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福祝
案例2016年8月18日,單位安排張某到泰安市辦理業(yè)務。張某駕自家車載著母親、妻子及唯一的女兒同去,在回來的路上發(fā)生車禍,致張某一家4口同時死亡。
當?shù)厝松绮块T認定張某系因工死亡。張某父親及岳父母料理張某一家后事后,在領取分配張某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時發(fā)生了分歧。
張某父親認為,張某第一順序繼承人為父母、妻子和子女,張某母親、妻子及唯一的女兒均已死亡,故張某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應為作為父親的他獨享。
張某岳父母認為,張某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屬于遺產,張某的妻子應分得一半的遺產,然后剩下的才由張某的繼承人分配。
雙方經過協(xié)商,沒有就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分配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均按照自己的意志向當?shù)厣鐣kU經辦機構提出申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為雙方有申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請求權,但請求數(shù)額錯誤。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為張某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不屬于遺產,其分配原則應先一分為二,張某的父親和張某的女兒各占50%,其女兒的50%再一分為三,分別由張某父親、張某的岳父母繼承。雙方均認為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分配原則是錯誤的,共同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起訴至人民法院。2017年9月28日,法院判決,張某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由張某的父親和女兒各享有50%的權利;其女兒享有的50%金額,由張某父親及岳父母3人共同均等繼承。雙方當事人均接受判決結果,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順利地對張某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進行了分配。
評析法 院對本案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分配在實質上仍然是根據(jù)《繼承法》實施的。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規(guī)定:“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后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fā)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北景钢幸蜍嚨溚瑫r死亡的4個人各自都有繼承人,而且4個死亡人輩分不同。因此,他們的死亡時間順序依法推定為:張母先死亡,其次是張某及其妻同時死亡,張某的女兒最后死亡。張某死亡時由于張母已死亡,故張母不能繼承;張某與其妻同時死亡,不發(fā)生繼承;張某的繼承人只有張父和張女,故張某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分為二,由張父和張女分別享有。張女死亡后,張女的父母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已經死亡,故張女的祖父與外祖父母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依法均額繼承張女的遺產。
在現(xiàn)行法律框架下,由于《社會保險法》和《工傷保險條例》均未對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分配作出規(guī)定,司法機關參照繼承制度處理不失為一種路徑。畢竟,對沒有明確法律依據(jù)的情形,司法機關具有相當?shù)淖杂刹昧繖?。但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并非死者生前所有的財產,其本質上不屬于遺產。一般認為,該項待遇系對勞動者因工死亡后其遺屬所遭受的利益損失進行的補償。因此,其享受者應為因勞動者死亡而遭受經濟損失的人。就本案而言,工亡職工為張某,張父因為張某的工亡而遭受經濟損失不言而喻,可以享受該項待遇。存在疑義的是,張某的岳父母是否因此遭受損失?原勞動保障部頒布的《因工死亡職工供養(yǎng)親屬范圍規(guī)定》并未將岳父母納入供養(yǎng)親屬范圍。一方面,該部頒規(guī)章是規(guī)范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的享受對象的,未涉及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另一方面,無論是就實踐還是就男女平等理念,夫妻對于女方父母的重視程度不應當亞于對男方父母的重視,社會保障亦應如此。因此,建議未來將岳父母作為張某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享受對象。這更符合社會保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