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理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繡緞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河源 517000)
在現在的社會中,越來越看重學生各個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不僅包括科學文化知識素養(yǎng),也包括一定的音樂美術審美修養(yǎng),好的藝術修養(yǎng)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對自身的外在形象做出一個良好的改變,而且也可以讓學生的內在氣質得到比較好的培養(yǎng),給人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感覺。在當今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格外重視,作為老師,我們也應該利用我們已有的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率。本文以此為題展開探討。
雖然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不斷得到貫徹,但是在現如今的美術教學課堂上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首先,老師和學生對于美術的態(tài)度不夠重視。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很多老師和家長的心中,都會認為美術只是一節(jié)副科,就是讓學生來放松的,不需要太過認真的備課或者聽講,這種錯誤的想法會讓老師在進行授課時,不能夠準確傳達新課標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不能以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對課堂的進行極為不利。其次,教學老師的非專業(yè)化和教學資源的缺乏。由于美術教學并不在小學考試的考試范圍之內,獲得的成績不需要展示給他人和社會,很多學校的老師并沒有經過專業(yè)的美術學習,在進行授課時,只是一味地按照書本或者教學大綱來進行授課,使得整個課堂失去了本應該具有的樂趣,學生感覺不到美術學習的快樂所在,自然也就很難提起興趣來。除此之外,美術教學實踐極為缺乏。小學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所不同的是,美術學習的素材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想要讓一副美術作品富有感情,就需要學生在實地觀察的基礎上進行作品的描繪,然而小學生由于年齡還比較小,對于自己的安全沒有保護作用,所以老師很少會帶學生去進行相關的教學實踐,學生憑借自己的想象或者臨摹去進行作品的創(chuàng)作,也會失去一定的學習動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雖然他們年齡比較小,對于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還不夠,但是他們敢于運用不同的色彩,將各種色彩進行搭配,從而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但是也正是由于色彩的大膽,許多小學生的作品可能會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一味的否定,覺得學生畫的不好,而是應該看到學生作品中發(fā)揮的比較好的地方,鼓勵學生大膽的去進行創(chuàng)作,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或者不認同畏手畏腳。學生只有一次次的去創(chuàng)作,才能慢慢找到美術的感覺,才能夠在自己的美術作品中真正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發(fā)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也很難能夠長時間集中,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合理安排設計教學的內容,對癥下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在了解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的基礎上,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來進行教學,在教學一些基礎的美術知識時,老師要注意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讓學生根據學習的主題,和現實生活中一些具體的事情聯系起來,學生有了具體的情境,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會更加有興趣。此外,在選擇繪畫素材時,老師一定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選擇,例如:在練習時,我們不要選擇一些景物,建筑或者人像來讓學生進行臨摹學習,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一些可愛的小動物來讓學生予以描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在動物上加上各種各樣的裝飾,以及各種可愛的表情。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課堂上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發(fā)現其中蘊藏的無窮樂趣。
我們之前有提到,必要的教學實踐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具體的環(huán)境所帶來的感覺,在心靈上產生震撼,自己感受過的東西再去予以描繪創(chuàng)作,思路必然會更加清晰,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也會更加的富有感情。但是由于對學生人身安全的保護,我們很少有機會可以去進行教學實踐,這是一種很大的遺憾。然而隨著近年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在教學中,許多美術教學的素材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播放給學生。我們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以另一種方式去對其進行感受,從而進行更好地描繪。除了利用計算機之外,我們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去豐富自己的美術修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節(jié)假日參加一些畫展,觀賞別人的作品,也可以去一些藝術工作室,去感受藝術的氛圍,這些方法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現在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我們作為老師要多鼓勵學生,增強他們創(chuàng)作的自信心,同時也要學會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安排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