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玲
(遼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產前門診,遼寧 遼陽 111000)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臨床的表現(xiàn)[1]主要為蛋白尿、高血壓及水腫等癥狀,嚴重的時候出現(xiàn)頭暈、胸悶等癥狀,甚至抽搐。如何更好的控制血壓是妊娠期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問題。如今,臨床醫(yī)師對于這一癥狀最好的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但并不排除一些患者的精神因素使得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院對診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進行了分析,為以后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診治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基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間診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都符合《婦產科學》[2]第6版中對妊娠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颊吣挲g在23~37歲,平均年齡為(27.8±2.3)歲,孕周在(28.6±3.9)周;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基本信息進行比較,沒有差異明顯,可進行比較(P>0.05)。
1.2 護理方法:①對照組的護理方法:孕婦在孕第16~20周開始實施常規(guī)產檢,每隔4周常規(guī)檢查1次。檢查的具體項目包括孕婦保健、孕期注意事項以及胎教營養(yǎng)等內容。②觀察組的護理方法:孕婦在心理支持的前提下,通過行為干預進行綜合護理措施,具體為:建立個人檔案:詳細的記錄妊娠期高血壓孕婦的年齡、體質量指數、孕周、血壓以及干預效果等;心理支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同時,相關的工作者需要對患者的主要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等進行提前的掌握,懂得患者需要什么樣的護理服務等。對其進行安慰疏導,緩解其心理壓力;行為干預:對孕婦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孕婦對相關知識的了解,讓其意識到睡眠、飲食、休息的重要性,自覺遵守醫(yī)囑,如果出現(xiàn)惡心、眼花的癥狀立即就診。另外,還可利用音樂來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每周進行1次,每次40 min,連續(xù)進行4周。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15.0系統(tǒng)軟件、患者的平均動脈壓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與護理,干預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5.9±1.4)分,對照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2.7±2.5)分,干預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平均動脈壓變化的比較:分別實施10 d及20 d時的護理效果,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平均動脈壓均比實施前低,但是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均比對照組低,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負性心理的比較: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SAS分值均有所降低,但是觀察組下降的更為顯著,兩組實施護理措施后的SAS值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入院時存在嚴重的負性心理,并且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特別是抑郁、焦慮,恐怖等一些方面,均明顯異于正常人,出現(xiàn)此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可以使患者造成心理痛苦,經濟負擔,同時還會擔心疾病是否惡化等對于病情缺乏信心等,負性興許會導致機體交感神經興奮,從而使患者的負面心理加重。所以,在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實施治療時,還需要對患者的細膩狀態(tài)有所重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解決。
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在我國,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病率為9.4%,主要是指妊娠超過20周后孕婦出現(xiàn)高血壓、水腫以及蛋白尿等臨床癥狀,屬于妊娠期特有的一種疾病,嚴重時還伴有昏迷、抽搐等癥狀,也是孕產婦以及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3]。妊娠期高血壓主要與孕婦過度緊張、或者突然受到刺激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在過去的治療中,對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主要采用降壓、鎮(zhèn)靜、利尿以及合理擴容等方法。與此同時對飲食、休息進行調整等方法。此論文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實施10 d以及20 d時的護理效果,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均比對照組低,兩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妊娠期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護理方式,效果顯著,首先,孕婦的不良心理得以抑制,對妊娠的結局有著較好的作用。
綜上所述,使用綜合護理的干預方式可以較好的控制孕婦的血壓,改善孕婦的不良心理,適用于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