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燏,許玉芳,宋群芳
(無錫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江蘇 無錫 214151)
隨著現(xiàn)代社會壓力的逐漸增加,抑郁癥發(fā)病率逐年增長,該種疾病是目前全部疾病當中,患者最容易自殺的一種疾病,該種疾病患者多半會伴發(fā)焦慮癥[1-2]。本研究通過呼吸放松療法的訓練,用于伴有焦慮癥狀抑郁癥的患者中,能緩解患者的胸悶、心悸、瀕死感,效果良好,現(xiàn)將方法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4~10月在無錫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心理科9B病區(qū)住院的患者6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北京版ICD-10中抑郁癥診
斷標準;②患者自愿參加研究,且征得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癲癇病史;②嚴重認知和交流障礙不能配合者。按入院的先后順序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對照組30名、觀察組30名,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本臨床數(shù)據(jù),經(jīng)數(shù)據(jù)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該分組具有可比性。
1.2.1 干預方法
兩組抑郁癥病人都進行常規(guī)抗抑郁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呼吸放松訓練進行干預。具體如下:
1.2.1.1 呼吸放松訓練
主要包括彎腰、下蹲、腹式呼吸、縮唇呼氣等綜合訓練方式。
1.2.1.2 實施呼吸放松訓練
選擇通過呼吸放松訓練培訓的6名本科護士為研究員。研究員對入組患者進行登記,簽署呼吸放松訓練知情同意書,將呼吸放松訓練的方法進行一對一的培訓,直到患者掌握。
方法:①指導患者能夠熟練掌握腹式呼吸的方式,在此基礎之上指導患者進行各項綜合訓練,②引導患者雙手上舉進行呼氣與吸氣,控制在20次左右,將患者雙手位于身體側面,采用交替上移下滑的方式,進行交替訓練,控制在20次左右。③指導患者雙肘進行彎曲,雙手保持我去拿狀態(tài),采用交替向前方進行擊打,配合患者動作進行呼氣與吸氣,控制在20次左右。④將患者雙腿控制在屈膝90°左右,使患者進行交替抬起與放下,進行吸氣與呼氣的練習。⑤指導患者進行吹蠟燭,指導患者感覺呼吸較累停止。自患者入院當天就進行訓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鐘。
1.2.2 評價指標
在干預前后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脈搏,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價焦慮程度,以觀察干預效果。
1.2.3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2組患者各項數(shù)據(jù)均數(shù)日SPSS 13.0軟件中,2組患者訓練前后焦慮程度以及呼吸與脈搏評分對比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予以t檢驗,組間對比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2.結果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焦慮程度、呼吸、脈搏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HAMA、呼吸、脈搏評分比較(n=30,±s)
表1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HAMA、呼吸、脈搏評分比較(n=30,±s)
組別 焦慮程度 呼吸評分 脈搏評分訓練前 訓練后 訓練前 訓練后 訓練前 訓練后實驗組 30.67±9.4012.20±5.4724.23±5.3317.43±2.31 84.83±7.5583.80±6.76對照組 31.67±8.4026.83±10.2430.03±3.8426.70±5.95 84.40±6.9484.77±5.25 T值 -0.434 -6.905 -4.830 -7.9450.231 -0.619 P值 0.6660.0000.0000.0000.818 0.539
呼吸放松訓練是以腹式呼吸訓練為主要方式,通過調整呼吸達到調節(jié)心理的目的,要求被試者控制好自己的呼吸[3-4]。同時要求將患者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動作及體會上。
本研究中通過對實驗組進行呼吸放松訓練,研究對象的HAMA、呼吸、脈搏較對照組比較,干預后實驗組HAMA評分為(12.20±5.47),對照組HAMA評分為(26.83±10.24),實驗組焦慮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由此說明實施呼吸放松訓練對抑郁癥患者焦慮發(fā)作時有效。
總之,對抑郁癥患者焦慮發(fā)作時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合并使用呼吸放松訓練,臨床護理工作人員通過治療患者呼吸方式,對患者心情狀態(tài)進行實施關注,給予患者安慰以及鼓勵,逐漸改善患者自身認知態(tài)度,對緩解患者焦慮情緒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