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香 王 萌 李作明 田玉富
(1.寧夏大學農(nóng)學院,寧夏銀川750021;2.寧夏魯寧小尾寒羊種羊場,寧夏銀川750021)
蛋氨酸在動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動物自身又無法合成,在谷物類日糧中蛋氨酸含量較低。此外,蛋氨酸又極易在加工中被破壞,導致機體攝入不足,是反芻動物的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1]。因此通常將過瘤胃蛋氨酸加入反芻動物的日糧中以達到提高生產(chǎn)性能的效果。
當日糧中蛋白水平一定時,添加過瘤胃保護性蛋氨酸(Ruren Protected Methionine,RPM)可以使十二指腸的氨基酸趨于平衡,促進蛋白質的消化利用;蛋氨酸被認為是以玉米為主的基礎日糧泌乳奶牛乳和乳蛋白合成時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因此,蛋氨酸供給量不足,會嚴重影響奶牛的泌乳性能和健康狀況。近年來,有不少針對奶牛日糧中添加RPM的研究[2-4]。在肉羊的日糧中添加3 g/d的RPM組相對于未添加組日增重可以提高8.16%[5]。飼糧添加過瘤胃蛋氨酸顯著提高了灘羊羔羊的全期總增重,且平均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43.25%[6]。本研究擬在以蕎麥秸稈+青貯玉米為主的粗飼料日糧中,添加不同量的過瘤胃蛋氨酸,研究其不同添加量,對舍飼灘羊氮代謝的影響,為秸稈飼料飼用化及高效利用提供技術手段和理論依據(jù)。
選擇出生日期相近、體重相近、體況良好的5月齡的寧夏灘羊公羊20只,隨機分為5組,獨籠飼養(yǎng)。試驗前1個月對其進行去勢并做好護理;將蕎麥秸稈經(jīng)纖維素酶法處理,密封壓實保存30 d后,按日糧營養(yǎng)配方飼喂(見表1)。5組試驗羊的日糧精粗比均為3∶7,其中粗料按照纖維素酶法處理的蕎麥秸稈∶玉米青貯為40∶60進行配制。試驗Ⅰ、Ⅱ、Ⅲ、Ⅳ、Ⅴ組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0、1.5、3、4.5、6 g/d過瘤胃蛋氨酸。試驗前對圈舍內(nèi)進行消毒清理,試驗羊在試驗前進行驅蟲等常規(guī)防疫。每日飼喂兩次,自由飲水。
表1 日糧配方設計及營養(yǎng)水平(DM基礎)
試驗于2016年7月5日至2016年7月20日進行,預飼期10 d,正試期5 d。
消化代謝試驗在飼養(yǎng)試驗的中期進行,采用全收糞收尿法。每個試驗組選取3只試驗羊,分別置于消化代謝籠中。預飼期期間正常飼喂,避免羊只產(chǎn)生應激反應,正試期開始后每天早上7點正式開始,收集糞尿,要保證每日收集時間相同,日糧不變,自由飲水。
1.4.1 糞樣的采集與制備
試驗采用全收糞法,每日糞樣收集后稱重,取總量的5%,裝入自封袋中,加入2%的硫酸使糞樣完全浸入;另取糞樣總量的10%裝入自封袋中,不做處理。收集好的糞樣于-20℃下保存。試驗結束后將樣品在烘箱中烘干[(65±2)℃、6~10 h],冷卻后粉碎,過40目篩。硫酸固氮的糞樣同法制備后測定粗蛋白含量。
1.4.2 尿樣的采集與制備
每日收集的尿樣記錄總量,取總量的10%裝入樣品瓶中,在瓶中加入2%的硫酸進行固氮,硫酸的添加量為尿樣總量的10%~20%;另取10%的尿樣不做處理裝入樣瓶中,將取好的尿液樣置于-20℃保存待測。
干物質、粗蛋白、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等指標參考《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計算;
粗灰分:灰化法;
粗蛋白:凱氏定氮法;
消化能=總能-糞能;
每日采食量=每日投料量-每日剩料量;
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食入量-糞中含量)/食入量;
沉積氮=攝入氮-糞氮-尿氮;
氮的利用率=沉積氮/食入氮。
試驗數(shù)據(jù)用Excel記錄并作簡單處理后,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處理。
