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璽維
摘 ?要 信息技術手段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是信息技術方法和高中數學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是新課改的一項重要內容。使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解決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具有激發(fā)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信息技術;高中數學;幾何畫板;微課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17-0039-02
1 前言
新課改不僅是一種理念的改革,更是一種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拓展。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入,錯誤地認為使用多媒體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教研部門聽課或調研,要出好成績還得靠傳統(tǒng)課堂的講授學習。長此以往,使得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處于低效運轉階段,既不能與當前數學新課改進程接軌,又不利于引導學生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解決數學問題。
2 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優(yōu)勢
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整合,主要是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設計和課堂呈現中恰當合理使用PPT、幾何畫板、微課和數學電子建模演示等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傳統(tǒng)的教師單純講授改變成生動形象、多元化呈現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建設高效課堂為歸宿,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為目的,其優(yōu)勢頗多。
對激發(fā)高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有促進作用 ?高中數學部分教學內容相當枯燥,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計算應用能力。中等以下水平學生在學習時會出現畏難情緒和厭學心理,如果數學教師不能夠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優(yōu)化教學手段,就會使這部分學生在學習時掉隊。尤其是高二文理分科后的文科教學班,平時檢測成績普遍不高,再加上文科班女生偏多,學習數學的氛圍不佳,給高三數學總復習和高考備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如果數學教師能夠及時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利用幾何畫板、動畫演示來轉化教學難點,使用微課在課余對偏科學生進行輔導,就會相應減輕教學壓力,讓一部分對數學失去信心或興趣的學生重拾信心,對數學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有利于分化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數學教學幾大模塊中,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一直是重難點和易錯點。如果在教學中能夠使用幾何畫板等軟件在電子白板上對學生進行講解或動畫演示,教學效果遠遠超過普通黑板作圖。當然,并非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但是高中數學教學的大部分內容可以采用。
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不會使用幾何畫板,也不會使用微課,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高效數學課堂的建設。如果在學校內部能夠建立以數學教研組為單位的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整合科研小組,集思廣益,最大限度進行資源共享、組內培訓和交流學習,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申請科研課題,力爭建立起學校內部的數學精品網絡課程、專題考點微課、輔導點讀課等特色校本課程,無疑會成為整個學??焖侔l(fā)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比如在農村高中,大部分教師課業(yè)負擔重、生活壓力大,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微課視頻輔導學生或讓學生通過網絡課程進行學習,可以減輕數學教師的課外輔導壓力,也能夠機動靈活地幫助學生答疑解惑。這些視頻一般由學?;蚩迫谓處熖峁瑢W生不需要花錢購買,減輕了農村學生的經濟壓力,是一種非常值得采用的方法。
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主動學習 ?多媒體技術最大的優(yōu)勢是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和變化豐富,是一種人機交互的新的教學方式,完全可以克服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和主導的低效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信息量大、節(jié)奏快,特別是在高三數學一輪復習中能夠發(fā)揮很大的優(yōu)勢。高中數學教師可以把高中所有的數學公式、定理、重難點以PPT或網頁的形式給學生整體呈現出來,同時設置一些對應的高考試題和練習題。這樣處理高中數學教學素材,讓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可以對號入座式地做好自己的復習,給分層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最有價值的是,在復習過程中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面體現了新課改理念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1],為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有利于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潛力,提高終身學習能力 ?在日常的高中數學教學中,科任教師不僅自己要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而且應該在教學中給學生布置適當的作業(yè),讓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自己制作課堂教學PPT,把學生真正帶入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中來,讓學生學會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 [2],實現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fā)展。在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過程中,學生是帶著自己良好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去學習的,不是傳統(tǒng)逼迫式或低效的學習,是一種學生可以自由探索的新的學習型課堂,是有新鮮活力的課堂。
3 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反思與不足
高中數學教學實踐表明,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勢頗多,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由此,在整合教學過程中建議高中數學教師注意以下幾點。
立足學生實際,恰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高中數學畢竟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從每年學生的高考成績和抽樣調查來看,數學成績普遍不高,仍然是制約學生選擇理想大學的一道門檻。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農村高中學校,學生的數學成績很低,這就要求科任教師要精心備課,不得隨意拔高教學起點,使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時要注意內容的選擇與取舍,放慢速度、放低起點,盡量照顧到全體學生。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要避免每一天每一堂課都使用教學課件,這樣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掌握好應用多媒體手段的時機、數量和質量,最好能夠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案教學、案例教學、探究模式和信息技術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正確處理形象化與抽象性之間的關系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最難把握的是正確處理抽象和形象的關系。特別是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模塊,教師要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等把抽象的空間概念轉化成形象的平面圖形,做到學生能夠把抽象的東西在自己的大腦中消化、吸收和理解。一些教師認為,解決一道難題往往只是借助一條輔助線就可以,但是數學思維還沒有完全形成的學生就是不會使用或找不到這條輔助線的位置。在函數部分教學中,如果學生學會把圖像和數字連在一起,就能夠通過圖像的平移或倒置,解決抽象的函數問題。因此,建議高中數學教師把課堂講授、多媒體手段、幾何畫板和實物演示等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化抽象成具體,逐漸提升解題的思維和能力。
正確處理程序化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 ?每一位科任教師要敢于挑戰(zhàn)自己和提升自己,注重對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理念和新時代教育技術的學習。
首先,教師要讓自己跟上新時期的教學步驟,能夠熟練運用多媒體等新教學手段。要克服年齡大、經驗少的心理障礙,無論是老教師,還是剛工作的年輕教師,都要在日常教學中堅持學習,在教學中學習、在教學中練習,從根本上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
其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做到程序化與創(chuàng)造性結合。高中學生已經初步具備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引導他們在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適當拔高或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給他們一個自我學習后的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或指導他們制訂小課題或小型研究計劃。教師也可以參與進去,帶動和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比如可以將數學建模的思維或模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學會用計算機作圖、分析或制作一些常見的數學模型,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一般來說,高中學生對新興計算機技術或信息科技比較感興趣,也容易接受或掌握,教師只要把自己所教班級的幾只“領頭羊”培育好,就可以在班級內部推行導師制,走出一條比較成熟的學生帶動學生發(fā)展的健康之路。
加大對整合課堂的監(jiān)測與學生的反饋力度 ?高中數學課堂和信息技術的整合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完善與提高。建議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意數據的積累和分析,最好能夠以班級為單位,建立以三年為周期的大數據系統(tǒng),把學生每一次的成績錄入這個系統(tǒng),把每一次教學方法更新后的測試數據作為重點分析對象,嚴格執(zhí)行科學的分析方法。同時,適時進行具體調研,真正建立學術化的發(fā)展之路,讓學生和教師在科學的陽光下共同成長。當然,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工程,至少要建立起以學校為單位的學術小組。高中數學教師最好能夠在學校中結成對子、分解任務,在不同年級共同開展實驗,才能夠有效地做好整合工作,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管理層面也應高度重視,給予教師最大的支持。
4 結語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整合有力地推動了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提高[3]。如果高中數學教師能夠堅持不懈地探究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結合與應用,就一定會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
[2]張澤居.高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淺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3):250,257.
[3]陶馮珍.高中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1(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