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輝,黃 英
(1.西南醫(yī)科大學 人文與管理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2.玉溪師范學院 圖書館,云南 玉溪 653100)
趙玉強指出:“作為人特定的生存方式,休閑是特定文化的表征,不同的休閑文化可能體現(xiàn)出不同的品格,同西方相比,中國休閑哲學具有獨特的東方韻質與迷人的思想魅力?!盵1]此說在宋代休閑哲學中即可得到很好的印證。
宋代理學大盛,文士們競相趨從講習。而理學的一大特點就是“在哲學上突出地表現(xiàn)為重視本體論之建構和心性哲學中心地位之確立。”[2]這種學術特色在休閑哲學上體現(xiàn)為文士們不只單純地肯定休閑的價值,而是進一步深入探究休閑的本體(本質)何在。這一點,在陸游休閑哲學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甚至可以說,對于休閑的本體思辨,陸游是南宋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士。
目前,中外休閑學界對休閑的本質多有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對休閑的種種定義,可謂眾說紛紜。而陸游的眾多詩句暗示出閑與自由本性、閑與安樂心態(tài)、閑與私人領域、閑與宇宙狀態(tài)的密切關聯(lián),無疑流露了對休閑本質的理解。這對于當代學人全面領會休閑的本質無疑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陸游有詩贊云:“卷舒閑有態(tài),去來倏無時?!┊斉c之盟,畢世相娛嬉?!保ā睹嗽啤罚3]393這無疑是在暗示休閑的滋味就和天上的白云一樣自由,體現(xiàn)了陸游對閑適的向往。事實上,每當在談到“閑”時,陸游常常提及“自由”(或與之意義相近的詞和詞組,如“自得”、“自在”、“少羈束”等)。例如:
入夏暑猶薄,投閑身自由。(《睡起書觸目》)[3]399
說與鄉(xiāng)鄰當賀我,死前長作自由身。(《戲詠閑適》)[3]431
不是無羈束,閑人得自由。(《十月晦日作》)[4]240
閑身少羈束,隨處得徜徉。(《園中》)[5]52
官閑身自得,客至眼殊明。(《客至》)[5]75
人生得自在,更老未為遲。(《閑游》四首其二)[5]154
陸游以上詩句所流露出的含義,無疑就是將自由視為休閑的某種屬性。此外,陸游還有以下類似的詩句:
天亦知予懶是真,暮年乞與自由身。(《或問余近況示以長句》)[3]349
轍跡當年遍九州,晚歸始解臥林丘。……盡言未辦常扃戶,竟是吾身得自由。(《遣興》二首其一)[6]53
閉門常自得,作計更誰如?(《村舍雜興》五首其四)[5]406-407
少隨官牒嗟無策,晚脫朝衫喜自由。(《林間書意》二首其二)[7]151
我是仙蓬舊主人,一生常得自由身。退歸自合稱山長,變化猶應侍帝晨。(《遣興》二首其二)[7]427
我們看到,在這些詩句里,和“自由”并列出現(xiàn)的“懶”、“臥林丘”、“閉門”、“脫朝衫”、“退歸”等等詞匯,其實也就是“休閑”之意,可見陸游對休閑的理解,始終是圍繞著“自由”這一核心特征而展開的。
馬誼妮等學者說得好:“休閑和自由一般被認為是同類概念,休閑的各個范疇幾乎沒有不具備自由性質的?!盵8]的確,當代學界對休閑之主要特征的認識也正不約而同地聚焦于“自由”這一核心。美國休閑學家約翰·紐林格(John Neulinger)認為:“休閑感有,且只有一個判據(jù),那便是心之自由感。只要一種行為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不受壓抑的,那它就是休閑的。去休閑,意味著作為一個自由的主體,由自己的選擇,投身于某一項活動之中。”[9]著名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也認為:“休閑,就是對自由的支配?!盵10]顯然,陸游早已頻頻道出了休閑的實質,盡管他沒有直接給出“閑即自由”一類的命題。
