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水龍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學,江西 九江 332000)
引言:高效教學是指通過多種方式獲取較高的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能夠輕松、有效地學習,教師也能夠有針對性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理念和目標,高效教學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實現的教學目標。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能力,高中物理教師也應該對如何實現高效教學進行深入的探討。
經過長時間的物理教學實踐發(fā)現,將學生置于生活背景下能幫助其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诖?,教師可以模擬相關情景,將物理知識教學活動與生活實例相結合,使物理知識更為直接、清晰【1】。為了將物理更好地與生活相結合,教師要在物理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積極的探索。
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知識點時,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概念,直接將其死記硬背下來,完全沒有理解這一定律等的本質內涵,導致無法在練習題中很好的應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立足于實際生活,通過舉例來講解這一定律:在勻速向前呈水平方向行駛火車上,如果有一個人向著跳起運動,發(fā)現落到與原來相同的位置上,這是因為人在水平方向上跳躍,其運動速度與列車水平方向上的運動速度相同,所以就會落在同一位置上;快速奔跑時若被絆倒,肯定呈現向前跌倒的狀況,但是若是腳上踩到了果皮,勢必呈現向后仰倒的狀況,這是因為當腳被大學絆倒時,腳停止運動,由于慣性,上半身仍保持原來的運動速度,所以向前跌倒;腳踩到了果皮,腳向前滑動,速度增大,由于慣性,上半身的運動速度不變,,上半身速度小而腳的速度增大,所以呈現仰倒的情況。這些現象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教師進行實際教學時,引導學生聯想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就可以輕松的掌握牛頓第一定律,夯實物理學習的基礎。
探究實驗對于物理來說非常重要,物理學科中大部分的知識點都是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得出的。在高中物理教學教材中,物理實驗的內容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實驗機會,立足探究實驗開展高中物理教學【2】。
比如在教授“能量守恒定律”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水果電池”來帶領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學生事先準備一根銅絲、長度與銅絲相同的芯片、一個檸檬,將前兩者插入檸檬之中,此時銅絲是“水果電池”的正極,能產生微弱的電流,而為了鑒定是否真的有電流產生,教師要幫助學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究,可以用手指接觸檸檬,手指感到微微麻木,就表示有電流的產生;也可以在“水果電池”的兩極接入小電壓表,如果電壓表的指針發(fā)生偏轉,這也表明有電流產生。在多次進行探究實驗后,學生們不僅對教材中提到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定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切實夯實了之前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驗操作,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物理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開展實驗教學收獲頗豐,有力論證了立足探究實驗高效開展物理教學活動的可行性。
物理這門學科不僅僅要探究事物的運動規(guī)律,還要研究物質世界的基本結構,對于高中生來說,其學科知識有較強的抽象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所以物理成績一直不理想。為了讓學生更直接、清晰地學習物理,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相結合。用多媒體動畫呈現物理知識的方式直觀、生動等,能帶給學生強烈的多重感官刺激,所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高中物理教學,能生動的將言語難以描述的物理知識呈現出來,用動畫的方式幫助學生突破知識重難點,達到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物理水平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這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關于介紹清潔能源和非清潔能源的視頻,幫助學生明確各種能源的利用形式及優(yōu)缺點。比如太陽能、潮汐能就是可以廣泛利用的清潔能源,有許多地方都可以利用太陽能、潮汐能,為保護環(huán)境做出了貢獻。但是發(fā)展清潔能源也有很大的阻礙,太陽經過大氣反射、散射、吸收和多層作用后,可以供人們使用的能量會變少。此外,太陽能和潮汐能會受到陰天、雨雪等天氣狀況的影響。
物理教學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教師可以快速、有效的帶領學生完成課堂目標,學生們的視野也得到開闊,深刻了解到開發(fā)新能源的必要性及迫切性。用視頻呈現教學知識要比教師直接講解更為有效,從而達成高效的物理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立足探究實驗、將教學與技術相結合等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深奧的物理知識點,全面優(yōu)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除本文中所提及的方法外,教師要積極探索更多教學方式、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特點,靈活運用各類方法獲取高效教學效果,確保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高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