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故事:
2018年,宋大媽接到陌生電話,“請問您有藏品要出售嗎?我們可以幫您找到買家?!睂Ψ阶苑Q小方,是文化投資公司的業(yè)務員。恰巧宋大媽有不少收藏品,于是給小方發(fā)送了藏品照片。一個月后,小方安排宋大媽和買家見面,對方報價247萬元,但成交的前提是提供字畫的鑒定證書。宋大媽覺得自己走了運,小方的公司就能辦理該證書,需要一萬五千元的鑒定費用,宋大媽交費后滿意離開。沒幾天,宋大媽就拿到了鑒定證書,可字畫交易卻沒有后續(xù)。心急如焚的宋大媽匆忙趕到公司,才發(fā)現(xiàn)那里早已人去樓空。后經(jīng)查明,所謂的“高價收購”,不過是騙子自導自演的一場騙局。
專家提醒:
不少老年人喜歡收藏古玩字畫、郵票錢幣等物品,期待有“發(fā)財”的機會。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種心理,或以高價收購藏品為理由吸引收藏愛好者上鉤,騙取藏品鑒定費;或以領(lǐng)取小禮品為幌子,以假貨冒充價值高昂的收藏品。謹防老年人遭遇“收藏品”騙局,須記住以下7點:1.打好防騙預防針;2.子女多關(guān)心老人;3.把錢存銀行并由子女設(shè)置密碼;4.不要貪小便宜;5. 謹慎核實公司資質(zhì);6.理性收藏辨價值;7.拒絕推銷莫輕信。
(漫畫/實踐雜志社 興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