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力
[摘? ? ? ? ? ?要]? 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素質教育正在全面推行中。目前在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已經(jīng)成為體育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內容。但在此過程中仍是受到了很多方面的沖擊,所以中職體育老師要在原有教學基礎之上有所改變,時時刻刻關注中職學生體育終身意識的培養(yǎng),讓中職體育教學體系進一步發(fā)展。因此,主要研究中職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面臨的問題以及培養(yǎng)中職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方法,并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 ? 鍵? ?詞]? 中職體育;終身意識;中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248-02
所謂的中職體育,簡單來說就是指中職學生要積極參與到體育教育活動中去,使中職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一些相關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這種意識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對體育知識的認識,因此加強學生體育意識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中職院校中,大多數(shù)中職老師和家長對學生學習體育知識不夠重視,認為體育課程是可有可無的,其實擁有這樣的思想會嚴重阻礙中職學生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終身意識的培養(yǎng)。所以,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要明白終身體育意識對中職學生的重要性,積極地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體育終身意識,提升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中職學生全面可持續(xù)進步。
一、終身體育意識的概述
終身體育意識是社會發(fā)展的新趨勢,符合社會需求,能在不同程度上結合人們的生活方式,提升體育教育。因此,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讓中職學生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加強自身身體健康,進而提高日后生活質量,防止疾病的傳播。要想提高學生的終身意識,首先就要讓學生接受體育知識的教育,進行相應的體育知識的鍛煉,同時還要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然后,要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來制定相應的體育鍛煉方法,選擇適合學生活動的鍛煉內容。綜上所述,中職學校學習體育知識,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和形成。
二、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模式單一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已經(jīng)逐漸走進了中職體育的教學中,但是部分體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仍然落后,使體育教學方式還停留在沿用書本的階段。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更新,書本教學已經(jīng)不再適應職業(yè)院校的發(fā)展,若體育老師還是使用書本的教學方式去講解體育理論知識,會讓學生對理論體育教學沒有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再者,體育教學的內容過于單一。經(jīng)過我們調查發(fā)現(xiàn),在體育的教學內容上,內容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沒將現(xiàn)代的教學成果加進來,讓教學模式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而也就影響了學生的進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運用良好的體育教學模式,才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促進中職學生不斷進步與發(fā)展。
(二)對體育教學缺少認識
目前,中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已經(jīng)成為體育院校的附屬品,在中職院校的教學之中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教學體系,這也使學生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課的學習之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學的發(fā)展,阻礙了中職院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傮w來說,還是因為中職學校的老師不夠重視學生體育終身意識的培養(yǎng),這在一定程度之上影響了中職體育的發(fā)展。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教授相關的體育知識與技能,并沒有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種有效的終身意識,因此會導致學生認為只要自己完成平時考核就可以養(yǎng)成終身意識。從本質上來說,這樣的體育觀念是不對的,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體育設施不完善
在中職體育教學之中,體育教學離不開體育設備和體育場地,只有二者滿足才可以保障體育教學的質量,同時二者也是體育教學的基礎,如果體育教學之中缺少這樣的體育教學設施,會讓學生在中職體育的學習過程中缺少一定的基礎技能,從而會影響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形成,不利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就目前情況來說,中職學校沒有給體育教育足夠的經(jīng)費,導致體育設施不完善,讓學生在體育鍛煉時缺少一定的體育場地,進而影響學生對體育技能的熟練程度,也就進一步影響了體育事業(yè)的進步,阻礙了中職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終身意識。
(四)中職體育老師的師資隊伍不完善
體育教學過程中,在很多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一個老師帶好幾個班的情況,這增添了體育老師的壓力,導致體育老師沒有充足精力去教學生過多體育知識和技能,讓學生的體育學習處在一個不利的地位,進而會影響學生對終身體育意識的理解,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在體育教學上的發(fā)展。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培養(yǎng)體育老師對終身體育意識的關注度,以自己對體育的關注度帶動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度,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以此來促進中職學生在體育意識培養(yǎng)上快速健康成長。
三、中職學校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一)豐富中職體育教學模式,誘發(fā)學生的樂趣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之中,體育老師應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因此,體育老師應先轉變教學觀念,把教學手段和方法更新,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把信息技術引到體育的教學活動中去,進而加強學生對終身體育知識的認識。如果想要加強中職學生對終身體育知識的認識,首先中職老師在體育課前,應該準備好關于終身體育意識的資料,提前做好相關的體育教學課件,做好后把多媒體課件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跟著課件進行課前的體育學習,進而提升中職學生終身意識的培養(yǎng)。其次是作為學生,要將課前老師準備的課件與課上內容進行對比,找出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在課后和老師及時溝通并且了解清楚。然后是最重要的一點,需要老師引導學生自主地去進行學習,加強學生對終身體育知識的認識,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愛好,為學生進行體育實踐學習與體育鍛煉奠定體育基礎,進一步提高學生終身意識的形成。最后,體育老師要將要講的知識準備好,并將要講的知識點列出大綱,做成教學資源壓縮包,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填補知識點。這樣學生能夠了解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此外利用多媒體,學生還可提前做好課前知識儲備,把老師所給的資源下載,做到課前預習,能對老師的體育教學大綱有一個準確的掌握,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提高,促進體育教學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中職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完善體育設施建設,健全體育評價
就目前來說,中國已經(jīng)進入了國民素質教育的時期,所以在中職學校就要完善體育教學設施,使體育教學可以順利開展。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只有中職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關注終身體育,不斷去提高身體素質,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才可以讓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體育老師要不斷地完善學校的體育基礎設備,讓中職學生能有一個可以鍛煉身體的體育場地以及體育器材,這樣才可以促進中職學生全面進步,才可以促進中職學生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最常見的就是籃球、跑步的訓練科目,然而這些簡單的體育設備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也不利于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因此,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之中,中職學校要完善體育的教育機制,健全體育的教學評價體系,從而促進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三)提高學生的終身教育意識
在體育教學之中,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就是讓中職學生形成愛運動的好習慣和能力。因為它能夠提升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可以說對中職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之中,中職教師就要讓中職學生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課堂的教學中,老師通過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中職學生知道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通過這種形式提高學中職學生的終身意識,促進體育教學的發(fā)展。要想樹立學生的終身意識,就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的內容,使中職學生自主去提升體育終身意識,加強自己對終身體育知識的認識,加強體育鍛煉,促進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四)加強中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與體育老師技能
目前,老師是中職學校教學的主體,只有體育老師擁有足夠的體育知識技能,了解體育終身意識對中學生的重要性,才可以促進中職學生全面進步。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想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以及體育教師的技能,就要讓老師不斷地外出學習,增加自身的體育知識儲備以及更多的體育經(jīng)驗,進而促進中職學校的學生快速發(fā)展。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在中職體育院校的體育教學之中,培養(yǎng)中職學校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是極為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效率,使中職學生的思維模式得到擴展,促進中職學生的飛速發(fā)展。然而在體育的學習之中,終身體育意識不是憑空出來的,它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所以作為中職學校的體育老師,就要足夠重視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之中,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遠輝.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創(chuàng)建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9):7,9.
[2]王洪磊,仇銀霞.“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體育學科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運動精品,2019(2):58-59.
[3]李鴻宜,王巖.“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學校體育改革特征及趨勢[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7(6):84-87.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