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金麗
(安龍縣篤山鎮(zhèn)民族小學,貴州 安龍 552408)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展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以教師為中心,按照教師的意愿來展開教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使學生的主動性受到限制,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為了避免此種情況,長期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效果,應當對閱讀教學進行調(diào)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學習成績等,規(guī)劃設計閱讀教學活動,使其圍繞學生特點展開,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閱讀文學作品、思考作品、體會文學作品,使學生閱讀水平提高。
2.重視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還要語文教師重視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文學作品閱讀,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而適當?shù)刂笇W生,可以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對文學作品進行有效的閱讀,提升自身文學欣賞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那么,如何正確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①指導學生選擇與教材相關的課外文學作品閱讀。因為引導學生選擇與教材相關的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對同一類型的文學作品進行欣賞與學習,對同一類問題進行分析、思考、探索,從中尋求到新知,擴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量、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與此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再次復習課堂教學內(nèi)容,鞏固知識。②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課外閱讀。針對不同題材的文學作品,選擇適合的方式來進行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還能夠使學生有效獲取知識。所以,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正確地閱讀文學作品的方式,提高自身閱讀效率。
3.正確運用教學方法,提高閱讀教學效果。為了使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作用,滿足新課程要求,還需要在閱讀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1)設置問題情境,開展趣味性的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提高文學閱讀效果,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融入到情境氛圍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文學作品閱讀,并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北大荒的秋天》課堂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投放秋天的場景。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對秋天進行描寫,如此每個同學,腦海中都會有一個秋天的場景。此時學生提出以下幾個問題:①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的?②與我們所熟悉的秋天有什么不同?③課文是從那兩個方面寫北大荒的景色優(yōu)美的?④第三段中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教師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來閱作品,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答案。在教師情境的影響下,加之教師正確地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認真地進行文章閱讀,解答問題。(2)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標準下,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中,注意與寫作相聯(lián)系,鼓勵學生借鑒文學作品,進行作文寫作。如此,在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文學作品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認真地閱讀文章,學習文章的寫作風格、表達方式等,促使學生將所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運用到作文寫作中。采用此種方法來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水平,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雅魯藏布大峽谷》文章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文章中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描寫分析,并借鑒文章中風景描寫的方法,來對自己生活中的一景進行描寫。如此,學生認真閱讀文章,對其中風景描寫的部分進行分析,了解其中采用的寫作手法、寫作風格、詞語的運用。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文章所應用的寫作手法、詞語等來完成寫作。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在以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都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來講述作品寫作背景、作品簡介、段落劃分、概括文章中心、說明文章主題思想以及分析文章的特色等,而學生則是按照老師講授文章的順序,被動地進行作品閱讀與理解,學生自然不會充分地理解文章,提高自身閱讀能力。所以,在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即教師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營造自由、輕松的空間,鼓勵、引導學生進行文章閱讀,思考文章,說明自己的對文章的理解及感受,逐步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至關重要。所以,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呢?①引導學生靜心閱讀。學生好動、愛玩,很難靜下心來閱讀文章。為了改變學生這一陋習,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注意營造安靜、輕松的氛圍,鼓勵和引導學生靜心閱讀。長此以往,學生將會養(yǎng)成專心閱讀的習慣。②鼓勵學生嘗試理解文章。學生在作品閱讀的過程中,還要鼓勵學生對文章前后段落進行思考、分析,并體會文章情感,最好使學生能夠與文章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和中心思想。
3.注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在興趣的驅(qū)使下積極、主動地閱讀文章,主動思考文章,日積月累,學生在文學作品的熏陶下必然能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诖它c,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注意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此為依據(jù),規(guī)劃設計趣味性強的教學活動,展開閱讀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此,學生會主動地跟著教師的步伐進行文章閱讀,逐步提升學生自身閱讀能力。所以,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