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學(xué)偉
老劉兩口年過花甲,雖然不和兒子兒媳在一起住,但小兩口上班就在老劉家附近,孫子也在附近上幼兒園。于是老劉兩口有的忙了:老劉負(fù)責(zé)接孫子,老伴兒負(fù)責(zé)給兒子兒媳做中午、晚上兩頓飯。
一大早,老劉兩口就去菜市場買來肉和蔬菜,回家擇菜、淘米做飯。中午12點15分,飯菜上桌,兒子、兒媳準(zhǔn)時進(jìn)門,一家四口一邊吃飯一邊看新聞,間或聊幾句家常。吃過飯,小兩口連碗都不用洗,便匆忙上班去了。
老伴兒收拾殘局,老劉瞇了會兒覺。下午3點,老劉去幼兒園接回孫子。孫子一進(jìn)門,很快將家翻得亂七八糟。孫子一會兒上柜子,一會兒打槍,一會兒開小型火車,沒一時閑著。
兒子兒媳下班了,五口人吃過晚飯,兒子兒媳將碗筷一推,一家三口回了自己的家。
這時,老劉喜歡的電視劇開始了,但老伴兒嫌地臟,就讓老劉去拖地;洗菜盆里還有一大摞碟子、碗沒刷,她去刷。老劉不愿意動,就對老伴兒說:“別拖了,反正明天還要臟!”老伴兒非讓老劉將地拖干凈才能看電視。結(jié)果,老劉生氣了。
“趕明讓兒子兒媳吃食堂去,孫子也讓他們接去!咱都勞累一輩子了,還侍候他們!啥時熬出頭兒來?”
老劉脾氣一上來,就將電話打給了兒子?!澳銒寢尷厦》噶?,我明天帶她去醫(yī)院。你們吃食堂去吧,孩子讓姥姥接……”
第二天,兒子兒媳果然沒來吃飯。兒子還打來電話,問媽媽身體怎么樣了,并告知孩子已經(jīng)讓姥姥接去了,不要牽掛。
老劉兩口不再受累了,家里一下子清凈了。一連半個月都很清凈。
然而,問題卻來了:老劉自打不接孫子那天起,好像就生病了,沒了精神不說,漸漸地,連路都走不動了;老伴兒自打不給兒子兒媳做飯,犯了腰疼病,一天比一天痛,吃藥、貼膏藥都無濟(jì)于事。尤其是夜里,老兩口不約而同地患上了失眠癥。
經(jīng)過反思,這天,老劉幾乎帶著哭腔對老伴兒說:“咱倆這樣下去不行!干脆,你明天還給兒子兒媳做飯,我還接孫子去!”沒等老伴兒答話,老劉便將電話打給兒子:“你媽媽身體恢復(fù)了,食堂飯菜不好,還是回家吃吧!還有,讓孩子姥姥歇歇,我還接孫子去!”
電話放下,老劉眼睛明亮,整裝待發(fā);老伴兒也忙著找菜籃子,病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