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禹潔
摘要:一直以來,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闡釋問題都是基于蘇聯(lián)教科書體系式解讀與盧卡奇所開創(chuàng)的西方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式解讀,并沒有充分關注阿爾都塞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解讀。阿爾都塞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問題進行了重新探討,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屬于“多元決定論”,其典型案例是對于“意識形態(tài)和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理論”的探討。從某種程度來說,阿爾都塞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干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科教書體系式解讀。
關鍵詞:阿爾都塞;馬克思主義哲學觀;解讀
中圖分類號:B565. 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1 9)30-0053-01
在阿爾都塞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定義為“理論實踐的理論”后,他又將有了“理論領域中的階級斗爭”這樣一個新定義。阿爾都塞為“保衛(wèi)馬克思”避免受到人道主義的影響,阿爾都塞站在唯科學主義與唯理主義角度,通過批評理性經(jīng)驗主義與感性經(jīng)驗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歸納為反經(jīng)驗主義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他清楚自己所提的結論存在著內在矛盾與含糊不清的問題,同時這個觀點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評與指責。通過思考,他承認了自己的行為不只沒有起到預期效果,反而容易讓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產(chǎn)生新的誤解。所以,他以“理論領域中的階級斗爭”取代了“理論實踐的理論”,希望從更全面、更現(xiàn)實的角度來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
阿爾都塞主張馬克思是基于以往的意識形態(tài)決裂而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產(chǎn)生的一種新哲學,并堅決反對人道主義采用青年馬克思的思想來解釋甚至代替全部的馬克思思想做法。是以,他覺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涵括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但又認為馬克思歷史科學和新哲學的起源與發(fā)展是不平衡的。因為哲學的起源與發(fā)展總是隨著重大發(fā)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與科學相比,哲學的起源相對較晚,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要落后于唯物主義科學。正因為如此,阿爾都塞不贊同人道主義者將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等同為歷史唯物主義哲學,并且也不認為二者是同時誕生的。他認為,當時的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理論方面的決定性任務是弄清和承認理論歷史哲學、馬克思主義的新哲學的革命意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內涵。
阿爾都塞指出所謂的實踐就是“任何通過一定的人力勞動,使用一定的生產(chǎn)資料,把一定的原理加工為一定產(chǎn)品的過程?!睂嵺`具有生產(chǎn)實踐、政治實踐、意識形態(tài)實踐、理論實踐這四種形式,阿爾都塞在對理論實踐進行具體分析后,從而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即“理論實踐的理論”。
在阿爾都塞看來,理論實踐與物質生活活動也是具有原理、工具及勞動產(chǎn)品的。都屬于生產(chǎn)資料與認識工具對物質原理或認識原理產(chǎn)生影響,再形成物質或認識產(chǎn)品的過程。并且他覺得哲學都具有階級立場,同一個階級利益間具有關聯(lián),這主要是階級斗爭與科學實踐的結果。同時,他認為馬克思歷史科學引起了哲學的雙重解釋,一方面,唯物主義受唯心主義影響,“在歷史上是唯心的”機械唯物主義在馬克思創(chuàng)立了歷史科學后轉變?yōu)榱宿q證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反過來被哲學中的唯物主義所統(tǒng)領;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屬于辯證唯物主義,在理論中表示無產(chǎn)階級的階級斗爭,由于工人運動,哲學成為了改變世界的革命武器,不再只是解釋世界,在阿爾都塞詮釋了科學與哲學間的區(qū)別與關聯(lián)后,這種觀點被進一步的解讀。阿爾都塞揭示,任意使令不同派別的人道主義的唯心主義哲學。與反對服務于科學的不同派別唯物主義哲學間斗爭是當時哲學斗爭的關鍵所在。長期以來,唯物主義都受唯心主義所統(tǒng)領,然而在馬克思提出了歷史科學之后,致使理論領域的形式發(fā)生轉變。
阿爾都塞認為哲學總是落后與科學的,同時,盡管他主觀上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的,但他在承認世界觀的階級性與戰(zhàn)斗作用的同時,卻又不承認哲學的對象與歷史;在承認科學變革的前提是哲學變革的同時,卻又不承認哲學自身具備的科學性。他在肯定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否認將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化和意識形態(tài)化的同時,卻又不關注人和人在社會發(fā)展中所具有的主導地位與主觀能動性對認識、改造世界所起到的反作用,并且不關注哲學體現(xiàn)了人與物質世界的關聯(lián)和主客觀關系這個主要內容,導致他所認為的“意識形態(tài)”幾乎等同于他自己所認為的“世界觀”。
總之,阿爾都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是他根據(jù)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理論背景解讀馬克思理論的結果,包括了一些真理性的內容,尤其是他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解的科學性與意識形態(tài)職能關系的論述,在當前我國依然依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現(xiàn)實性關系與學術性關系進行了探討并呈現(xiàn)出來,不僅體現(xiàn)了其理論穿透力,同時也體現(xiàn)阿爾都塞理論探索的重要價值。然而,因為阿爾都塞哲學研究方法理論缺失內在,他并沒有較好的解決自己所提的理論問題。
參考文獻:
[1]安啟念.阿爾都塞馬克思哲學思想“認識論斷裂說”批判[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 (01).
[2]姜興.對阿爾都塞《馬克思主義和人道主義》一文的解讀[J].才智,2014 (03).
[3]王葳蕤,WangWeirui.阿爾都塞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問題[J].教學與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