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佳豐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注重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開拓學習視野。因此,信息技術教師應對信息技術教學進行長期合理的規(guī)劃,加強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題庫資源建設,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涉及的練習題或考試題進行收集和存儲,并存儲到題庫平臺,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試題庫,精選試題,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題庫;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1-007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1.045
一、 現(xiàn)實之惑:題海戰(zhàn)術需甄選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的高考科目后,市場上高中信息技術的教輔資料很快充斥眼球。教輔資料的豐富性為學生的自主選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也增加了學生選擇的難度。因此,教輔資料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需要精選習題。到了選考前,為了復習和應試高考的需要,更是面臨鋪天蓋地的題山題海。
學生在試題中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yǎng),在試題的情境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與同學和教師交流,為今后的自身發(fā)展打下基礎,這些都是需要引起重視并值得我們研究。所以,如何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高效學習、及時溝通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二、 排憂解惑:題庫資源不可少
題庫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測量理論,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的某個學科題目的集合,它是嚴格遵循教育測量理論,在精確的數(shù)學模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學測量工具。完整意義上的題庫,除了具有錄入存儲試題的功能外,還應具備查詢功能、組卷、分析反饋等功能。題庫資源相當于一個數(shù)據(jù)庫,可以從里面調用完善。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題庫需要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涉及的練習題或考試題進行收集和存儲,并存儲到試題庫平臺,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試題庫和有效利用試題。
三、 讓好題充分燃燒:題庫資源建設的策略探究
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擁有信息意識,通過判斷、分析和綜合各種信息資源,運用合理算法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理性的價值判斷能力。題庫資源的構建應符合科學性、系統(tǒng)性、信息性、適應性、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交互性、發(fā)展性的原則,才能滿足教學所需。
(一) 提供適宜的燃具:題庫構建要系統(tǒng)化
1.三年規(guī)劃,共建題庫系統(tǒng)
信息技術題庫資源的建設需要一種直觀、簡潔和可視性強的開發(fā)工具。我通過與同行合作,開發(fā)題庫管理系統(tǒng),作為題庫建設的平臺。教師結合教學實踐和學生學情,制定合理規(guī)劃(見附表1)。
2.三維目標,共享生成資源
根據(jù)《浙江省選考科目考試標準》,信息技術考試對考試內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為三個層次,依次稱為識記、理解、應用,分別表示能記住或復現(xiàn)已學過的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已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及技能,能用自己的語言或相應的操作進行表達、判斷和直接運用。題庫資源的建設也以這三個層次為分類標準,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對試題的不同要求。
3.三級訓練,實現(xiàn)教學相長
實際教學中,知識點結構和考試范圍雖然會有微調,這就要求題庫的設計也能夠相應變化。使用知識點的三級結構,教師積累的試題資料根據(jù)學生考試的要求分為入門級、提高級、沖刺級。試題的來源廣泛,但都需要結合學校和學生的現(xiàn)狀,不能超出浙江省的考試要求,題目都需精選。
(二) 達到適度的燃點:題庫內容要靈活化
1.分門別類,彰顯學科特色
題庫的試題類型包括操作題、選擇題、填空題三種,題的內容按照每一個章節(jié)和知識點展開,除了提供試題本身,還包括對試題的分析和參考答案,試題來源標識清楚。每個教師的分工根據(jù)所在備課組的教學實際,要求教師周周有題、周周析題,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變,不僅存檔管理,也提供了實用的教學資源題庫系統(tǒng)。題庫系統(tǒng)的功能如下圖所示:
2.關注易錯,切準知識盲點
選考復習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題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同樣的題考過,第二次還是會錯,說明此類知識點需要教師引起關注,找到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方法,以達到復習有效性。通過這樣的題庫管理系統(tǒng)能激起學生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學習的興趣,注重研究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建構知識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為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探索出新的方法。
3.私人訂制,打造量化跟蹤
教師利用題庫管理系統(tǒng)對學生的學情有一個量化跟蹤,把握學生的薄弱板塊,用數(shù)據(jù)幫助學生分析,進行針對性輔導。教師根據(jù)學生在每次考試后的成績分析,找出需要關注的薄弱知識環(huán)節(jié)。在完成答題測評后,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模塊診斷實施合適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解題能力的發(fā)展。
(三)積累適量的燃料:題庫利用要科學化
1.把握信度,認知同質異構
題庫管理系統(tǒng)按照查詢條件進行手工選題,教師在選題過程中可以選擇、調整、預覽和打印。我在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同一類型的考點考題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我們要教會學生辨別考點,認清是同質異構,把握習題測試信度。例如,在下題(見附表2)中,考查的都是字符串的連接和雙重循環(huán),但是語句st=""出現(xiàn)的位置不一樣,最后輸出的結果就不一樣。
因此,在題庫建設時應該注意收集同一類型的考點考題,讓學生辨析不同之處,以真正理解掌握相應的知識點。
2.注重效度,掌握解題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如果滲透解題方法,提高教學方法的策略性和所做習題的有效度,那么學生在考試的時候能靈活變通成功解題。高三選考復習過程中,同一備課組教師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羅列了幾種解題方法和技巧,學生只有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才能理解信息技術學科特點與內涵。
3.控制難度,嘗試變式訓練
題庫資源關系系統(tǒng)有不同類型的題目和不同階段的測試,但是教師仍應根據(jù)教學實踐不斷進行反思創(chuàng)新,圍繞浙江省信息技術考試標準要求,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體現(xiàn)信息技術學科的與時俱進,要靈活試題本身,嘗試變式訓練,拓展學生思維。
例如:用UltraEdit軟件觀察字符是考試標準要求的內容,雖然只是觀察字符內碼,但是若不了解原理,是不能真正掌握這部分內容。在挑選題目時,會采用一個題目然后加多個變式的形式,學生進行訓練,融會貫通。
例:用UltraEdit軟件觀察字符“2017年”的內碼如圖所示。
則字符“1”的ASCII編碼是( )
A.0000001B
B.0011111B
C.0110001B
D.0010011B
變式1:用UltraEdit軟件觀察字符“快樂的2017!”的內碼如下圖所示:
那么計算機內存儲的部分二進制數(shù)“10110101 11000100”可能表示的字符是( )
A. 快
B. 樂
C. 的
D. 2016
變式2:使用UltraEdit軟件觀察字符你有FreeStyle嗎?的內碼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字符“?”的十六進制碼是“A3”
B. 字符“z”的二進制碼是“10000000”
C. 字符“oh”的十六進制碼是“6F 68”
D. 原文包含3個漢字編碼和10個ASCII碼
四、在路上:基于教學現(xiàn)實與理想的思考
對于高中信息技術選考復習教學中存在的困境,我們探索出將題庫管理系統(tǒng)應用于教學。由于我對題庫管理系統(tǒng)的實踐經(jīng)驗有限,通過有限資源開展教學的優(yōu)勢未能充分的發(fā)揮,這也是我們繼續(xù)研究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需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探索更為有效的題庫管理系統(tǒng)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使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 劉博.智能教學系統(tǒng)中個性化題庫的設計與實現(xiàn)[J].中國電化教育,2010(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馬定桂,朱巖, 王凱,等.管理信息系統(tǒng)在試題庫建立中的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