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建義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于小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以外,還希望學生養(yǎng)成更加優(yōu)秀的道德素養(yǎng)。這不僅僅是對于學生的要求,同時也是對于教師要求的提升,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還要增加學生對于德育知識的了解,結合學科的特點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展開討論,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
關鍵詞:立智立德;小學語文;德育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對于教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對于小學的德育,要求加強小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識,而就目前來說語文課堂是最適合小學進行德育的學科。小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教師就要引導他們構建健全的認知,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于德育知識的理解,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加強學生的認知,實現(xiàn)立智立德的教育目標。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德育的意義
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一門學科,教師通過一些教學的材料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行引導,并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學生知識掌握的水平。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其更加適合融入德育的相關內容,利用一些事例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和深化,提高學生對于德育的認識,在加強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的情況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對于社會中的一些信息沒有過濾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加大德育的力度,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加強德育的同時使學生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增加德育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質,在教師進行課堂管理時更加輕松,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加強小學語文德育的方法
1.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融入德育的內容
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融入德育的內容是最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真實體會到德育的內容,能夠加強學生的感知能力,使學生在感知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與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踐行立智立德的教學目標。由于小學生在課上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利用適當?shù)慕虒W情境引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還能夠通過切身的體會提高他們對于問題的理解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來增強他們的記憶能力。例如在講解課文《再見了,親人》時,學生并沒有真實體會過戰(zhàn)爭的殘酷,對于文章的內容和教師的講解仍然會存在很多的不解,很容易會造成文章理解的偏差,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利用戰(zhàn)爭中的一些圖片或是視頻來增強學生的視覺沖擊,根據(jù)文章中的描寫加上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情景再現(xiàn),就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更能夠感知文章中戰(zhàn)友之間的情誼,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能夠加深同學之間的友情。
2.教師要以身作則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都十分尊敬自己的老師,教師就是學生最好的榜樣,因此教師除了要在進行教學時增加德育的內容外,還應該以身作則,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加強立智立德教學目標的落實。語文教師在加深自己對于德育的理解時能夠更好地把這些內容潛移默化地融入平時的教學當中,同時教師也能夠逐漸提高自身的素質,成為學生的榜樣,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用切身的行動對學生進行教育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德育的重視程度,對于教師的要求也能夠更加愿意接受,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他們的素質。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認真工作,樂觀積極,促使學生成為充滿正能量的人,有利于展開德育工作。
3.通過實踐加強德育
實踐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實踐情況來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在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中進行針對性改進。例如學校可以適當舉行一些主題性的演講活動,尤其是類似于“我和我的祖國”這類主題的演講,給學生在全體師生面前表現(xiàn)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還能夠借演講的機會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學生對于祖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三、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事業(yè)中很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其中融入德育的內容也是教育內容的一個創(chuàng)新,能夠在加強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xiàn)立智立德的教學目標,促進小學教學事業(yè)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潘艷玲.小學語文德育情感教學的滲透與反思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4):268.
[2]周麗閑.分析小學語文德育情感教學之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69-70.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