīng)費等違紀違法問題[1]。高校對領導干部進行經(jīng)濟責任審計,對其經(jīng)濟責任履職情況進行監(jiān)督與評價,一方面能夠防患于未然、及時糾錯、保護干部;另一方面也能發(fā)現(xiàn)制度建設的漏洞、不斷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然而長期以來,審計結果運用效果不佳,嚴重制約了審計監(jiān)督作用的發(fā)揮。對此,如何加強審計成果運用,是擺在各級內審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
2 高校處級領導干部經(jīng)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面臨的問題
2.1 審計成果運用的時效性不強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通常要收集大量資料并開展一系列審計程序,對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人發(fā)表審計意見,過程耗時長,相關組織部門等不到審計結束就已經(jīng)完成了干部任用,審計結果運用失去時效性。
2.2 屢審屢犯,審計報告老生常談
高校處級領導干部經(jīng)濟責任審計的被審計人通常為學院、機關部處、群團組織、直附屬單位(簡稱“二級單位”)正職領導干部或主持工作達到一定年限或要求的副職領導干部。因此,審計報告會反映出很多共性問題,例如,在一個部門或學院審計工作完成后,到另一個學院審計出同樣的問題。審計報告通常是洋洋灑灑一大篇,說的問題都是老生常談。
2.3 審計人員重審計、輕運用
為了響應審計全覆蓋的要求,高校內審部門近年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內審人員數(shù)量少,主要精力都放在收集審計證據(jù)和實施審計程序上,出具審計報告和審計結果報告意味著項目結束,對后期整改情況關注較少。
2.4 整改落實不到位,審計成果流于形式
內審通過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經(jīng)濟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實施獨立、客觀的監(jiān)督、評價和建議,以促進單位完善治理、實現(xiàn)目標。如果對于審計問題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內審目的就不能實現(xiàn),審計成果只能流于形式,不僅是對審計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3 制約經(jīng)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的主要因素
3.1 高校領導班子不重視審計問題的整改落實
在我國,高校重科研教學、輕管理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對經(jīng)濟責任審計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高是導致審計問題整改無法推進、忽視審計成果運用情況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教職工的經(jīng)濟責任意識不強,認為只要完成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任務就可以了,審計與自己無關,甚至認為審計工作是找碴、影響教學科研,因此,產(chǎn)生漠視或抵觸心理。有些高校的校長辦公會對審計報告也只限于聽聽而已,缺少研究探討,造成審計結果運用與學校發(fā)展脫節(jié)。
3.2 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孤島現(xiàn)象,難以形成整改合力
審計報告出具后,除向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人送達外,還會抄送聯(lián)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但由于各單位對聯(lián)席會議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對于審計問題整改的職責分工不明確。加之高校各職能部門間溝通較少,存在信息孤島現(xiàn)象,僅靠內審部門單方面很難形成推進審計問題整改的合力,而各部門的審計成果運用情況也未形成向內審部門反饋的機制,從而造成“審”“用”脫節(jié)。
3.3 領導干部缺乏責任擔當意識,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積弊較深
正是由于長期以來審計問題得不到及時整改,新的領導上任后認為這些問題是前任領導的責任,與自己無關。與此同時,很多問題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對問題整改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觸及很多利益群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越積越深,而領導干部不想作為、不敢作為使得審計問題難以得到整改。
3.4 制度缺位,整改落實體制機制不完善
審計整改機制發(fā)展時間不久,很多高校尚未建立審計整改制度,審計報告和審計結果報告出具后就意味著項目結束。而有些高校雖然建立了審計整改制度,但由于審計整改落實機制不完善,對于被審計單位針對審計問題未報送審計整改措施或只報整改措施不見整改落實的情況,跟蹤檢查力度不夠,導致最后也都是不了了之,審計整改流于形式。
4 加強經(jīng)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的主要途徑
4.1 明確經(jīng)濟責任審計整改責任
《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guī)定》中指出,應當建立健全審計發(fā)現(xiàn)問題整改機制,明確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整改第一責任人。新修訂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jīng)濟責任審計規(guī)定》中也提出,聯(lián)席會議負責推進經(jīng)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同時,對聯(lián)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和有關主管部門對審計結果運用應當履行的職責也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據(jù)此,高校也應當把審計整改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制度明確經(jīng)濟責任審計整改責任,各部門形成合力,從制度、機制上推出審計整改“組合拳”,共同推進審計整改落實,提高審計成果運用實效。
4.2 建立審計問題整改清單制度
清單的羅列,不僅有助于審計部門的分類管理、后續(xù)監(jiān)督,也有助于被審計單位明確問題、任務和責任。高校內審部門應實施審計問題整改清單制度,通過整改清單明確整改工作的重點、整改方向、責任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將審計問題掛號、整改銷號,逐事逐項跟蹤落實審計問題整改工作。
4.3 建立健全經(jīng)濟責任審計結果公開機制
由于審計結果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在信息公開形式上一直被廣泛討論。高校應當結合自身特點,根據(jù)審計結果反映出的問題性質,采取適當方式進行審計公開,從而打破信息孤島,共享審計成果,達到“審計一個,教育一群,警示一片”的效果,實現(xiàn)審計成果運用。例如,對因制度缺陷引起的普遍性問題,可以通過簡報的形式向上級主管領導或部門進行報告,或以通知等形式對校內各相關部門通報審計問題并要求各部門開展自查自糾;對于較為嚴重的違反財經(jīng)紀律、法律法規(guī)的審計問題,應當在不引起負面輿論傳播的前提下,以典型案例方式對各部門及學院開展警示教育;對涉及其他部門配合整改的審計問題,可將審計報告抄送相關部門以推進審計整改落實。
4.4 將審計結果整改情況與干部考核任免相結合
內審部門應與審計聯(lián)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共同推進審計成果運用,將經(jīng)濟責任審計結果整改報告作為考核、任免、獎懲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jù),歸入被審計領導干部本人檔案;并將被審計領導干部及所在單位書面報告整改情況、書面報告執(zhí)行情況、落實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健全制度等情況納入人事、組織檢查考核處級領導干部的范圍,將其作為領導干部年度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
4.5 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審計質量
高校應合理配置內審人員數(shù)量和專業(yè)結構,加強內審人員繼續(xù)教育培訓和日常業(yè)務學習,提升內審人員專業(yè)勝任能力。與此同時,要強化內審人員后續(xù)審計的意識,注重監(jiān)督審計成果落實情況,推動經(jīng)濟責任審計問題整改落實,提高經(jīng)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效果。內審部門還應不斷堅持審計師獨立性和廉潔審計,避免對審計結果造成偏差。此外,內審部門對于采用購買服務、委托審計的項目應當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jiān)督,做好審計質量控制工作。
5 結論
高校處級領導干部經(jīng)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對于提高審計工作水平、推進高校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審計成果運用面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高校應充分發(fā)揮內部審計在推動高校建設和發(fā)展中的作用,推動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曉.高校領導干部經(jīng)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財富時代,2019(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