展開去說,“自由”之概念顯然有按人的本心、本性、本意行事的內(nèi)涵。因此,當陸游發(fā)出下面的感嘆時,我們便清楚地看到:輔君、做官、入世并非陸游的初心,而復返田園,隱居休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蠱卦》)才是他的自然本性:
北窗本意傲羲皇,老返園廬味更長。(《北窗》)[3]389
健忘閑何害,貪眠老正宜。本心惟泥酒,余習略存詩。(《自詒》)[6]143
先親愛我讀書聲,追慕慈顏涕每傾。萬事到前心盡懶,一編相向眼偏明。致君正使違初志,為己猶當畢此生。更祝吾兒思早退,雨蓑煙笠事春耕。(《讀書》)[6]475
獨往成初志,安居謝世紛。(《幽居雜題》四首其四)[5]259
薄宦非初志,幽居不計年。(《卜居三山……》二首其一)[5]299
本意歸來老故丘,閉門飯足尚何求。閑云一片自舒卷,幽鳥數(shù)聲相應洲。(《戲遣老懷》五首其五)[7]89
交世非初志,謀生又絕疏。(《寓嘆》三首其二)[7]356
平生絕愛山居樂,老去初心亦漸償。(《山居》)[11]169
陸慶祥認為:“休閑的本質是人的自然化”,[12]21并指出“人的自然化……是以自然之本性更好地參與到社會與宇宙的創(chuàng)化之中。休閑的自然化本質,其形而上的自然本性的回歸以及形而下的在自然山水中游玩、親近大自然的現(xiàn)實活動,無非就是想表明休閑是人的私人領域的回歸?!盵13]32他還主張:“休閑與‘解脫'、‘自由'等概念的必然聯(lián)系,可以說明休閑是人向自然本性回歸的經(jīng)驗活動?!盵13]109陸游的詩句論述,對于現(xiàn)代休閑本體論的此類思路,顯然具有支撐作用。
“安閑”一詞至遲在漢代焦贛的《易林·益之乾》中就有了。在筆者看來,“閑”是原因,而“安”是結果。因為有了閑的狀態(tài),一個人的情緒才會安寧。漢語里又有“忙亂”一詞(至遲在南宋朱熹的《朱子語類》中已出現(xiàn)),正可以從反面來印證:人在忙的狀態(tài)下,則容易心亂,心緒不寧。
事實上,陸游也常將“閑”的狀態(tài)與“安”的情緒相提并論。在他的詩句里,休閑在情緒呈現(xiàn)上首先必然是一種心靈安穩(wěn)的狀態(tài):
學道逍遙心太平,幽窗鼻息撼床聲。(《晚起》二首其二)[14]135
飯飽眼欲閉,心閑身自安。(《疏山東堂晝眠》)[14]325身寄窮山里,心安一事無。(《宴坐》)[14]439
一生憂患如山重,此日安閑抵蜜甜。(《自述》二首其二)[6]390
無事自能心太平,有為終蔽性光明。(《書懷》)[5]308
安閑多熟睡,衰退少新交。(《園中作》)[7]454
萬事罷經(jīng)營,悠然心太平。(《書適》)[11]220
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破陣子》二首其二)[11]422
此外,陸游的“僻巷地無喧,閑人慮不煩”(《東軒》),[5]291“身健心閑百慮輕,秋晴未必減春晴”(《秋晴》),[7]313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陸游不但指出了“閑”與“安”的必然關系,還認識到了“閑”與“樂”的不解之緣。其實,作為傳統(tǒng)休閑文化的著名典型,“孔顏之樂”、“曾點之樂”已經(jīng)向我們透露了休閑的本質乃是一種因自由自得而產(chǎn)生的愉悅。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文同等都寫有《閑樂》一詩,而且詩中“閑”字都置于“樂字”之前,也可見閑是原因,而樂是結果。在陸游的詩里,“樂”與“休”、“閑”也總是相伴而生:
少年從宦地,休日喜無涯。(《休日有感》)[15]97
功名已付諸賢了,長作閑人樂太平。(《訪昭覺老》)[14]97
老向人間未拂衣,偷閑聊喜息塵機。(《偷閑》)[14]218
軍中罷戰(zhàn)壯士閑,細草平郊恣馳逐。(《冬夜聞雁有感》)[14]219
解組徑歸應更樂,偷閑猶足傲羲皇。(《晚晴》)[14]312
埋沒文書每自憐,偷閑出郭一欣然。(《小雨出西門五里至東岳廟》)[3]223
琴書自足閑中樂,天地能容醉后狂。(《霜天雜興》三首其一)[4]143
放翁澹無事,樂此清夜永。(《園中秋夕》)[4]218
