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三和小學 龔曉燕
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小學英語教學,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但是當前小學的英語讀寫課中,思維發(fā)展并沒有取得滿意的成果。本文將提出以下三個策略,并結合相應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以促進學生英語讀寫能力的思維發(fā)展。
在課堂上通過設置關于本課英語讀寫的相關問題,可以明確英語學習的方向,學生則會以問題為出發(fā)點,通過有目的的閱讀和思考,解決教師的問題。這種有目的性英語讀寫問題的探索,可以教會學生活用英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由淺入深地設置疑問來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讀寫思維習慣。例如,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A new student”這篇課文中,教師可以根據(jù)Story time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Nancy isasanew studentto Yang Ling’s school.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層層遞進地詢問學生,使學生利用自己的思維,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充分理解。例如:“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their school?”“How many floors are there in this building?”然后再詢問學生“What classes are these?”最后,通過小組分享合作,讓學生看著圖片把這幾個問題的答案串聯(lián)起來,用自己的語言大膽表達出來。在課堂提問后,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確保每個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不能為了追求快速學習,將學習結果給學生,忽視學生學習發(fā)展中的潛能性。一般設置問題可以分為三種,即課前提問、課中提問、課后提問。課前提問,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推動學生發(fā)展思維能力;課中提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能力;課后提問,有利于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再回顧思考,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新的升華。
因此,英語教師在小學英語讀寫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仔細分析課文內容,根據(jù)課文內容設定由淺入深,符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問題,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采用質疑的方式發(fā)展自己的思維。
英語的語法知識一般都是概括性的,可以舉一反三進行教學,不能停留于英語課本文字表面,而是要吃透英語課文隱藏的知識點。這樣的教學,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又能發(fā)散學生英語讀寫教學課中的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深度理解,并且專業(yè)知識要掌握牢靠,必要時要查閱大量文獻,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這里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為例?!癮t weekends”意思是“在周末”,可以問學生:“記不記得其它用at表示的短語呢?”同學們回答各不相同,這里舉幾個例子,如:“at month”意思是“按月”,“ at work”意思是“在工作”,“at years old”意思是“年老”,我又問他們“at”在教學中是不是一直表示“在”的意思,他們進行了正確的回答?!巴ㄟ^at這個例子,你們有什么感想呢?”教師適時提問。有的學生說:“必須根據(jù)句子或短語表達的形式來評定它的意思?!边€有的學生說:“在學習過程,其它介詞的用法也要加以注意。”最后英語教師對“at”的用法進行補充說明,并將其與介詞“on”和“in”進行比較與提問,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在這單元中還有一個單詞“chat”要多加注意,現(xiàn)在分詞“chatting”,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詢問學生,“你們還知道哪些單詞和這個單詞是相同的變形結構呢?”一般學生想到了“sit”“begin”“put”“swim”“hit”“run”“win”這幾個單詞。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學生對詞匯掌握比較多,思維比較活躍。
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課本內容的某一個知識點,從而引導學生聯(lián)想記憶,發(fā)散思維,既是對英語知識的再回顧,也是學生對英語知識點的總結及整理,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系統(tǒng)性學習。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僅僅靠課堂上教師提問解決疑問和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是遠遠不夠的,作文體現(xiàn)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最能看出學生英語語言的獨特性與英語思維的靈活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開放性小作文,以提高學生思維發(fā)展。
英語的開放性小作文可以根據(jù)學生年級的高低來設定小作文內容的難度,這樣才能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以江蘇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第一學期學生與六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為例。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學生學習“I can play basketball”,可以布置“My favorite sport”的作文,每個學生愛好的運動各不相同,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My favorite sport is basketball.When I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I can jump high,I can run fast.It is fun.”四年級學生英語詞匯量有限,用非常簡單的幾句話表達出了自己的意思,在教學中是可以理解的。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第二學期學生英語詞匯量相對較多,可以增加英語短語個數(shù)及整篇小短文個數(shù)的限制。這里以“Good habits”單元為例設置開放性小作文“My good habit”為例,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I think I have a good habit.I always get up early and brush my teeth in the morning.I often brush my teeth after dinner,I never go to bed late.I like sports after school,I keep my room cleaning.”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小作文寫作,以鍛煉學生的思維。
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從課本內容的某一知識點布置英語小作文,發(fā)散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至于“寫什么”“怎么寫”“寫到什么水平”,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合理指導。
總之,在小學英語讀寫教學課堂中,發(fā)展學生思維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與課本內容相關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以發(fā)散學生思維;在課堂上布置開放性小作文,先說后寫,以推動學生的思維向多方面拓展,促進小學英語讀寫教學課堂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