表2 過瘤胃蛋氨酸對舍飼灘羊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隨著過瘤胃蛋氨酸添加量的增加干物質表觀消化率也隨之升高,試驗Ⅰ組與試驗Ⅳ組和試驗Ⅴ組有極顯著的差異(P<0.01),與試驗Ⅱ和試驗Ⅲ差異不顯著(P>0.05);中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各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酸性洗滌纖維的表觀消化率各組間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3 過瘤胃蛋氨酸對舍飼灘羊能量代謝的影響
表3可見,在基礎日糧中添加過瘤胃蛋氨酸后總能逐漸升高,試驗Ⅰ組與其他各試驗組均差異極顯著(P<0.01);糞能中試驗Ⅰ組與其他各試驗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Ⅳ組糞能最低為4.97 MJ/d;消化能中試驗Ⅰ組與試驗Ⅳ組差異顯著(P<0.05),與試驗Ⅱ組、試驗Ⅲ組、試驗Ⅴ組均無顯著差異,試驗Ⅳ組消化能最高12.01 MJ/d;總能消化率中試驗Ⅰ組與試驗Ⅳ組差異顯著(P<0.05),與試驗Ⅱ組、試驗Ⅲ組、試驗Ⅴ組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Ⅳ組總能消化率最高達到74.99%。
表4 過瘤胃蛋氨酸對舍飼灘羊氮代謝的影響
由表4可知,各組進食氮隨著過瘤胃蛋氨酸添加量的增多逐漸增多,試驗Ⅰ組與試驗Ⅲ組、試驗Ⅳ組有極顯著差異(P<0.01),與試驗Ⅱ組、試驗Ⅴ組差異不顯著(P>0.05);糞氮隨著過瘤胃蛋氨酸添加量增多呈下降趨勢,試驗Ⅴ組有所升高,試驗Ⅳ組最低,試驗Ⅰ組與其他各試驗組均差異極顯著(P<0.01);尿氮的趨勢同糞氮相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試驗Ⅳ組最小,試驗Ⅴ組最大,試驗Ⅰ組與各添加組均有極顯著的差異(P<0.01);消化氮呈上升趨勢,試驗Ⅰ組與各試驗組均有極顯著的差異(P<0.01);氮消化率試驗Ⅳ組最高,依次順序為:試驗Ⅳ組>試驗Ⅲ組>試驗Ⅴ組>試驗Ⅱ組>試驗Ⅰ組,試驗Ⅰ組與其他試驗組均差異極顯著(P<0.01);沉積氮的變化趨勢同氮消化率相同,試驗Ⅳ組最高,試驗Ⅰ組與其他試驗組均差異極顯著(P<0.01);氮利用率依次順序為:試驗Ⅳ組>試驗Ⅲ組>試驗Ⅴ組>試驗Ⅱ組>試驗Ⅰ組,試驗Ⅰ組與其他試驗組均差異極顯著(P<0.01);氮生物學價值中試驗Ⅳ組最高,試驗Ⅰ組與其他試驗組差異極顯著(P<0.01)。
本試驗隨著過瘤胃蛋氨酸的添加,干物質消化率呈上升趨勢,添加過瘤胃蛋氨酸4.5 g/d組干物質表觀消化率最高,添加6 g/d組較4.5 g/d組有所下降,這兩組均極顯著高于試驗Ⅰ組。試驗中過瘤胃蛋氨酸對NDF、ADF的消化率無顯著影響。這與燕磊(2005)[7]的試驗結果相似。
添加過瘤胃蛋氨酸增加,試驗羊的總能逐漸升高。馮志良(1991)[8]對霍耳莫哥爾犢牛進行注入合成蛋氨酸的試驗中研究得出,補充20%蛋氨酸組較未添加組總能差異顯著(P<0.05),這與本試驗結果相似。王慧媛等(2014)[5]通過對肉羊日糧中添加0、3、6、9 g/d過瘤胃蛋氨酸發(fā)現(xiàn),添加組糞能較未添加組差異并不顯著,這與本試驗結果相同。
本試驗中,進食氮隨著過瘤胃蛋氨酸添加量的增加逐漸增多,糞氮和尿氮均有下降的趨勢,添加4.5 g/d組最低,這是因為過瘤胃蛋氨酸可以改善灘羊小腸氨基酸的平衡,減少尿氮排出量,提高氮的沉積率,增加氮的利用率。本試驗中試驗Ⅳ組,添加4.5 g/d過瘤胃蛋氨酸組氮消化率、沉積氮、氮利用率、氮生物學價值均為最高,密士恒等(2010)[9]在斷奶二元雜交肉羊中添加0、2、4、6 g/d的瘤胃保護性蛋氨酸,發(fā)現(xiàn)蛋氨酸的添加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這與本試驗結果相似。有學者研究包被蛋氨酸時也發(fā)現(xiàn)[10],添加組可以顯著提高氮沉積和氮的利用率。本試驗中添加過瘤胃蛋氨酸最多的試驗Ⅴ組(6 g/d),氮消化率、利用率、生物學價值均有所下降,分析雖然其進食氮最多,但是添加量過多,影響了小腸氨基酸平衡,多余的氮隨著尿氮排出,造成了浪費,同時污染環(huán)境。
添加過瘤胃蛋氨酸4.5 g/d組干物質表觀消化率最高。過瘤胃蛋氨酸的添加對氮代謝有顯著的影響,試驗Ⅳ組添加4.5 g/d組氮利用率和消化率均為最高。從消化代謝方面看,添加4.5 g/d過瘤胃蛋氨酸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