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核工業(yè)南昌高級技工學校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我國的餐飲業(yè)也越來越成為經濟發(fā)展的一大支柱。餐飲業(yè)服務范圍廣,就職數量多,而廚師這個行業(yè)對技術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烹飪類職業(yè)學校旨在培養(yǎng)烹飪技術人才,為餐飲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撐。本文對中職學校的烹飪教學現狀進行了深入的了解、研究,文章共分為兩大部分即烹飪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
近年來,已經有不少研究資料證明,中職學校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比較低。學生其實并不是很喜歡烹飪這門專業(yè),當問他們?yōu)槭裁催x擇這個專業(yè)的時候,他們回答的理由總結起來就是他們是迫不得已才選了這個專業(yè)。部分學生表示烹飪這門專業(yè)可能比較好學,將來畢業(yè)出來能直接找到一份工作,為了能得到一份工作才選擇烹飪,也有一些學生完全沒有主見,因為成績不理想,父母百般無奈下替他們選擇了烹飪,他們也就聽之任之了,最糟糕的是有些學生沒有明確目標,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在學校里混日子。當然也有學生表現出一點主動的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太膚淺,完全建立在“做菜簡單容易學,也不用背東西,看上去還挺好玩?!边@樣的薄弱基礎上。
烹飪這門專業(yè)對實踐技術的要求很高,它要求理論和實踐的雙向融合。然而在烹飪學校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教學。這里面原因也有很多,例如理論課堂相比較于實踐課堂對教師而言更容易控制局面,穩(wěn)定秩序,教學內容也更加輕松,教學模式也不是很復雜,所以教師自然地更傾向于理論課堂。另外,從學校經費來講,理論課堂的經濟成本遠遠低于實踐課堂的成本,所以學校的實踐教學也得不到很好的發(fā)展。除此之外還有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對學生和教師的束縛,學生一直習慣于課堂教學,突然面臨實踐課堂也會有很大的不適應,教師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有很大的依賴性,無法突破它的限制也是一大問題。
素質教育的忽視其實算是所有學校的一種通病,并不單單存在于中職學校,但由于中職學校更加重視技術培養(yǎng),這樣的學生素養(yǎng)低的問題可能比其他類學校更加嚴重。學生的素質素養(yǎng)低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對教師不尊敬、課堂秩序混亂、違反紀律現象嚴重等問題。中職學校的少部分學生本身在原來學校遵守紀律的意識稍低,到中職學校后,在學校不經意間的放縱下,可能更容易找到所謂的“同伴”,也能找到更適合他玩樂的寬松氛圍,這就導致了素質教育的又一次滑坡。
這里“實際”代表兩個意思,一個指社會實際,另一個則是實踐活動的實際。這個時代日新月異,餐飲業(yè)的發(fā)展也是十分迅猛,每一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而與之相對的,中職學校烹飪專業(yè)教材的重新編訂卻沒有那么快,甚至可以說是速度比較慢,這就會造成教材和社會實際產生脫節(jié)現象,很多教材內容描述的其實已經是過時了的內容。
另外一點就是教材中的內容與實踐活動中的實際不相吻合,也就是說教材里的指導在實踐活動中不能加以應用并且證明。當理論不能指導實踐,學生的學習自然會陷入困境。
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就需要教師多加引導,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模式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工具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模式,比如說當教學內容比較容易的時候,可以采用競爭比賽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和好勝心,當教學內容較難的時候則不能用這種方法,而適合采用分組討論匯總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也能集思廣益,得出比較完善的答案。
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誼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和學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多多關心學生,給予他們溫暖的幫助。當學生學習進步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表揚、獎勵,使學生得到動力,當學生學習退步時,教師也要及時安慰、鼓勵,使學生增強自信心。教師要學會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將積極情緒延伸到學習生活中,促進文化學習。
中職學校比其他類學校更需要完善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但是完善制度不是目的,而是一段過程,一種途徑,目的還在于讓學生嚴格遵守紀律。只有學生能遵守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了,規(guī)章制度才有存在的必要,而這一點就需要學校的努力了。學??梢酝ㄟ^各種方式強化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也可以通過組織教師巡檢的方法使這種硬性規(guī)定能夠實現??傊?,不能坐以待斃,而應該重視這個問題,采取一系列措施。
校風建設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在學生中掀起學習熱潮。同時,校風、校訓的強調其實也是為了向學生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和榮辱觀,避免學生以恥為榮。
實踐教育的重要性之前已經論述,這里就不贅述了。烹飪做這門專業(yè)課只有在實踐課程中才能使學生的能力提高,再多的理論不付諸于實踐都是沒有用的。在這方面,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再局限于對書本知識的照本宣科,而能夠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自由轉換。學校可以組織教師技能培訓,或者舉辦相關的講座、座談會,讓教師們有個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平臺和空間。
這里的觀念主要指的是“學烹飪就是為了找工作”以及“文化課不重要”這類的思想,其實不僅僅需要學生轉換這種觀念,教師、學校乃至社會都需要摒棄這種陳腐的、太過功利化的觀念。當然,觀念的轉變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內完成,但至少,學校需要做出表率。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教師更加注重文化課,不能在無形之中像學生傳達出一種文化課不重要的觀念,如果連教師都不在乎文化課,學生就更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文化知識了。事實上,這些文化知識雖然短時間內好像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放遠目光,知識的力量還是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
其次,學校也要重視學生的素質的培育,良好的品行會讓他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責任感、團隊精神這些都需要學校和教師在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灌輸給學生們,同時也要注重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指引和重建。
教材的編訂最起碼要遵循兩個原則:與時俱進、符合實際。語言要平實易懂,切忌佶屈聱牙、咬文嚼字,內容應符合實際并且能運用到實踐中,版面設計要簡潔明了,吸引人的視線。教材修訂的次數、頻率也應該與時代、社會的發(fā)展同步。
作為為餐飲業(yè)培養(yǎng)人才的主力軍,烹飪類中職學校的發(fā)展可謂至關重要,而學校的發(fā)展則需要教師、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也能看到烹飪專業(yè)的前景其實是是非常光明的,畢竟教學中出現的知識結構單一、教材脫節(jié)、學生興趣低等問題其實都是能通過一定的方法措施來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