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洋
(重慶兩江新區(qū)星光學校,重慶 400000)
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要摒棄刻板的教學方式,從多個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不僅場地和設施需調整,使教學內容更合理化,對于教學項目也要及時創(chuàng)新,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逐步提升。小學田徑是一種最基本的教學科目,在要求學生體育綜合素養(yǎng)的當下,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找尋科學的田徑教學方法,才能使田徑教學內容更具實質性,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日常教學中,田徑訓練方式指的是,教師選擇有組織、有計劃的方式,安排任務或引導學生自學,借助各類輔助措施,以此掌握田徑項目技能。在訓練階段,接受訓練的人身體會產生生理反應,通過持續(xù)性的訓練,以此改變受訓者的身體素質,提升受訓者的能力。小學生因為年齡的關系,生性好玩,且活潑好動,在田徑訓練中小學生會積極展示自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年級小學生會逐步消退對體育的熱情,以此難以保障小學田徑訓練效果,無法貫徹素質教學理念。為保障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小學體育知識,掌握相關體育技能,體育教師應當遵循新課改教學理念,明確自身的責任,合理設計教學任務,制定科學的教學目的。通過借助各類教學任務,以此強化小學生田徑訓練,促使小學生認知到田徑訓練的好處及優(yōu)勢。
小學體育田徑教學需要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以及互動,這樣教師才能具體地了解學生的內在特性,使教師能及時把握學生的狀態(tài),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這種方式的推行可以促進教學體系的變革,更好地落實到教學當中。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和模式都是教師站在主導位置,小學生的自主性較差,很容易被動地進行田徑訓練,一定程度約束了學生。過度地注重群體性,并結合學生的靈活性特點,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再安排田徑項目的教學和練習進度。不僅如此,小學生的田徑項目也應結合其身體發(fā)育的情況,排列課程的難易程度,切實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況及身體素質情況選取具體教學。這不但讓教學體系更貼近學生,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成為田徑學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獨立地進行練習時也能更自主地進行田徑相關的探究。
興趣是提升訓練效果的重要動力,在學生的眼中,田徑訓練似乎只是簡單的跑步運動,這種看法自然很難激發(fā)他們的訓練積極性。因此,教師要首先破除學生的這種片面認識,田徑訓練不只是單一的跑步,它包含很多的運動形式,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增進更多的運動元素。教師要緊抓學生的興趣點,將各種新穎有趣的元素融入進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田徑訓練的魅力。比如說在原本固定的熱身運動、慢跑和快跑訓練中,穿插一些蛙步、鴨子步、高抬腿等活動項目,也可以增加一些團隊游戲或者雙人協調類游戲,讓學生的訓練項目變得多元起來。
對于小學生而言,體育課堂更應該成為一種活動課程,否則就只能是一種訓練化身,他們會將訓練當做一種學習任務,抱著這種心態(tài)在訓練時就會應付了事,提不起興趣。一些教師會講一些道理讓學生明白訓練的作用,但是對于遠沒有成熟的小學生來說,這種道理勸說其實是沒有太多實際用處的。教師可以反其道而行,創(chuàng)新單一的訓練方式,對原本的跑步訓練改成循環(huán)跑或者交替跑,增加了跑步節(jié)奏,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得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3]同時,也可以將游戲活動融入進來,利用一些游戲活動增加訓練興趣點,提升訓練效果。
開展高效的田徑訓練,既需要科學的指導方式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也需要訓練場地、訓練器具和經費的客觀支持。因此,教師應該努力獲取校領導的支持,讓學校將田徑訓練重視起來,愿意投入足夠的資金來支持訓練。同時教師也要獲取家長的支持,讓家長也積極配合訓練工作,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成長目標。
田徑教學作為小學體育的必修課,提高田徑教學內容在整個體育課程中的比例。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田徑興趣。引導學生參加田徑運動,不斷更換田徑教學的方法,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們互動,進而使得田徑教學變得豐富,吸引學生使其喜歡上田徑運動。要想改變以往普通體育課上的教育模式,靈活掌握,可以多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互相學習方法,把田徑教學內容生活化、游戲化,取代以往死板的運動方式。可以月為單位,分四周進行訓練:第一周采用一般簡單的訓練方式;第二周采用中等強度的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的意志力;第三周采用高強度的訓練方式鞏固學生身體素質;第四周可以停止訓練總結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補救。把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運動效率,及時從課堂中發(fā)現問題。
部分學校還存在運動場地不完善的情況,為了給學生們帶來更好的運動空間,學校應該重視運動場地建設。解決體育健身器材短缺的問題,完善健身器材,購買健身器械讓學生們得到充分的身體鍛煉。教師也要根據學校運動場地情況,選擇適宜開展的田徑項目,并進行教學。例如,鉛球投入、沙袋投入等等。保證運動場地,地面平坦,學生運動的時候增加其安全性。分配給運動區(qū)域,投、跳、跑的區(qū)域分開,合理利用學校空間,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活動分配。
綜合上述,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注重田徑教學的應用比例,要具有針對學生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的意識,由此促進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強化,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更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