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跳繩運動會讓全身呈現(xiàn)出興奮的狀態(tài),對幼兒的身體有很好的幫助。讓幼兒掌握跳繩、學會跳繩,是幼兒教師需要探索的教學活動。依據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并且以遞進的教學模式讓幼兒掌握跳繩活動。本文以幼兒學會跳繩作為主線,運用積極、科學的教學手段,讓幼兒掌握跳繩。
關鍵詞:跳繩;幼兒;活動;體育教學
跳繩可以讓全身保持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并且對呼吸、新陳代謝都會起到很好的幫助,可以讓整個大腦處于輕松的狀態(tài),讓全身器官處于有節(jié)奏的收縮中,對于幼兒來說,此運動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可以鍛煉幼兒的力量以及耐力,一些基本運動跳、甩、握得到充分的練習,以此讓幼兒的協(xié)調能力更加靈敏,并且使幼兒的反應速度得到很好的鍛煉。在幼兒跳繩初期,絕大多數(shù)幼兒面對跳繩束手無策,幼兒教師利用乏味的教學以及不合理的練習,容易致使幼兒對跳繩的興致不高,因而,在幼兒跳繩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并且提供可行性的指導策略。
一、 以遞進的形式,讓幼兒逐步練習
(一) 以重復跳躍這一動作,讓幼兒熟悉跳繩
幼兒要重復跳躍這一動作,熟悉跳繩,以下肢的跳起,掌握跳繩這一基本動作。小班的幼兒在體育鍛煉中相對有所薄弱,并且不易掌握跳躍的力度,也不易控制身體,身體的平衡能力較差,所以幼兒在跳繩初期,要重復練習跳躍技能,針對性進行練習,從而掌握讓身體平衡的根本。
(二) 幼兒教師指導幼兒對繩子進行有效控制
幼兒進行跳躍練習,對平衡性有所掌握之后,幼兒教師要讓幼兒學會對繩子進行把控,學習如何拿繩子。幼兒教師可進行示范動作,對幼兒的錯誤行為耐心加以引導,讓幼兒學會調節(jié)繩子的長度,幼兒教師要指導幼兒在手掌順時針繞圈縮短繩子。當幼兒對繩子的長度進行調節(jié)之后,讓幼兒徒手在身體兩側進行搖繩練習。
(三) 通過分解練習,讓幼兒掌握跳繩運動
通過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作為學會跳繩的鋪墊,進而用分解練習讓幼兒掌握跳繩運動。不過在這個分解練習的過程中,幼兒會出現(xiàn)兩種結果。其一,對于跳繩的技巧沒有完全掌握,把動作完全分解,也就是說繩子落地后,幼兒會雙腿跳過去,然后繼續(xù)搖繩。其二,搖繩和跳躍可以融合。幼兒可以把跳躍和搖繩合二為一,讓手、腳、腦有效協(xié)作,這樣的結果是以第一種結果作為前提來完成的。部分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急于求成,對基礎練習還沒有掌握,就急于嘗試搖繩與跳躍的同步練習,往往跳不過去讓其灰心。幼兒教師在旁邊要耐心指導,讓他們對于跳繩的分解動作進行重復練習,安慰其潛心練習。
(四) 在幼兒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連續(xù)跳繩
以上環(huán)節(jié)作為學會跳繩的前提,幼兒教師指導幼兒將以上分解練習進行連貫,讓幼兒對動作更加熟悉,從而協(xié)調身體,跳躍并且搖繩,進而加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教師可通過拍手,讓幼兒在拍手的節(jié)奏中,簡單重復,拍手、跳躍,連續(xù)重復。以慢速度讓幼兒掌握,以快速度讓幼兒熟悉,讓幼兒在不察覺的情況下,逐步加快,以此提升幼兒跳躍的連貫性,掌握跳繩的基本,從而提高跳繩技能。
在幼兒學習跳繩的階段中,會有不同的練習技巧以及目的、要求,但是都是以基礎作為引導幼兒掌握跳繩技能做前提,故而,幼兒教師在引導幼兒做練習的時候,要有階段性的方向,這樣才會收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二、 針對性指導,以此激發(fā)幼兒學習跳繩的欲望
幼兒在發(fā)育的過程中,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個人能力,在學習跳繩方面也是一樣,表現(xiàn)也會異常明顯。故而,幼兒教師要針對幼兒學習的速度,來展開針對性的指導。每個幼兒在學習跳繩的方面,會遇到不同的挫折,幼兒教師要及時依據幼兒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教學的調整。針對協(xié)調性較差的幼兒,教師對于幼兒跳繩的難度要有所降低,以免讓幼兒失去對跳繩的興趣。對于協(xié)調性較好的幼兒,教師要盡量把學習跳繩的步驟進行簡單化,并且適當?shù)脑黾悠潆y度,讓幼兒有所挑戰(zhàn),以此增加跳繩的趣味性。
三、 以積極的教育手段來激勵幼兒,以此提升幼兒對跳繩的興趣
幼兒教師要通過積極的教育手段激勵幼兒,對幼兒加以表揚,增加幼兒的自信心,提升幼兒對跳繩的興趣。在跳繩運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靈活運用精神表揚的方式,來激勵幼兒。例如,當幼兒學會跳繩后,幼兒教師要及時表揚,對幼兒進行及時肯定。告訴孩子父母、讓幼兒在跳繩活動中給其他小朋友做示范、讓此幼兒做跳繩小教師,來輔導其他的小朋友。通過這一系列的優(yōu)待,來促進其他小朋友的學習練習跳繩運動。除此之外,幼兒教師要不斷變換刺激、表揚的手段??梢酝ㄟ^班級外的光榮榜、表揚欄,寫上孩子姓名,增加孩子的榮譽感,以此刺激孩子不斷學習跳繩。及時為孩子們更新目標,通過有效引導,提升孩子們學習跳繩的速度以及學習跳繩的成功率。讓幼兒產生一定的競爭意識,大大提高學習跳繩的效率。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的跳繩活動充滿著挑戰(zhàn),是對幼兒運動能力的綜合考查。與此同時,跳繩教學活動也是對幼兒教師的考驗,需要幼兒教師充足的專業(yè)知識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不僅要注重幼兒的發(fā)展特點,也要準備合適的學習材料,以此進行合理地指導,以促進幼兒身體發(fā)展為基礎,讓幼兒掌握跳繩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海燕.大班幼兒跳繩活動的指導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3):155.
[2]王雅君.淺談大班幼兒跳繩活動中自主性培養(yǎng)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6):56.
作者簡介:
呂夢姣,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斜塘街道車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