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玲
(江蘇連云港東??h人民醫(yī)院五病區(qū)產一科,江蘇 連云港 222002 )
妊娠中晚期的孕產婦常由于行動不便及擔心是否能順利生產,而產生焦慮及抑郁等不良情緒[1],導致其對治護的依從性降低、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升高。有資料顯示,對妊娠中晚期的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好[2],可讓其了解與孕產相關的知識,減少其不良情緒。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對妊娠中晚期的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將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間在江蘇連云港東海縣人民醫(yī)院五病區(qū)產一科住院的78例妊娠中晚期的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這78例孕產婦平均分為A組和B組。A組孕產婦的年齡為19~31歲,平均年齡為(29.2±8.7)歲;其平均胎齡為(29.7±5.8)周。B組孕產婦的年齡為19~31歲,平均年齡為(28.6±5.2)歲;其平均胎齡為(30.5±15.6)周。兩組孕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江蘇連云港東??h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兩組孕產婦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方法為:對其進行病情監(jiān)測、飲食指導及用藥指導。在此基礎上,對B組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進行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為:1)護理人員經常與孕產婦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疏導孕產婦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為其介紹分娩成功的例子,以減輕其不良情緒。2)向孕產婦發(fā)放健康教育的宣傳手冊。定期為孕產婦舉辦健康講座,由經驗豐富的產科專家為其授課。在孕產婦的病房里,采用播放影音視頻等方法向孕產婦及其家屬普及孕產的基本知識及注意事項。3)向孕產婦講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為了保證孕產婦及胎兒的營養(yǎng)供給,可參照食物交換表來增加其飲食的品種,保證其每日攝入足夠的微量元素。幫助孕產婦養(yǎng)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4)根據孕產婦的身體情況,為其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指導孕產婦在飯后1 h進行慢走、散步等運動。囑孕產婦進行運動時要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量不宜過大。囑孕產婦的家屬在其進行運動時對其實施全程陪護[3]。5)告知孕產婦在其分娩后的7天內分泌的乳汁為初乳,初乳中含有抗感染的物質(如免疫抗體、溶菌酶等),這些物質可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力。囑孕產婦在產后盡早讓新生兒吮吸其乳頭,以減輕其產后出血的癥狀,促進新生兒腦部神經細胞的增長。告知孕產婦產后在為新生兒喂奶時應取舒適的體位,例如坐著或躺著。要懷抱新生兒,使新生兒的頭部及身體呈一條直線,將新生兒的臉及身體盡量貼近其乳房。6)告知孕產婦在產后撫觸新生兒的臉部時,需從新生兒前額的中心開始用大拇指往外推新生兒的額頭,其軌跡類似于人輕輕微笑時嘴角的弧度。為促進新生兒胃腸的蠕動,需指導孕產婦在產后按順時針撫觸新生兒的腹部,但若新生兒的臍痂未脫落,則不可對新生兒進行撫觸。
接受護理后,觀察兩組孕產婦的SAS評分、SDS評分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1)用SAS評分及SDS評分評估兩組孕產婦焦慮及抑郁的程度[4]。兩個量表分別包括20個項目,每個項目的評分為1~4分,總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及抑郁的程度越嚴重。2)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量表評價兩組孕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量表的內容包括:護理質量、護理服務的及時性、健康教育的質量及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每一項的最高評分為20分,評分越高表示孕產婦對該項的滿意度越高。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均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B組孕產婦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低于A組孕產婦(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的SAS評分及SDS評分的比較(分,±s )
表1 兩組孕產婦的SAS評分及SDS評分的比較(分,±s )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 SDS評分A 組 39 40.32±5.78 39.25±4.67 B 組 39 31.32±4.68 30.13±3.68 t值 7.56 9.57 P值 0.01* 0.01*
接受護理后,B組孕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為(19.34±4.34)分,其對護理服務及時性的評分為(17.87±4.63)分,其對健康教育質量的評分為(16.92±2.45)分,其對護理人員護理能力的評分為(17.02±6.24)分;A組孕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為(13.03±2.43)分,其對護理服務及時性的評分為(12.23±5.23)分,其對健康教育質量的評分為(12.04±1.65)分,其對護理人員護理能力的滿意度評分為(12.34±2.52)分。與A組孕產婦相比,B組孕產婦對護理質量、對護理服務的及時性、對健康教育質量及對護理人員護理能力的評分均較高(P<0.05)。
妊娠中晚期的孕產婦應保持良好的情緒,積極地接受各項產前檢查,以確保其自身及胎兒的安全[5]。但有研究資料顯示,妊娠中晚期孕產婦的焦慮及抑郁情緒均較為嚴重。存在焦慮及抑郁等不良情緒的孕產婦對治護的依從性較低,不利于其順利分娩。對妊娠中晚期的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可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健康意識及對治護的依從性。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妊娠中晚期的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且可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