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蘆臺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張家莊小學 孟慶蘭
文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生活是文化的創(chuàng)作源泉,文學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在教育中,語文具有最明顯的文學特征,而習作又是文學呈現(xiàn)的主要方式,所以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滲透生活元素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階段,學生對習作有一種抵觸和恐懼心理,腦子里根本沒有內容可寫。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詞匯量積累不夠,語言組織能力較弱,習作思路存在局限等。學生一味地進行模仿,使作為形式和內容千篇一律,沒有創(chuàng)新。而將生活引入習作教學,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局面。
通過教訓實踐調查發(fā)現(xiàn),當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普遍存在四種問題:首先是習作教學模式單一,在課堂中基本包括寫與評兩個環(huán)節(jié)。習作中重結果、輕過程,學生對審題、立意比較模糊,習作內容沒有反饋生活體驗和真實感受。一般都是教師給出命題,經(jīng)過簡單講解后由學生自己進行習作,互動交流比較少。在批改環(huán)節(jié),教師有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直接對優(yōu)秀范文進行講評,讓其他學生以此為基準自主改正。久而久之,習作能力兩極分化會比較嚴重。
其次,習作形式化訓練比較嚴重,沒有對內容進行充實。有些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習作的優(yōu)美感,會過分注重修辭手法的運用,在此種指導下,學生為了追求漂亮的框架對內容進行胡編亂造,脫離實際,忽視了寫作中真情實感的表露,使文章看起來缺乏內涵。
再就是命題習作選擇時忽略了對學生興趣愛好的考慮,為了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使用讓學生對習作框架進行死記硬背,逐漸消磨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學生習作中經(jīng)常為了湊字數(shù)東拼西湊,失去結構的嚴謹性。
最后,習作內容沒有滲透學生生活實踐,大量的家庭作業(yè)輔導班占據(jù)了學生社會生活體驗的時間,沒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自然無法選擇優(yōu)秀的寫作素材,內容上顯得空洞乏味,缺少發(fā)現(xiàn)真、善、美的機會,在習作中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受局限,影響作文質量。
教師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效果。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教師總是以管代教,師生之間心理溝通比較少,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作文命題時容易忽略學生感受,限制寫作思維,作文內容如出一轍。為此,生活化教學策略實施前提要改變師生關系,站在學生的角度實施作文教學,激發(fā)學生習作積極性。
例如,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以“熟”激趣,在對事的描寫上,讓學生寫一件自己記憶深刻的事,又或者引導學生對老師和家長寫一段想說的話,表露一下真實心跡。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嘗到習作成功后的喜悅感,增強習作信心。多提取習作中的亮點進行表揚,將優(yōu)秀習作張貼到習作園地等。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方面拉近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習作離不開素材積累,素材能夠充實習作內容,拓展習作思路。葉圣陶先生將習作與文章比作泉源與溪流,只有泉源豐盈,溪流才能夠不停地流動。在習作教學中要善于將學生視野帶入生活,走進社會,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變化無窮的生活,并且能夠用獨特的眼光進行思考。這樣才能夠有特別的感受,也才會有習作欲望和激情。
例如,要求學生描寫自己家鄉(xiāng)的景物,此時避免運用套語,像火紅的太陽、朵朵白云、五顏六色的花圃等,如果沒有嚴謹?shù)臉嬎紩@得文章內容雜亂。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抓住某一特別景象進行描述,仔細觀察和回憶該景物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將其按照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時令進行描寫,既有時間順序,習作方式也顯得新穎。
在以上敘述中提到,教師在進行習作命題時有時會忽略客觀性,沒有考慮學生是否喜歡、是否感興趣。而一個成功的命題能夠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可以將學生自覺地帶入生活聯(lián)想,能夠與親身經(jīng)歷相結合,想要抒寫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在命題時盡量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貼切,學生只有熟悉作文題目,才能夠有所想,有所寫。拿到習作材料時,先不急于立刻確定命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結合自身實踐尋找素材,確定命題。
例如,四年級習作教學中,有關于“記憶中的媽媽”命題作文。按照以往小學生習作思路,首先想到的是媽媽為自己操勞后臉上留下的皺紋,佝僂的背影,顯然這已經(jīng)與實際相違背??梢赞D換角度,回憶一些開心的事,先由學生進行討論,有的說想起和媽媽渡過的節(jié)日,有的說媽媽做過讓自己敬佩的事等,這些都可以作為習作的命題。然后再將自己討論的內容進行文字匯總,按照事件發(fā)生的經(jīng)過和結果落實習作。此種方式既鍛煉了學生問題分析和思考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命題習作質量。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是一項新的教學改革,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寫作素材,拓展寫作思路。作為一線教學工作者需要放低姿態(tài),以平等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將選材、命題等環(huán)節(jié)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有所想、有可寫,擺脫千篇一律的寫作形式,注重真實情感的流露,使習作看起來有質感,提升習作質量,增強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