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田
40分鐘的小學語文課堂看似短暫,但是在教育實踐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40分鐘的課堂也會讓學生倦怠不已。當教師精心為孩子準備了知識大餐,等著孩子去品味時,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漸漸“食欲不佳”。這種“失寵”的課堂這就提示我們教師,要想讓孩子在課堂上保持盡可能多的專注和興趣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需要教師針對學生和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有特色的課堂活動。這些特色活動既要成為充分調動孩子課堂積極性的“調料”,又要成為教師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得力幫手。
一、現(xiàn)狀:課堂上,學生“跑路”了
青年女教師小王正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講解著生字的讀音和寫法??上旅娴姆磻獏s著實令我吃驚。滿教室的學生竟有一半以上正樂不思蜀地干著與課堂毫無關系的“正事”。有的在咬筆頭,有的在發(fā)呆,還有的在講小話……一年級課堂教學中學生“跑路”現(xiàn)象隨處可見,這個現(xiàn)象引起了我這個一線語文教師的憂慮,也引發(fā)了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
二、活動:小學課堂“問題行為”的有效對策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要想真正贏得孩子的青睞,我們必須知道孩子在課堂上會遇到哪些問題,為什么不喜愛我們的課堂,是讀書疲憊、寫字厭倦,還是背誦恐懼,抑或課堂缺少成就感等等。知道了課堂“失寵”的具體原因,我們就能有針對地設計課堂活動,改善課堂教學,讓我們的課堂在孩子哪里成功“逆襲”。
(一)設計孩子感興趣的教學活動
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并應積極促進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
筆者在執(zhí)教一年級上冊的《人有兩個寶》時,我就在課堂上設計了“邊讀邊做”這個活動。我讓全體孩子都站起來,我邊讀邊加上動作,用雙手比畫出“人”“兩個”“寶”等詞,非常簡單又直觀,孩子們非常有興趣地參與進來,孩子們一邊比畫,一邊讀,興致高漲,孩子們不僅讀得好,課文還不知不覺地理解了,教學目標圓滿達成。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遷移到更多的課堂中去,還可以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學段特點配上更多的手段,比如音樂和舞蹈動作等,這樣的特色朗讀會讓孩子們保持更多的新鮮感和更高的參與度。
(二)設計適合操作的教學活動
課堂上的每一個活動都要與教學內容相關,要為教學目標服務。這就需要教師鉆研教材,研究學生,提早發(fā)現(xiàn)課堂上孩子的疲倦點。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如果教學活動脫離了教學內容,偏離了教學目標,那么再有趣的教學活動也難以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開展有趣的競技比賽活動
課堂是40分鐘的時間,有的孩子會在上課伊始就沒有勁頭。有的孩子會在堅持了一段時間的認真之后漸漸疲倦。還有的孩子是在課堂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會失去興趣。他們在某一固定的環(huán)境中注意力會自然減退。因此我們教師就要在孩子遇到問題之前及時地設計教學活動,調動孩子興趣,放松孩子身心,給孩子成就感,這樣就預防了孩子的疲倦和失去興趣,讓孩子能夠在課堂保持盡可能多的專注和興趣。
比如我在執(zhí)教一年級上冊《小雪花》這一課時,課前通過調查我發(fā)現(xiàn)這課對于孩子來說真正的難點是背誦。聽說要背誦,優(yōu)等生都苦惱不已,后進生紛紛拖拉偷懶。于是在課堂上我設計了“光頭強”PK“熊大熊二”這個活動,簡單來說就是師生比賽當堂背誦,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老師背誦出來,全班60個孩子只要過關率達到50%以上,就是孩子們贏。聽說要和老師比賽,孩子們積極又專心,要與老師一比高下。結果一節(jié)課下來,沒有一個孩子不認真背誦的,氣氛還相當緊張,最終有40多個孩子成功背誦下來。
激發(fā)孩子們的斗志一定要注意全體性和競技性,教師和孩子比賽的由頭可以隨便換,孩子喜歡的人物、熟知的事件、身邊的焦點人物都可以作為PK的標題。另外除了師生PK,還可以男女生PK,南北PK,姓氏PK,身高PK等等,無論什么形式的PK?,一定要分成團體,便于孩子們互相幫助和集體拼搏。最后就是PK的獎懲方式,一定不要破壞班級氛圍,引起不滿和分裂,而是要激發(fā)斗志,引導孩子們學會吸取教訓,積累經(jīng)驗。
在面對課堂問題行為時,一些有經(jīng)驗的教師能很好地運用教育機智處理問題,但是一些新教師卻茫然無措,一節(jié)課上得很辛苦,或者處理不當,破壞了師生間良好和諧的關系。所以教師不僅要有精準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廣博的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相關知識,面對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時,運用相關的教育理論而不是純粹根據(jù)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經(jīng)驗來處理。教師教學內容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依據(jù)一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建學生喜歡且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應用激情生動的語言進行教學互動,引起學生興趣,從而減少學生各種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學??江蘇】