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東湖中學,江西 九江 332600)
初中數學作為教育學科中的一門重要基礎性學科,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計算能力,提升學生智力水平的重要職能。隨著教育事業(yè)的深化改革,教師的思維也需要不斷轉變,過往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化的教學要求,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當前的教學模式與思維方式,以學生需求為本,以開放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才能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學以致用。
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以人為本”“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加深,對當前的教育工作者來說,固有的教學模式禁錮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過往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教育革新的要求,因此,要轉變教學方法,就要尋根溯源,從思維上改變原有教育理念的弊端,以新的知識和技能武裝思想,革新方法,做到真正的與時俱進。
隨著素質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不斷推行,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學中的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受到不斷沖擊,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過往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的絕對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收知識,教學工作只能圍繞課本展開,很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視野,這樣的教育模式,就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內心的想法得不到重視和尊重??荚嚳际裁矗蠋熅徒淌裁?;老師教什么,學生就記什么。衡量學習效果的標準就是考試成績,這樣的應試教育,培養(yǎng)的只是考試型的學生,卻難以真正培養(yǎng)出具備綜合素質的全面人才[1]。
素質教育在教學中的發(fā)展,給教師的教學思路帶來了全新的方向,思維的轉變會帶動教學目標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轉變。因此,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決定了當前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轉變思路,跟上時代的步伐,創(chuàng)新變革教育方法,以科學的教育觀念帶動教學工作的開展。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應用型學科,數學學科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計算能力,開拓學生思維廣度,提升智力水平。這樣的教學目標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具備開放性。然而,過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卻恰恰與之相反,因為數學教學的邏輯性強,互動性差,導致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往往只根據課本中的內容,將數學公式、計算方法等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只體會到了數學課程的嚴肅、乏味,興趣的缺失導致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壓力過大、學習主動性較差,難以實現理想的學習效果。
而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不再只是單純的成績主導,學生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內心的想法得到肯定,渴望在公平、開放、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學生的意愿和需求應該被尊重和滿足,因此,創(chuàng)新的思維模式是實現教育公平性、開放性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對象是人,所謂教書育人,向學生傳授書本中的學科內容固然重要,然而尊重學生發(fā)展,培育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才是教育最終的目標。數學是一門開拓思維的學科,需要的是學生主動的探索與應用,然而以往的教學模式,卻洽洽壓抑了學生探索的意愿和能力,學生只是被動參與,老師將課本中的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將接收到的內容加以記憶,然后應用到考試當中。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失去了主動思考的能力,也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初中數學教學思維的轉變,應當從根本上改變教師主導課堂的角色定位,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將學生作為主導,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將學習思路傳授給學生,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開放的眼光看待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意愿。
教師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實踐者和引導者,教師能夠帶給學生什么樣的學生體驗,直接決定了學生對某一學科的理解和興趣,教師的態(tài)度和思維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方方面面。而教學思維的轉變,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思辨的精神,從自身出發(fā),擺正自身在教育工作中的位置,轉換身份和角色,將自己過往的教學主導地位轉換為教育的引導者,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理解,發(fā)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難點,鼓勵學生表達自我意愿,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教書育人。
數學的教學工作不應只在課堂上展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數學的身影。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設計時,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實際的生活場景中,發(fā)現數學的存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發(fā)現能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解決數學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將學生從書本束縛和陳舊的教育觀念中解放出來[2]。
隨著社會發(fā)展與科技的進步,互聯(lián)網、移動終端等媒介的高速發(fā)展,學校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斷豐富,現代化的技術為教學提供了更多便利。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采用一些風趣幽默貼近生活的影像、動畫、圖片、互動游戲等手段豐富課程內容,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枯燥、難以理解的課本知識,以全新的方式進行演繹,變得生動有趣,容易理解和接受。學生在這樣貼近生活,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中,學到了知識,增強了興趣,發(fā)掘了數學的魅力,得到了學習效果的提升。
總而言之,促進教育事業(yè)不斷向前推進的動力就是不斷革新思維,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創(chuàng)新的思路武裝自己,以現代化的手段革新教學模式,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以內在思維的不斷轉變促進教育工作不斷向前發(fā)展,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