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露
(鄭州電力高等??茖W校,河南 鄭州 450000)
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高校學生樹立一個遠大抱負,有效實現(xiàn)“中國夢”。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逐漸豐富高校學生的知識儲備,逐漸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能力、水平,提高高校學生自信,有效實現(xiàn)“中國夢”。
首先,夯實基礎。中國夢與我國高校學生的技能本領以及自身的綜合素質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大學作為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階段,學生需要珍惜學習的機會,不斷的更新自身知識儲備、夯實基礎、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學習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能,使自身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以后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其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當代大學生具備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與活力,作為創(chuàng)新最重要條件。為了全面培養(yǎng)高校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應幫助學生養(yǎng)成探索真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需要逐漸提高奮斗品質。高校學生與中國夢有著緊密聯(lián)系,幫助高校學生培養(yǎng)扎實肯干、矢志奮斗精神。
(一)缺乏責任心
當前隨著社會快速發(fā)展,高校學生逐漸“務實“,直接影響了高校學生自身心理。每位高校學生都有非常強烈意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然而,很多高校學生對入黨具備的職責和意義沒有深刻認知,甚至部分高校學生將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升遷、求職的一種手段。個別學生在進行人際關系處理時,經常會將個人的利益放在人際關系處理的首要位置,嚴重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友愛。
(二)缺乏理想
當前高校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出現(xiàn)一些矛盾情況,一邊向往著個人主義、世俗生活以及物質利益;另一方面卻追求著集體主義、理想主義以及精神生活。很多高校學生都存在著矛盾信息,導致很多高校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存在信仰危機、心靈焦慮以及價值觀迷惘情況。很多專家學者認為,高校學生存在著現(xiàn)實和理論存在不一情況,甚至有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更注重本專業(yè)的學習。很多高校學生將社會地位、愛情婚姻以及生活質量作為今后追求目標,常常忽視了中國夢最重要力量,部分學生忽視了道德理想以及社會主義理想,存在缺乏對個人、國家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認知。
(三)缺乏自律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校學生存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社會、家庭以及自身期望比較高,高校學生的學習、生活、擇業(yè)和經濟壓力都逐漸增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逐漸增加很多壓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提高求真務實精神,由于當代大學生生活比較優(yōu)渥,學生進入高校學習時存在適應能力以及自主能力都比較差,同時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和主動性。因此,需要有效提高當代高校學生綜合能力,有效實現(xiàn)“中國夢”。
在高校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以“以人為本”模式進行教學。逐漸培養(yǎng)高校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給學生傳播中國夢的基本內涵以外,還需要有效提升高校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感悟以及參與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將當前的國情、黨情、民情進行有效結合。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jù)當前熱點、難點以及比較敏感話題進行全面的分析,使中國夢很好的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在開展教學時需要逐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以及方法全面分析中國夢,逐漸豐富中國夢的內涵。
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體系,有效結合新觀點以及新理論,幫助高校學生全面了解中國夢。引導高校學生理解、掌握中國夢主線,逐漸提高學生自身修養(yǎng)。為了更好的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從而有效的管理高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合理的制定教學方案,以此提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不僅需要對高校學生在學習方面進行管理,還需要對學生日常生活進行規(guī)范管理,全面提高高校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在課堂外,教師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并逐漸提高學生的責任感以及使命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使即將畢業(yè)的高校學生有正確的就業(yè)觀和人生觀,高校學生應將個人追求和社會、民族以及國家進行有效的結合。
綜上所述,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合理融入中國夢,能夠幫助高校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全面提升高校學生自身素質。同時教師也需要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中國夢更好的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有效提高高校學生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