現(xiàn)代西方休閑學語境中,美國學者卡普蘭(Max Kaplan)把“心理快樂(psychologically pleas?ant)”[16]作為休閑定義中的要素。杰弗瑞·戈比(Geoffrey Godbey)也指出:“休閑是指人們以自身的生活方式愉快地、自愿地去做事情”。[17]可見,陸詩已經(jīng)充分暗示出了休閑本質的這一層面。并且,陸游還特意說“閑中有真樂”(《閑思》二首其二),[4]303意在強調(diào)休閑之樂非同一般的物質性快樂,而是意味深長的精神性快樂。此意尤其值得我們思考。
此外,有學者指出:“情趣是休閑的靈魂?!盵18]而事實上,陸游也早已暗示出“閑”和“趣”的關系。他有八首詩題目都叫《閑趣》,其中一首云:“豈惟自得閑中趣,要遣兒孫世作農(nóng)?!保ā堕e趣》)[4]341此外還有一句詩:“自是閑人足閑趣,本無心學野僧家?!保ā断某鹾咫s題》八首其三)[5]45那么,“閑樂”和“閑趣”又是何關系呢?筆者認為,二者都表示一種休閑帶來的愉悅,所不同之處在于“閑趣”有主動發(fā)現(xiàn)而獲得快樂之意。即“閑趣”從屬于“閑樂”,是“閑樂”中的一種獨特狀態(tài)。
在陸游的許多詩題和詩句里,都有“關門”、“閉門”、“閉戶”、“杜門”、“掩關”等之類的字樣。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現(xiàn)象,而是有著深厚休閑哲學基礎的表現(xiàn)。在陸詩的字里行間,作為一種休閑策略的關門閉戶所導致的與世隔絕,并未給詩人帶來不便或不適,相反卻使他感到自適和自得。請看他的自我描述:
閉戶日陶然,晴窗春已妍。(《新晴午枕初起信筆》)[3]111
落筆未妨詩袞袞,閉門猶喜氣揚揚。(《饑坐戲詠》)[4]179
幸自杜門無一事,不須清夜感衣砧。(《幽居》)[6]135
村野易過日,閉門心自欣。(《村野》)[6]481
杜門雖與世相違,未許人嘲作計非。(《農(nóng)舍》四首其四)[5]348
閉門真得計,切勿變軒昂。(《雨霽》)[7]300
美國哈佛大學的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提出“私人天地”(Private Sphere,一譯“私人領域”)概念,并將其界定為:“一系列物、經(jīng)驗以及活動,它們屬于一個獨立于社會天地的主體,無論那個社會天地是國家還是家庭。要創(chuàng)造一個私人空間,宣告溢余和游戲是必須的。”[19]可見在宇文所安眼中,“私人天地”和“休閑”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私人領域保障了休閑的獲得,這種休閑,不是公共娛樂性的,而是文士們內(nèi)心的“閑情逸致”。本乎此概念,中國當代休閑學理論認為:
對于休閑來說,私人領域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20]169
回到私人領域是擁有閑情的關鍵,也是閑情所具有的最為明顯之特征。很難想象一個人心中指向公共領域,仍能獲以閑情。[13]71
真正的休閑是個體回歸私人領域,……[13]73
陸慶祥把“關門”作為回歸私人領域的一種標志:“‘門'在中國古代的詩歌中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意象。關門、閉門,門里、門外都是一種人生境遇的呈現(xiàn)。關上門意味著士人回到個體的私人空間,而門外則常常意味著繁華的公共空間?!盵13]63陸詩恰好是對此論的一種印證。陸游顯然意識到了休閑的私人領域性質,因為在他看來,只有和外界保持一定距離,才能不受外界聲色名利的誘惑和干擾:“聲利能令智者愚,放翁閉戶養(yǎng)迂疏”(《閉戶》二首其一),[4]249也才能不被官場或社會的一些制度所拘束:“拘攣動覺吏有責,幽獨更似僧無家?!保ā抖埂罚3]201故而,他采用閉門的方式拒絕俗人、俗物和俗事:
直令掩關避世俗,未害煎茶喚鄰舍。(《幽居戲贈鄰曲》)[4]205
閉門謝俗子,與汝不同調(diào)。(《燈下讀書戲作》)[6]172
學道莫如心自肯,杜門真與世相忘。(《北窗微陰》)[5]57
乞身林下養(yǎng)衰殘,閉戶寧容外物干?(《閉戶》)[7]117
謝客杜門殊省事,一盂香飯養(yǎng)天和。(《雜賦》十二首其十)[11]90
