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德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也能夠給學生一個更好的方向,而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又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針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進行思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思考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1.完成小學德育要求、擴展德育手段的需要
根據(jù)教育部的整體德育體系規(guī)劃,小學階段涉及的德育內(nèi)容有:開展熱愛學習、立志成才教育,開展孝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教育,開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開展熱愛勞動和愛護環(huán)境教育。這些是教育部在宏觀上對小學階段德育工作的六方面要求,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這些都需要細化落實,使之具有可實踐性。教育部的有關(guān)德育要求,在小學的語文教材中都有體現(xiàn)。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經(jīng)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多方面有影響,都對德育有著強化作用。所以,想要實施德育,就可以從小學語文教學著手,并且小學語文教學能夠更好地推動德育的發(fā)展。
2.完善小學德育工作、實現(xiàn)小學德育目標的需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主要就要做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同時還要維護學生的健康成長,引導學生成為具備良好品質(zhì)的人。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有很多素材能夠引導學生提高思想深度,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
1.將語文課堂上的德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其目的并不只是為了幫助學生明辨是非,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正確、什么是錯誤,更多的其實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美好品質(zhì),讓學生成為一個具備美好品質(zhì)的、有道德意識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才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備前提,而當學生具備道德意識之后,學生的行為中自然能夠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美德。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切記不能太脫離實際,而是應該將理論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學內(nèi)容所傳遞的信念和精神,也才能將這種精神運用于生活中。
2.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目的并不相同,但是從某個角度而言,其實語文教學和思想教育是有共通之處的。例如思想教育主要就是幫助學生提升思想高度,培養(yǎng)美好品質(zhì),而在語文教學中也有很多課文能夠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引導,而語文教學和思想教育都是以語言文字為主要的載體,所以,通過語文教學,德育的作用也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還有很多適合學生學習的精神和信念,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其實也能夠得到文中人物的熏陶,也能夠被教學內(nèi)容所影響。
3.課外閱讀
想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那么首先就應該展開課外閱讀,因為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可以閱讀到更多的內(nèi)容,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受到文中內(nèi)容的影響,有助于幫助學生培養(yǎng)美好品質(zhì)。并且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學生的知識面也能夠得到擴大,學生的視野也能夠得到拓展,而教師也應該積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課外閱讀。而想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就應該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推薦學生可能會感興趣的書籍,當學生碰到感興趣的書籍,自然就會自主進行閱讀,而通過這樣長久的閱讀,學生也能夠養(yǎng)成閱讀習慣。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或是寫讀后感,加強自己對閱讀內(nèi)容的認識。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多多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能夠通過對不同類型的文章的閱讀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并提升自己的閱讀興趣。
4.通過語文教師的自身形象,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因為只有當教師有了一定的專業(yè)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之后,教師才能對學生起到更大的幫助。教師職業(yè)是一個非常注重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精神的職業(yè),所以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職業(yè)抱有敬畏感和責任心,對于學生也應該循循善誘,讓學生成為具備美好品質(zhì)的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教師應該少指責學生,多鼓勵學生、指導學生,在學生犯錯時,教師也不應該用過于苛刻的語言批評學生,因為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自信。而為了維護學生的學習自信,教師應該多多肯定學生。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做一個好榜樣,讓學生能夠受到自己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和德育其實是有共同點的,而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德育,讓德育不再只是形式主義,教師就必須做出行動,利用小學語文教學和德育的共同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具備美好品質(zhì)和道德意識,同時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懷抱閱讀興趣,從閱讀內(nèi)容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三、結(jié)語
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發(fā)揮出非常大的作用,并且也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但是,想要達到德育目標,教師應該把握好德育的本質(zhì),將德育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出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其實也是做到了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教師應該通過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德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讓學生能夠具備美好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丁曉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9(17).
[2]劉強利.小學語文學科德育滲透的思考與實踐[J].名師在線,2019(7).
[3]劉永利.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13).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