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對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的鹽量不應超過6克。但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城市居民每天攝入的鹽量為11克,農村居民每天攝入的鹽量為17克,已經遠遠超過了健康標準。
鹽中富含大量的鈉,會影響人體鈣的儲存。攝入鹽分過多,會給身體造成諸多隱患。每攝入6克左右的鹽,就可能讓機體損失50毫克的鈣,增加罹患骨質疏松的概率;長期過量攝入鹽分,會給腎臟造成負擔,使尿液排出受阻,還會增加胃癌、高血壓等疾病的發(fā)病率,不利于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為了保持健康,我們應適當控制鹽分的攝入量。除了炒菜時少放食鹽,還要注意其他輔材和調味品中的鹽分含量,如醬油、黃豆醬、加工肉等。一條臘肉中鹽的含量高達10%,而每50克黃豆醬中就含有8克左右的食鹽。
那么,如何判斷食品的含鹽量呢?答案就在配料表中。配料表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該食品的所有成分,如果其中鈉的含量很高,就要注意了。
如果擔心少鹽的菜味道寡淡,還可以加一點有特殊風味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既能保證菜的味道,又能降低鹽的攝入量。另外,還可以用新鮮蘑菇代替雞精或味精來調味,以控制鹽分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