“閉門萬事不相關,飽受人間一味閑。”(《閑適》)[7]305——在私人領域的一方天地中,陸游方才得以生發(fā)出了豐富多彩的休閑工夫,充分地發(fā)展人性的各個方面,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這也使他有著多方面的成就。試看他自己的一些描述(相關例子甚多,僅舉數(shù)隅):
閉戶著書千古計,變名學劍十年功。(《宿魚梁驛五鼓起行有感》二首其二)[14]232
閉門種菜英雄事,莫笑衰翁日荷鉏。(《詠史》)[3]402
閉門養(yǎng)氣淵源在,未敢摧傷學楚騷。(《歲晚》)[3]446
簞瓢虛道不堪憂,閉戶方從造物游。(《閉戶》)[3]450
閉門莫道都無事,又了移花一段忙。(《秋興》三首其一)[4]10
閉門無事不勝閑,心境超然一室寬。(《題齋壁》二首其一)[4]215
道妙從來亦粗聞,閉門方用十年勤。(《龜堂雜興》十首其九)[6]201
殘發(fā)凋零不滿巾,閉門聊得養(yǎng)天真。(《閉門》二首其一)[5]415
閉門旋了和詩債,賣藥不償沽酒資。(《閑思》)[11]8
……
以上陸游的詩句無疑透露出這樣的內(nèi)涵:向私人領域的回歸是休閑最基本的發(fā)生或實現(xiàn)機制。它能夠提供最大程度的自由,消除休閑的障礙,使人從容不迫地從事各種休閑活動,也從而養(yǎng)成淡然淡定,超越功利,涵養(yǎng)人性的休閑人格。因此,這也印證了現(xiàn)代休閑學的觀點:“很明顯,公共領域的勞作最容易使人的生命流于異化,成為手段;而只有在休閑中,人才能找回自身。”[12]23
潘立勇先生等指出:“閑是個體生命和宇宙生命的本然狀態(tài)”,[20]168“作為本體的閑,更是具有宇宙的普遍意義。在中國古人看來,不僅人類本應休閑,萬物也是‘閑'的?!钪嫒f物本體為閑暇,人也是萬物之有機的一部分,故人之閑的根據(jù)是萬物之閑?!瓘慕K極意義上講,儒道都是認同宇宙之閑的本體地位的。”(同上)的確,至遲從唐代起,相關思想就已經(jīng)得到呈現(xiàn)。例如唐代詩人崔曙就明確說過:“世人久疏曠,萬物皆自閑。”(《潁陽東溪懷古》)縱觀宋代,不少文士都有這種萬物皆閑的思想或觀念之流露,例如辛棄疾、范成大、朱敦儒乃至詩僧大慧禪師、無準禪師、宏智禪師等人,而陸游則是其中最為典型者。他的詩中有這樣的句子:
素璧徐升天宇閑,連峰積雪蒼茫間。(《寺樓月夜醉中戲作》三首其一)[14]29
眾死一身今獨健,人忙萬物本常閑。(《東園小飲》四首其四)[6]239
春江風物正閑美,綠浦潮平柁初起。(《對酒作》)[5]122
中原俯仰成今古,物外自閑人自忙。(《八月四日夜夢中作》)[5]327
在這種“宇宙皆閑”之觀念的影響下,陸游進而把“閑”字賦予具體自然萬物,對不少動物、植物冠以“閑”字來加以描繪,例如:
橋邊沙水綠蒲老,原上煙蕪黃犢閑。(《十一月三日過升仙橋作》三首其三)[14]138
三山蔥蘢鮫鱷靜,九關肅穆虎豹閑。(《自雪堂登四望亭因歷訪蘇公遺跡至安國院》)[14]204
月輪桂滿蟾初冷,星渚橋空鵲尚閑。(《立秋前三日夜坐庭中偶賦》)[14]388
幽吭弄暖閑相命,勁翮凌風遠有聲。(《秋晴園中山禽絕多有感而賦》)[3]23
寒蝶徘徊掠衰草,孤花閑淡弄斜暉。(《休日行郡圃》)[3]177
一等人間閑草木,月窗君看早梅枝。(《贈惟了侍者》二首其二)[3]370
飯余常貯新陳谷,農(nóng)隙閑眠子母牛。(《農(nóng)家》)[3]447
兒女若一家,雞犬意自閑。(《東西家》)[6]19
數(shù)點霏微社公雨,兩叢閑淡女郎花。(《小圃獨酌》)[6]225
此外,陸游還常常把“閑”字賦予無生命的自然物,在他的詩中,常常出現(xiàn)“閑云”、“閑窗”、“閑門”、“閑房”、“閑院”、“閑館”、“閑日月”等等。這些字眼想要表達的,顯然是在暗示世人:既然休閑是宇宙的普遍性質,故而也應是人的生命狀態(tài)。人也應像自然學習,和閑閑萬物一樣尋求舒適、自由的生活。
總之,陸游的詩句常常涉及閑與自由本性、閑與安樂心態(tài)、閑與私人領域、閑與宇宙狀態(tài)的密切關聯(lián),它們所流露的休閑本體思辨往往與現(xiàn)代休閑學原理不謀而合,并且富有傳統(tǒng)休閑哲學特色,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